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成为母亲的选择》读书笔记

2022-10-29 07:35:58  本文已影响人 

《成为母亲的选择》读书笔记

社会上有一种被视为禁忌的情感,那就是后悔成为母亲,正如本书的原名《Regretting Motherhood》(后悔当妈),中文委婉的将其翻译为《成为母亲的选择》。

部分已然生育的女性,或许能从中寻找到一些共鸣:育儿过程中某些后悔的时刻,并不是罪恶的。

还在生育大门前犹豫的女性,看过本书后,无论你之前的决定是生育还是不生育,你的决心都会更加坚定。

这是以色列社会学家奥娜·多纳特,花费五年时间,采访23位后悔生育的母亲,书写她们内心真实想法的作品。

以下是我的阅读笔记。

一、“后悔”是什么意思?

得益于作者是一位社会学家,她以研究者的身份,对这23位女性的复杂情感进行了严谨的梳理,对其中的关键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首先关于“后悔”。对生育感到后悔和矛盾,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成为母亲后,坚决的对这件事感到明确的后悔,而矛盾,是对如何成为一个理想母亲感到困惑和迷茫。

其次后悔成为母亲,并不等于不爱自己的孩子,这一点非常重要,23位女性都表示,她们很爱自己的孩子,但对孩子的感情和自己的母亲身份,是两回事,她们恨的是母亲这个身份给她们带来的处境。

>> “我爱他们,但我真的,真的不想要他们。”

>>  她们一方面希望自己可以不是任何人的母亲,一方面又明白自己处于有孩子的现实中,夹在希望与现实之间,这样的双重责任可能会造成她们自我认同的分裂和纠结。

第三,人们总是谈论职场和孩子之间的两难选择,但有些人,是两者都不要的。

>>  父权制(将女性推向为人母之路)和资本主义(也就是“自由市场”的精神,要求不断进步)的交错,再次创造了一个二元选项的情况:既不给女性留下任何空间去考虑自己的出路,也不让其他人有任何空间去考虑女性的处境。人们应该去发掘自己人生的意义,非关母亲身份或职场生涯,也不用判断社会所说的意义是否存在。

第四,母亲是一种社会角色,还是人际关系?是角色,就注重功能性,是人际关系,她就是一个人,有她的主体性。

>>  为了其他人的利益,她们一次又一次被视为客体。

二、为什么后悔?

其一:

1.女性成为母亲,会陷入一种孤寂无力的境地。

2.让人疲惫,失去自由。养育孩子意味着西西弗斯式的,无尽的重复折磨。

>>  绝不只是因为钱的问题,抚育孩子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绝对不是。有了孩子之后,我再也没有过轻松的日子。

3.如今这样下班独自散步,读书,出门一个人逛街,随时和朋友约饭,看电影……全都成为奢侈。

4.陪伴孩子的时光,并没有多少快乐,就算有,和耗费在单调无聊的强行降智的游戏上的精力相比,也不值得。

5会占用时间,挤占掉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达成未来计划,其他更有意义的事的精力。

6.厌憎的是“母亲的功能性”,不想被当做养孩子的工具人,想被作为独立的个体看待。

7 成为母亲,意味着一部分自我被抹杀。

>>  我意识到从那时起人们期待我这么一个有痛苦、感情、欲望和志向的人,无限期地把自我抛开、削减,让其消失,直至最终抹杀。”

>>  重要的是,这要放弃我自己的人生。对我来说这样的牺牲已经超出了可承受的范围。

>>  我需要一些自己的时间。我想要坐下来看本书,我想要盯着天花板想点事情,我想一个人安静的待一会儿——但有孩子在身边,我做不到。

8.会不自觉的,为了孩子的需求,抹杀自己的需求。

9.“一日为母,终生为母”。即是孩子长大,不用再身体力行的照顾他们,但孩子总是一直在你的脑海里。

>>  这并不是像“他会从自行车上跌下来、他可能会被车撞上!”这种担忧,那些都是小事,像那种程度的担忧,我会有一点儿,但不多。我在讲的是更高层次的心痛,像是……这种忧心是随着年龄变化的……当他还小的时候他有社交障碍,这让我难过到快要死了。当他没办法和其他孩子相处、交不到朋友、孤单一人时,我会因为这些事情而绝望,这让我感到难受。而现在我担心的是他长大以后会变成怎样的人,这没关系的,我称之为存在主义式的担忧’。我为所有事情感到心痛、焦虑、烦恼。

