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在路上》读后感

2022-08-28 07:16:25  本文已影响人 

《在路上》读后感


2019年的生日,朋友送我《在路上》作为礼物。

生日的时候送我“上路”,有心了。

我生日在9月份,然而这本书我在那年的十月底才第一次打开。

结合大学的时间线,我应该刚刚结束完补考,天才夜校(重修班)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当时我还是老乡会会长,心协新晋部长。我还跟舍友一起带新生打篮球赛,跟老乡一起训练准备打院系杯。

没有疫情,没有元宇宙,运营商不久前才拿到5G牌照。

一切的“未来”,都还在路上。

没有想到的是,读完这本不到400页的书,已经是2022年的8月底了。

期间我读完了其他的书,这本《在路上》迟迟没有再翻开过。

重读的过程中,我想我找到了原因。

读完之后,总是要聊聊自己的想法的。

如果你把它当作一个追求“浪漫”、“自由”、“诗与远方”的小说去读,那我想你可能会感到十分失望。

我觉得,这书通篇没有“诗与远方”的香味,它充斥着各类琐碎的不堪。书里藏着机油、汗水、香烟混在一起的味道。

书的主要故事就是主人公在A到B的路线上不断遇到新的小事情。

我甚至觉得主人公“在路上”遇到的事情是不值得的,是无趣的。在我眼中,它缺乏其他故事所蕴含的“张力”。

故事的“张力”像弹簧,它能压抑你的情感,又可以猛地爆发出无限能量。

我认为《在路上》的情节缺少这样的张力。

但是读完之后,我仍能感觉到这本书是给予了我情感和力量的。

它不急不缓,像个三点一线的工人日复一日地敲打着某个工业品。

跟随书中人物“在路上”奔波多年多地后,书里的这段话给我很大触动:

“第二天午夜,我唱着这支小曲,

米苏拉有个家
特拉基有个家
奥珀鲁瑟斯有个家
其实都不是我真正的家
老梅多拉有个家
翁第德尼有个家
奥加拉拉有个家
我永远不会回的家

乘上去华盛顿的公交车;在那里瞎逛,浪费了一些时间;

然后绕道去看看蓝岭,听听谢南多厄河畔的鸟鸣,凭吊了“石墙杰克逊”之墓;

黄昏时,我站在卡诺瓦河边往河里吐唾沫,在西佛吉尼亚州查尔斯顿的飘扬着乡土音乐的晚上散步;

午夜在肯塔基州阿什兰一家散场剧院门口的帐篷底下同一个孤单的姑娘搭讪。

夜色神秘的俄亥俄破晓的辛辛那提。

然后又是印第安纳州的田野,圣路易斯下午一成不变的山谷云彩。

泥泞的圆石和蒙大拿的原木,破碎的汽轮,老旧的招牌,河边的青草和绳索。

一首没有结尾的诗。

晚上的密苏里河,堪萨斯的田地,广阔地域夜间的牛群,木板房屋的小镇,每一条街道的尽头都是海岸;

阿比林的黎明。”

这段快到书的结尾了。读完我才回忆起书中的“我”所走过的路,以前我总觉得它们无聊。

电影《心花路放》中有个桥段我印象很深刻:

男主角在大理的客栈看到店里有人在播放自己前妻(还是前女友来着?)的一度按出糗视频,便要求店员删掉。

店员问男主,她现在还是不是你老婆(或前女友)?

男主说不是了。

店员说那不得了吗?于是继续播放取乐。

男主说,她是我的过去,是我生命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侮辱她,就是在侮辱我的人生啊。于是捣碎了磁带,和店员扭打起来。

有人能否定了自己而存在吗?有人能对自己的过去满嘴喷粪,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吗?我想我是做不到的。

我如果要往前走,我就得在下一步之前,接纳上一步的自己,不论上一步走的好与坏。

书中的“迪安”,或是“萨尔”,他们可能看起来是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但其实他们爱自己,他们接纳了自己,进而在世上活得比其他人更“轻松”。

这里说的轻松,是心里的轻松,它可不是世俗的轻松。翻开第一章,迪安正筹划第一次离婚(没记错的话),结束的时候,他都离三次婚,有四个孩子了。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人(万事万物亦如此),生来就是要从有序走向无序的。

