《影响力》读书笔记
《影响力》这本书读后感简直让我太惊喜了!
以前我经常看到有些人很容易影响别人,别人似乎会更愿意听他们说话,更愿意顺从他们,为他们办事。而作为想要创业的我正好想通过提升影响力达到管理效果,这本书简直是出现的太及时了!
本书揭示了隐藏在人们顺从行为背后的六大心理武器:固定行为模式、心理捷径、互惠原则、喜好、社会认同、权威、稀缺、承诺与一致,以及新增的联盟原则。
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科学研究,作者展示了这些原则如何被劝说高手熟练运用,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书中还提供了识别和防范这些影响力的策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说服情境。
今天分享书中提到的对比原理:
两样东西一前一后地展示在你面前时,我们要怎样看待其间的区别,对比原理又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影响。简单地说,要是第二样东西跟第一样东西相当不同,那么,我们往往会认为两者的区别比实际上要大。这样一来如果先搬一种轻的东西,再拿一件重的东西,我们会觉得第二件东西比实际上更沉;而要是我们一开始直接就搬这件重东西,反倒不会觉得它有这么沉。
举例:
假如我们正在减肥,午餐时试图估算一份芝士汉堡的热量。要是我们先估算一份沙拉的热量,那我们会觉得芝士汉堡的热量比实际要高得多。一项研究表明,人们的估计值比实际高38%。因为跟沙拉相比,芝士汉堡的热量似乎要高得多。
同理,聚会时,要是我们先跟一个非常有魅力的人聊天,接着插进来一个相貌平平的家伙,那么我们会觉得第二个人简直没劲儿透了,而他可能其实并没有那么索然无味。
同样,研究表明,观看了媒体上性感的身体后,现有伴侣的性吸引力会下降。一些研究者发现,艺术作品的吸引力也存在类似影响,即如果观众在看了较高质量的抽象画之后再观看质量普通的抽象画,后者对其的吸引力就会明显降低。
对比原理生活运用案例:
1.如果你是售货员,你该先给顾客看哪样东西,好让他花最多的钱呢?服装店指点销售人员,要先给顾客看贵的东西他们完全依着对比原理来设计销售策略:先卖西服,因为顾客接下来买毛衣的时候,哪怕它再贵,价格跟西服一比,也会显得不怎么贵。要是这位顾客还想给自己的新西装买些配件,如衬衣、皮鞋和皮带,同样的原理也适用。
相反先拿出便宜的东西,再拿出昂贵的东西,会使昂贵的东西显得更昂贵,而这定会给大多数销售组织造成不良后果。
2.房地产公司采用的说服手段时,就碰到过一种采用了对比原理的手段。销售员菲尔带顾客去看他们想买的房子时,总是会先给他们看几套不甚合意的房子。原来,这些房子是所谓的“垫底货”,公司手里总会留一两套破房子,还会标上虚高的价格。这些房子并不打算卖给客户,只是用来给他们看看,有了破烂房子做比较,公司手上真正要卖的房子就显得更加合适了。不是所有销售员都采用“垫底”法,但菲尔会用。他说,当他带着顾客看了破房子,再带他们看公司真正想卖的房子时,顾客总会“眼睛一亮”。菲尔喜欢看到他们的那种表情,“等他们看了几处‘垫底货’后,我给他们找的房子就会显得相当妙不可言”
3.汽车经销商也会用对比原理,他们要等到跟客户谈妥了一辆车的价格后,再一一报上备选配件。几万块都花了,再多花个几百块升级音响系统这样的小玩意儿,似乎太微不足道了。车商随后会建议给车窗贴膜、换用更好的轮胎,或是做些特别的车内装饰,道理也是一样的。总之,诀窍在于,要单独地提出各个选项,这样每一项的小价目跟已经确定的大数目比起来就会不值一提。买过车的人都可以作证,把这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配件价格加起来一算,整车价格就好像注水的东西一般涨了上去。顾客目瞪口呆,手里拿着签好的合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不容易才琢磨出是自己上了当,可谁也怪罪不得。经销商站在一边窃窃私笑,他们的柔道功夫又精进了。
4.在奥黑尔机场等着登机的时候,工作人员说飞机超载了,要是有乘客自愿改搭下一班飞机,他们愿意赔偿价值10 000美元的代金券!这个夸张的数字当然是开玩笑的,它是拿来逗乐的,乘客们也真的笑了。而随后等那人报出真正的赔偿金200美元之后,没有人愿意接受。于是他不得不提了两次价,先是300美元,然后是500美元,这才找到了自愿的人。
相反看下这名工作人员该怎样使对比原理为己所用呢?他可以先用5美元讲笑话,然后再报出真正的赔偿数额——200美元。这下子,后一个数听起来就有魅力多了。如果他这么做,肯定他既能逗人发笑,也能超额完成目标。
通过书中提到的见解方法学以致用,实现影响力提升个人魅力,以及避免被他人影响力所左右,让你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