10.生育象征着死亡,也意味着一个新身份的诞生——某个人的母亲。这个新的身份,或许会取代原来的我,原来的我就死掉了。

其二:

1.后悔当妈妈,甚至是不能说出口的。

2.人们对女性的生育或母亲身份有着不切实际的期待。

3.下班回家,还有一份没有酬劳的工作要干,谁都会觉得累。

4.这是一件不可逆转之事。

5.生育才让女性的人生圆满吗?

>>  相反,母亲身份使她们变得残缺,她们生育前的人生经历反而更丰润、更让人满足。换句话说,她们并不认为自己从“残缺”变得“圆满”,而是从“丰足”变得“空洞”。

6.不生育会后悔吗?

>>  不管你有一个孩子、一打孩子还是没有孩子,人生都会有遗憾。说到后悔和抱憾,每个人都是大赢家。——《最好的决定》(一本关于不生育的书。)

>> 生孩子,就是给自己一个摆脱不了的负担,就不会再有精力去关注存在的意义了。——《最好的决定》

7.即便你暂时摆脱了贫穷,孩子大概率会再次让你体会到贫穷。

8.社会赋予母亲的“职责”:

>>  就在这个当口,很多妈妈正在抚育孩子:哺乳、换尿布、哄他们睡觉、叫醒他们、送他们到托儿所或学校、烹饪并喂食、协助穿衣、帮助他们做家庭作业、教育他们、带他们去上课、去游泳池、去海滩、去游乐场、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和会议、照料生病的孩子等等。这些事情,或至少其中一部分事情,就是大多数女性的日常活动。某些社会阶层和文化认为,这些活动符合孩子的需求及益处,孩子们长大时能从中受惠。而有些母亲在进行这些事情时是非常辛苦的。

9.男权社会和资本主义,豁免男性的育儿工作,女性想去喘口气,却会被指责是不负责任的坏妈妈。

>>  她会发现,当她想要喘口气时,丈夫会对此感到吃惊。

>>  因此,没办法获得中场休息可能会使许多母亲感到窒息,母亲们不只希望暂时性地摆脱母亲这重身份,而是想要彻底地抹掉母亲身份,因为这种窒息的感觉几乎是场大灾难。

10.兼顾工作与育儿的母亲需要中场休息,正如996的打工人需要放假。但母亲这份工作是日日夜夜年年无休的。

11.缺乏来自丈夫与社会的支持。

>>  她们每个人都定义了那些一直并且持续成为障碍的条件,然后将之归纳为三个基本条件:在母亲身份及有偿工作之间分身乏术、缺乏经济基础、缺乏来自配偶或环境的支持。

>>  如果我有个美满的家庭、正常的丈夫、足够的钱,我猜这一切就不会这么困难。

12.客体与主体。

>>  在现今社会中,将母亲视为主体并不常见。因为过去几十年母亲总是被视为一个角色,处于以孩子为主体的背景中。母亲在其中只是客体,是一个为了他人奉献的独立变项,而不是人。

和我一样年轻的女性,对生育的恐惧大多停留在对怀孕、生产的痛苦方面,害怕会长妊娠纹,会变胖,变丑,恐惧生产时十级的疼痛,害怕会腹直肌分离,会经历下体撕裂、会阴侧切,产后可能会漏尿,会留下其他一系列难以恢复的后遗症。

在这本书里,没有一个女性提到生产时的痛苦,让她们真正后悔的、一直持续到80多岁的痛苦,是来自育儿工作的辛苦、孩子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挤占,这种挤占,抹杀掉了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去探索世界、发展自我的机会。

三、当初为什么会生育?