人奇妙就奇妙在随着年事渐高,她/他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身体各个器官也逐渐失去控制走向无序。

但她/他的心灵或思想,是可以一直保持相对有序,或者是从无序渐渐走向有序的。

“在路上”的这段时间里,迪安和萨尔,就没怎么变过。

该书于1957年出版。

1957年,我想想,世界上都发生了什么,发生着什么,什么将要发生。

二战结束、铁幕拉开、冷战开始,女权主义、航天技术大发展,欧洲正努力地挣脱战后阴霾,美苏为首的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

作者杰克·凯鲁亚克生于1922,1969年去世。青少年时期,他先后经历了大萧条和二战,又目睹了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为古巴导弹危机提心吊胆,也曾为加加林的壮举而兴奋......

那一代人被称为Beat Generation,即“垮掉的一代”。杰克·凯鲁亚克将音乐中的“节拍”与这个词结合,赋予了新的含义。

我想我最终找到了这本书之所以能给予我情绪和触动的奥秘。

迪安和萨尔被生活“Beat”得不像个人样,他们旅途的几个关键词是贫穷,饥饿,盗窃,臭味,泥泞,友情,毒品,性,酒精......

他们的生活不断地走向无序,而他们的心态又为这段无序的生活附上了有序的节拍和旋律。

再看看书的最后一段:

“于是,在美国太阳下了山,我坐在河边破旧的码头上望着新泽西上空的长天,心里琢磨着那片一直绵延到西海岸的广袤的原始土地,那条没完没了的路,一切怀有梦想的人们,我知道这时候的衣阿华州允许孩子哭嘁的地方,一定有孩子在哭嘁,我知道今夜可以看到许多星星,你知不知道熊星座就是上帝?今夜金星一定低垂,在祝福大地的黑夜完全降临之前,把它的闪闪光点撒落在草原上,使所有的河流变得暗淡,笼罩了山峰,掩盖了海岸,除了衰老以外,谁都不知道谁的遭遇,这时候我想起了迪安莫里亚蒂,我甚至想起了我们永远没有找到的老迪安·莫里亚蒂,我真想迪安·莫里亚蒂。”

我在看书时有个习惯,就是会把第一章看完之后就急匆匆地翻到最后一章或最后几页,想去的看看后面的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所以我大概是不适合看推理小说和侦探小说的。

2019年我翻开这本书的前几页,又读了后几页,读了最后一段。我对整个故事的走向,整个故事的发展其实早有推测。无非就是萨尔和迪安在路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2022年我读完这本书,发现书中所使用的词汇大都十分平静,就像一条望不到头的公路,平坦且开阔。

你可以远眺,但没必要。你只需要随着故事的发展,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走完这条路。

第一次读结尾,在没有经历过作者为我,或者说为书中的“我”铺设的那一段旅途时,我对它毫无共鸣。

甚至我觉得作为全书的结尾,它的语言不够美,不过宏大也不够渺小,不够粗犷也不够细腻,呆呆的像一块石头。

但当我想起从19年收到这本书再到22年读完这本书,想起期间我的经历;

想起书中人物的荒唐且疯狂的经历,想起那个特殊历史时代下“垮掉且有节奏地垮掉的一代”;

想起自己作为新的一代,被过去几代人不断地贴上各种标签,而在开始工作后自己身上背负着的标签被不断地摘掉和加深......

当我想起这些,我忽然就明白了“在路上”的真正含义。

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而言是好书。

它不像之前我所读过的一些其他好书。我想这书之所以好,是因为它代表着在时代剧烈震荡的背景下,那颗坚持着不被混乱改变的,有序的心——无论这颗心是善良或是邪恶,事实上大部分时候两者并存于人心。

不被时代的巨浪裹挟着改变本身就是可贵的。而时代这玩意,说白了时时刻刻都在震荡,它自身就是惊涛骇浪。

我们需要举重若轻地走“在路上”。我们带着beat(节拍),接受生活的beat(敲打)。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社会冲突》读书笔记
  • 下一篇:读王鼎钧先生回忆录—《怒目少年》有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