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近期推荐了我一本书,叫《终身成长》。看完之后,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
原来我们并不是“是什么样就永远只能那样”。成长,其实是可以选择的,改变,也可以慢慢练习。
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什么,不是我们“是什么样就永远只能那样”。很多时候,只是我们还没学会、还没开始。
一|别再说“我不行”了
书里讲到两个思维模式,一个叫“固定型思维”,一个是“成长型思维”。
简单说就是:
固定型思维会把失败当成“我不够好我不行”,
成长型思维则觉得:“这次没做好,下次我可以再试试。”
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愣了一下。
我突然想起好多次,自己一遇到点挫折,就自动切换到算了吧,我可能不适合的频道。
有时候甚至还没开始呢,就先给自己判了个“不行”。
但这次看完这本书后,我开始试着改变对我的自我评价
从“我做不好”,变成“我还没学会”。
这小小的转念,说实话,没让我的问题立刻消失,但确实让我不那么想逃了。
二|我还不会这四个字,其实挺可爱的
书里还有个让我印象很深的小故事:
有个研究团队给小朋友们出了一道很难的题,很多孩子一看到题就直接放弃了,
但有个小孩居然一边皱着眉头、一边开心地说:“哇!我能从中学点什么!”
看到这儿我笑出了声,也有点感动。
有些人是真的发自内心喜欢“还不会”,因为那意味着还有空间、还有可能。
我以前可不是这样。对不会的恐惧,常常让我连第一步都不敢迈出去。
但现在,我想换个角度看:
也许“我不会”这句话,不是自我否定,而是成长的起点。
三|我们都在路上,慢慢走就好
成长型思维这事儿,不是说你读完一本书、看几个道理,就立刻能转变的。
它更像是你戴上了一副新眼镜,之后慢慢学会用它去重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
比如,
从我不行换成我可以学,
从我失败了换成我正在变好。
听起来像鸡汤,但真的有用。
尤其是在那些你快要放弃自己的时候。
所以啊,如果你最近也在怀疑自己,或者总觉得“我这辈子是不是就这样了”,
那我真的想跟你说一句:
你不是不够好,你只是还在路上。
慢一点没关系,绕一点也没关系,
成长这件事,从来都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场很私人的旅程。
你要在这一场旅途中终生的去学习,不断的成长,不断的突破自己,要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接受新的东西。
如果你还没开始,那就从现在开始试一试。
我们一起,一点点变好。
关于作者
你好,我是小猫。一个正在成长路上慢慢靠近自己的普通人。喜欢记录情绪、拆解关系,也热衷从细碎生活中找回自我。这里写的是情感体验、人际关系、心理感悟,也会聊聊女性身份、成长困惑和生活里的小小顿悟。写字是自我安放,也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某个时刻温柔地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