生育,很多时候并不是一种主动选择。

比如意外怀孕了,于是生育。

更多的,是社会力量在捉住女性的子宫,推动女性“选择”怀孕。

比如社会对女性的规训:为了人口红利不消失,为了国家经济发展,你应该生孩子。

社会力量是非常非常强大的,这股力量里既有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也有当今大国竞争的国家意志,更有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需要劳动力,需要社会再生产,而这种再生产就包含物质资料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两方面),这些力量里的任何一股,都不是个体可以抗衡的,更何况三股绳索扭成一股,并且以最亲密的家庭的形式,通过父母与配偶的途径,来向女性直接施压,同时它所掌控的社会文化,也早已潜移默化的,在所有人的心里织就了一张巨网:女性早就将生育内化成了人生的必然选项。

以上种种,掩盖了女性并不想成为母亲的意识。

正如很多人并不想工作,内向的人并不想与人社交,很多人一开始也并不想整容,并不想购买奢侈品,但在社会力量的裹挟下,我们会看不清自己内心的想法,没有勇气和力量去坚持自己的选择,然后,顺流而下。

还有一种情况,她并不想生孩子,是为了某些目的选择生育。

比如为了延续与配偶的关系,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不被社会当作异类……

>>  孩子就像一张融入社会的门票,有了就会轻松很多。

四、社会对女性的规训

1.女孩一旦成为母亲,就应该忘记自己的人格和需求,时刻以孩子为中心,务必耐心的陪伴和照顾孩子。无论过程中有多辛苦、疲惫、厌倦、甚至愤怒,都不能表现出来,否则就是不称职,不合格,而社会会有一堆污名化的词汇等着往头上扣:发脾气就是疯女人,抱怨就是怨妇、唠唠叨叨,身体的变化就是黄脸婆、丑女人、懒女人……

2.女性也在内化这种要求,不仅要成为好妈妈,还要成为好妻子、好员工。面对孩子,要保持无限耐心、细致周到;面对丈夫,要保持容颜不改、身材性感;在职场上,还得无比干练,敢于打拼,否则就会心生愧疚。孩子没教育好,是我的错,丈夫出轨,是我的错,工作上不被升职加薪,也是我不够努力的错。

3.如今逐渐能被言说的“产后抑郁”,也只是把不同女性面对不同困境出现的一系列复杂的痛苦和迷茫,用了一个极其简单的词汇来寥寥概括。

产后抑郁,不是激素、生理、心理、情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人基于理性的逻辑反应。不要因为是女性,就污名化产后抑郁,认为这只是脆弱的表现。

4.关于女性的痛苦,社会认为是没有深入调查的必要的。

他们能听见婴儿在接种疫苗时的啼哭,并以此为笑料,但他们听不见女性在产床上痛苦的哀嚎。

从无痛分娩不普及说起,当注射疫苗的疼痛都在被认真研究的时候,生产的疼痛,会被认为是女性理所应当承受的,而女性对于生育的畏惧和迷茫,总是会被认为是想太多。如果在独自育儿的过程中表达出痛苦,则会被指责不配作母亲。

5. >>  在现今的社会文化期待中,人们很难把母亲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并独立于孩子之外,母亲们被视为次要的,社会期待她们保持沉默。这个文化的结构从一开始就是孩童导向的,社会并不将母亲视为有着需要和愿望的人类。

6.社会的圈套:母亲不能对孩子言说她的痛苦和后悔,否则会被社会认为不道德,被孩子误以为母亲不爱他们;正因如此,女儿们会再次踏入母亲们经历过的痛苦。

>>  为了继续留在那条“好妈妈”的狭窄道路上,社会希望这些母亲能够绕开她们的真实经历并自我筛选,以创造出一套符合社会期待的说法。那套说法会是偏颇的,只包括社会期待她们说的那一部分,好让她们能被视为有道德的女性和母亲。她们被要求只表达那些得到同情和赞赏的部分,只留下社会“允许”她们说的部分。而那些不符合霸权体系的部分必须被摒弃、过滤、抛在脑后。

>>  母亲为了保护孩子而将她们的陈述包装成符合社会期望的样子,但这可能会阻碍孩子了解母亲作为一个人是怎样考虑、思索、评估、渴求、希望、梦想、记忆、哀叹、想象、欣赏及决定的。在这些方面,公众眼中、家人眼中及母亲自己眼中,母亲形象是没有脸孔的,或是往往隐藏着自己的脸孔。

