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1984》读后感1400字

2022-11-13 08:49:55  本文已影响人 

《1984》读后感

《1984》这部被评论家称之为“最恐怖、最压抑”的小说描绘了一幅未来社会(1949年后的35年)在极权统治下的阴森恐怖景象:国家由从不显露肉身,然而无所不在,全知全能的“老大哥”为首的“核心党”统治,下面是“外围党”,最底层的是愚昧无知、混吃等死的群氓“无产者”。男主人公温斯顿作为外围党员在日复一日的浑噩日子里萌发了反抗“老大哥”的念头,并交往了小说司的同事裘莉娅。在最终汇报给他幻想的有同样志向的上司奥布莱恩后,才发现自己的行径一开始就被思想警察监视,最终在刑讯拷打下抛弃裘莉娅并被改造成新人——“他爱老大哥”。

在老师的科幻小说研究推荐书单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乔治奥威尔这本《1984》。它与我印象中科幻小说的太空、宇宙、外星文明等元素可谓风马牛不相及。怀着好奇心,我又找来读了读,想看看它与科幻之间究竟有何奥妙。下面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首先是它与科幻的关系。同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刘慈欣的《三体》等巨著相比,《1984》显然不是以严格的科学知识推测进行创作的“硬”科幻作品,但是书中提到的无处不在的可视化电幕、环境极度恶化的末日式背景等设定颇有“软”科幻的意味。究其根本,无论乌托邦小说还是科幻小说,每一部文学作品承载的都是作者的思考和意识,它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途径表明作者的态度与观点,最终都回归到“人学”这一主题来。

其次是关于小说内容的思考。小说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让我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阴冷与压抑的感受。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在我看来有两个。首先小说中无处不在的人情伦理的破坏解构了我们的传统认知,例如:丈夫和妻子的结合是为了党的要求和指标;孩子接受的教育鼓励他们揭发检举自己的父母思想犯罪;主人公温斯顿与裘莉娅的性爱不是缘于人性本能而是这么做让他觉得是对老大哥的进攻。其次,乔治奥威尔刻意地在空间维度上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托马斯莫尔写《乌托邦》,斯威夫特写《格列佛游记》,这些乌托邦小说中发生的故事都离我们很遥远,使之带有一层朦胧的外衣。而《1984》中不论是发生的地点、人物的行为、生活的模式,都让我们产生一种熟悉感。而正是这种熟悉感产生了更深的真实感,越真实越让我们震撼、惊恐。

小说中有一个重要情节,那就是新话的创造。为什么说它重要,即便对故事情节发展帮助甚微,奥威尔仍专门写了附章来解释了新话的运行规则。简单地说,新话实是由英语的词汇和语法上的缩减而来。比如在新话中,“good”与“bad”相对,那么在前缀上加“un”就可以用“ungood”取代“bad”,后者就不需要存在了;再如,“荣耀”“公正”“道德”等词汇在某些共同意义上与“justice”相当,那么前面这些词也可以用“justice”来替代了。久而久之词汇就越来越少,语音越来越短,人们交流就只需要用最精简的方式完成,就好像《三体》中三体人可以摒弃语言并面对面用意识进行交流那样。这样似乎可以让人节省精力,提高效率,但实际上扼杀了人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能力。一个只会判断“是”与“不是”的人,和机器没有多少区别。温斯顿就这样存在于一个扼制创新、“创设”真相存在的社会,最终成了失去思考与反抗的行尸走肉,毁灭一个人的精神比毁灭他的肉体更让人绝望。

我突然想到自己,在现在的所谓信息时代的裹挟中,在肆意网上冲浪的状态下,好像也丧失某些能力。一本书近在眼前却很难让我耐下心来细细品读;时事舆论的两极反转可以轻易改变我的态度;网络流行语的跟风,让我失去了表达的细腻也也失去了情感的克制。“绝绝子”“yyds”“栓Q”何尝不是当下的“新话”,束缚了思考的自由和语言的灵感;与人聊天表达开心情绪时若是“哈”字少于5个就好像不够热情;动辄“笑死了”“笑不活了”这样具有“生死张力”的用语才能表达出情绪的存在。

但是,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如果从现在开始带目的性看待问题,有意识地思辨性回应问题,不盲目跟风别人的观点,产生自己的看法,总归是为时不晚的。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顽疾》读书笔记1000字
  • 下一篇:《偶发空缺》读后感11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