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读后感
之前听过这本书的名字很多次了,在前段时间,找不到书看,于是就决定看了。看书前,还是去看了一下避雷的评价,差点被劝退。不过我现在也明白了,当你决定看一本书的时候,不用太在意别人的评价,只有自己真正走进这本书,才能知道这本书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因为每个人的年龄、经历、背景实在是差太多了,而书给每个人的感受也是千差万别的。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到了很多人情世故。作为一个基本上还未涉世的成年人,其实内心里是很少小心机的,顶多是宿舍内的勾心斗角,一眼便能被人看透。也许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特别热血,总觉得我就不想要学会那些人情世故,什么送礼,什么祝福,我好讨厌,我也不会,但真正到了社会,难免要学会。就如这本书里,每个人之间的暗斗那都是你当下不细想就看不清的,也许等真的被别人坑了才知道。最经典的就是主角李善德沉浸在买房的喜悦之中,被人灌了点酒,就迷迷糊糊地接下了烫山芋“荔枝使”。当有一个极好的机会出现在眼前,而且每个人都可以胜任的时候,先别急着答应下来,要冷静想一想,这么好的事为什么要落在你头上?这突然让我想到《我的阿勒泰》里面,奶奶捡了假的绿宝石,想要卖给张凤侠,张凤侠第一句就是“呦,天底下这么好的事会落在我的头上?”总之,这本书里借刀杀人、笑里藏刀、和光同尘、雨露均沾等等计谋太多了。甚至作者还要特意安排一个特别知世故的韩洄来给李善德解释别人的心机,生怕读者没看出来哈哈哈。
这本书还让我看到了古时底层百姓和官吏的不易。官吏干不下去,可不是像现在一样辞职就行,这是要掉脑袋的。百姓好好过自己的生活这还不够,上位者一句轻飘飘的话,就如同龙卷风一般席卷每个人的生活,谁都难以逃脱。贵妃随口一说的“荔枝”,便要官吏跑断腿,百姓耗尽心力,层层压榨,劳民伤财。书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句话是“右相要三十丛荔枝,到了都省就会增加到五十丛,转到经略府,就会变成一百丛,办事的人再留出些余量,至少也会截出两百丛。李善德无法苛责任何人,这与贪腐无关,也与地域无关,而是大唐长久以来的规则。”所以生活在现在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也许该庆幸,虽然我们也是牛马,但我们是能断然离去的牛马,只要自己没太大的欲望,还能过个简简单单的生活。
此外,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历史。虽然这不是一本正经的历史书,还有很多作者自己编的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确实让我了解了更多古时的事。就比如之前听过很多次“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很美好的画面,妃子、红尘、荔枝,都是带有古韵、神秘幻想的。然而,美好的背后是油尽灯枯的慌乱,这其实也是一句悲哀的诗。包括对于“红颜祸水”的理解,我们当代人能了解到的历史都来自史书记载,但是在古代,女人根本没有说话权,更何况记载历史的权利,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男性当权者视角下的历史,女性在男性当权者开心时,是消遣;在他们不开心时,只能是挡枪的工具。都说“红颜祸水”,其实掌管国家兴亡的从来都是男性,骄奢无度、纵情享乐的也是他们,所以这红颜祸水只是男性推卸责任的说辞罢了。
这本书教给我很多,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道理就是和光同尘,雨露均沾。又是一句我听过很多次的话,但我从来没有去深究过是什么意思,所以看书的好处可能就在这了,让你脑子里有东西,而不是迷迷糊糊的。和光同尘,意思就是温和的阳光和尘土一样不张扬,蓄志待发时,不在群体里面太突出。比如在职场上,即使这件事是自己一个人做的,但是感谢的时候也要感谢领导和同事,要学会抬高他人,学会低头,这样别人才会开心,不会因为嫉妒你的成就而诋毁你。就比如在李善德发现好方法的时候,被赵辛民等人万般阻碍,就是怕他成功了,皇帝会问责自己。如果李善德能想到这一点,草拟一份感谢表给赵辛民看,让他知道自己会在皇上面前夸他,那他必然也是心安的。同流合污的意思是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在群体里面,最好不要特立独行,这样别人会觉得你跟他们很不一样,排挤的心理也就出来了。就好像职场上大家都会偷懒摸鱼,然而你不想这样,你特别能干,那别人就会觉得万一老板发现大家偷懒,就只有你不会受罚,于是一起排挤你、找你的错误、影响你等等。也像学生时代,一起迟到,一起罚站,一起干坏事,感情也就升温了,就是好兄弟、好朋友了。
这本书带给我的还有很多很多,但是让我不用看笔记就能想起的、比较深刻的就这些。虽然其他的东西我没法立马从脑子里挖出来,但我相信,我看的每一个让我舒缓的、紧张的、会心一笑的、恍然大悟的都融入了我的血液,塑造了我,成为了我,影响了我。
写完了这本书的感悟才发现,适合你的书是能够让你写感悟写得源源不尽又充满了回忆的,是能够让你打心底感谢它来到了你的世界的。最后,期待看到《长安的荔枝》影版!也期待下一个故事、下一个角色来到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