>>  每个母亲都必须找到自己的方式来应对这些问题。无论是跟孩子谈论自己的后悔,还是自我消音;是同时作为一个体贴的旁观者陪伴孩子成长,还是告诉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

7.母亲的言说,会威胁到男性的利益;女性不成为母亲,则会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因此,社会文化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女性不发出声音。

8.父权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圈套::

在家庭内部,会因为社会职场对男性更友好,父亲比母亲更容易赚更多钱,于是为了家庭总收益着想,也会“选择”让父亲去工作,让母亲为家庭付出更多。

9.社会把母亲捧上神坛,再借此来忽视她的需求。她是神祇,所以就不必去看见她作为一个人的需求。

10.社会期待女性能做到鱼与熊掌兼得。

>> 社会期待女性同时兼任全职母亲和职业女性,不但要照顾好家庭生活,还要在工作上获得成功。

>> “(中略)问题在于我们一直都要独立作战,而且社会期待我们去外头工作、在家里工作,随时都要当个女强人,但同时却没有人会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男人,这实在是不正常又荒谬。

五、如果依然选择生育,

可以从这些方面做好心理建设


1.生育不是女性唯一的价值。

2.延续生命的方式不只有创造生命一个途径,也可以去创造些别的,别的更为不朽的东西。

3.生只能由女性完成,育不是。

4.“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配偶、其他家庭成员、社会,都是养育孩子的责任方。

5.把生育当作人生的一个阶段,就像上中学、大学一样,用三四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个阶段的课题。然后孩子会上幼儿园,交朋友,逐渐独立,开始进入自己的人生课题。

6.提早设定规划,勾画理想的有孩生活,朝这个目标前进,而不是被社会的期望推着往前走。比如,从不母乳开始。

7.孩子是人生重要的一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 

8.母子之间,建立超越家庭的独立人际关系。

9.教会孩子尊重我的独处时间,也能享受ta自己的独处时间。

10.爱很重要,但爱的方式有很多种,照顾者的爱,知己的爱,精神共鸣者的爱……去与ta建立长久的深度连接。

11.家庭关系里,夫妻关系应该排在亲子关系前。

12.母子需求之间,自己的需求应该排在孩子之前。

13.不要因为别人的生命,而模糊了自己的人生焦点,以至于到失去自我的程度,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孩子。

(虽然实际上,可能很难做到。)

14. 工业化时代,不断重复的流水线式的育儿活动,要学会外包。比如奶粉可以替代母乳,一次性纸尿裤已经替代尿布,家庭式育儿,也可以交给托儿所集中代劳。

15.“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

一定要记住在生育之前,自己对人生有什么样的设想:去深度探索,保持敏锐的觉察力,终身学习……生育会给女性带来巨大的改变,一定不要忘记你原本想走的路。

16. 破除原生家庭论。

现在育儿的普遍想法是,绝对不要让自己在原生家庭受到的伤害,掉落一点点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最近读《被讨厌的勇气》,提到原生家庭论,来源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认为童年经历决定人一生的走向,但这本书介绍的阿德勒的哲学,提出了另一个思路:虽然是过去的原因构成了当下的我,但当下的我,完全可以面朝未来的目的,去改变和前进。这属于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

也即是说,养育这件事,我们或许不用过于小心翼翼,与其总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伤痕,不如教会ta获得主动去拥有幸福的能力。

17. 停止讨好孩子。

18. 最后,孩子会选择离ta【靠得很近的东西】。

>> “男孩和女孩们需要引导和大力的推动,去走那条笔直的路线”这个假设本身,恰恰证明了这些孩子是没有秩序及不受时间左右的紊乱者,所以“推动”他们走向摆在面前的道路(而非其他岔路)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男孩和女孩们只能从周围环境放在他们眼前的有限选项中选取。他们会偏向于我们所提供的任何东西,任何“靠得够近”的东西,任何摆在他们面前的各个领域的东西:阴柔气质、阳刚气质、性别认同、性倾向、婚姻、怀孕和养儿育女。

最后希望所有人,无论女性还是男性,母亲、父亲、孩子,都能够成为理想的自己。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东汉的豪族》读书笔记
  • 下一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