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怀瑾《历史的经验》有感
记得中学时期很不喜欢地理历史这两门课了,特别是历史,因为历史考试经常会考到:某某大事件、某个大人物发生(出生)在哪年哪月哪个地点?等等类似的考题,而我不喜欢背诵这些记忆性的东西,却喜欢历史中有趣的故事或恢宏的战争场面。
步入社会后,却越来越喜欢地理和历史,地理实用性很强,工作、生活、旅游等都会用到,读历史可以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明理,提高认知。政治家、企业家、学者们等大人物们读史为了了解权谋、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等目的,而普通百姓读史也有他们自己的乐趣和意义。
南怀瑾大师的《历史的经验》这本书通过解读历史上近百个小故事,微言大义,非常有趣并富哲理,列举其中几个小故事,分享下其中的感受和心得。
一 盗亦有道
庄子在《庄子·胠箧》说:故盗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大意是:有一次,盗跖的门徒问盗跖:“做强盗也有规矩和准则吗?”盗跖说:当强盗当然有道啊,天下事情哪能没道呢?不进门就能推测屋里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盗的最高境界;率先进到屋里,要有胆量,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断后,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公平分配,大块吃肉、大块分金,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想成为大盗,是不可能的。”
由此可见,即使是最为人所不齿的盗贼,也有他们的规则和道义。
古人用词很精准也很简洁,实际上庄子用五个字来概括说明盗亦有道:圣、勇、义、知(智)、仁,做强盗也有他的标准,具备孔夫子的“仁义礼智信”特点,所以做盗贼没那么简单粗暴,不可小觑,实际上圣人与盗贼都遵循一个“道”,因此南怀瑾大师认为圣道同源,还是蛮有道理的。
盗跖,是代表强盗土匪等坏人的代名词,泛指坏人。天下人皆视盗贼为坏人,庄子却说他们也具备自己的“道”。任何行业任何人,一定要遵守相应的行为准则,为盗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当官的就要为百姓做主,商人就要把企业做好,农民就要把庄稼种好,医生就要做好救死扶伤。如果各行各业都按照规范行事,遵守相应的道义,就不会有那么多诉讼、争议、怨恨了。
二 姜太公反论三明
太公曰:明罚则人畏慑,人畏慑则变故出,——反明罚也;明察则人扰,人扰则人徙,人徙则不安其处,易以成变,——反明察也;明赏则不足,不足则怨长,明王理人,不知所好,而知所恶,——反明赏也。
这是引用姜太公的话,对明罚、明察、明赏等三明的反面而谈治乱。
1、“明罚”,是说刑罚管理得太严,动不动就罚。罚得严厉,大家都怕,但不要以为怕就可以吓住人,老子就提过这个原则:“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人到了某一个时候,是不怕死的,所以过分使人怕,反而容易出毛病,容易发生变乱。
在工作中做错事情要承担责任,处罚是必要的,但要分析原因,是主观客观的,是能力问题还是人品问题,了解真实情况后,处罚要相对公平合理,被处罚者才会心服诚悦的接受处罚,从而才有可能更好地改正错误提升自己。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乱处罚,那样只能怨气重反而引乱。
2、“明察”(这里的明察是过度察看,不是明白的察看),凡事都对人调查得很清楚很详细,细枝末节都察看。这就使人感觉到被扰乱、受干涉,一点隐私都没有了,甚至尊严受到侵犯,为了避免被过多干涉调查,于是选择逃避,或迁走了,也容易形成社会的变乱,所以明察也有反的一面效果。
比如明朝朱元璋时期,在大臣家里安插了很多耳目,大臣在家里私下里喝酒聊天,或会见哪个亲朋好友,皇帝都了如指掌,结果很多大臣惶惶不可终日,担心第二天上朝是否还能活着回去,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不保,哪有心思去建言献策。这就是“明察”带来惶恐的后果。
为政或管理需要“察人、察事”,不能稀里糊涂,但 “察”要合理且不能过度,要察重点、察人品、察能力、察结果,而不是事无巨细的察。
3、“明赏”(这里的明赏是过度的奖励),动不动就奖励,或奖励不公平,这样好不好?人的欲望不会满足的,得一就想二,吃着碗里看着锅里,人心不足蛇吞象,稍不满足就会心有不满,甚至怨恨。奖励是好事,但过头了也不好,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懂得感恩和敬畏,明赏会导致一些人贪欲更多,不思进取,所以要按规则论功行赏,公平分配。
换句话说,反经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情的正反两端,有如天平一样,一端高一点,另一端必然就低一点,一旦不能平衡,问题就显现出来。
实际上姜太公反论三明——明罚、明察、明赏,教导我们做事不要过度,一旦过度会适得其反,好事会变成坏事;做人要学会包容,适当的容错机制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三 管子论耻(面子)
管子曰:“不耻缧绁之中,而耻于天下之不理;不耻于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申于诸侯。”
这里是引用管仲的一段自白做评论,其意:不以普通平凡工作为耻,而以天下人不理我感到耻辱;不以公子纠死了而我没跟着一起死为耻,而以我有大才而不能帮助治理天下为耻辱。
实际上管子这番自白是探讨耻辱面子问题,做大事的人不在乎面子,而在乎对社会的贡献,如果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而应该感到耻辱。
虽然公子纠是我原来的主子,但被他的对手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抢先了王位,而且在这两位兄弟争斗中,管仲得罪了小白,甚至差点杀死了小白,因管仲的好朋友鲍叔牙的劝说和力荐,小白不仅饶恕了管仲,还请他做宰相来治理国家。
管仲当然有大才,但其能放下面子,没有跟着公子纠一起死(不以为耻),而是为了活着,更好的发挥其大才,帮助齐桓公成就春秋五霸之首,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 季布受辱
司马迁曰: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于楚,身屡典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然至被邢缪,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负其才,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
大家都知道一诺千金讲的就是这位季布壮士,司马迁评论季布: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的成语就来源于此。季布年轻的时候是一位非常有号召力的游侠之士,后来跟随项羽,作战非常勇猛,有一次追击刘邦,差点就把刘邦抓住了。
后来刘邦得了天下,非常恨季布,悬重赏缉捕季布,同时下令,藏匿他的要诛全族。在这种严厉情况下(季布在民间信用很高,即使百姓发现也不上报官府),季布并没有沉沦,而是来到山东一位著名的大侠朱家那里做佣人,还跟朱家说,你可以向刘邦报告,乃至可以得到重赏。而朱家在当时的社会上名气很大,具侠义精神,信用很高,朱家就告诉季布绝对不会那样做的,请放心。
朱家本来就跟刘邦很熟悉,就把季布带到了长安,让人转告刘邦,说季布这个人年轻有为,是个将才。当年和项羽打仗的时候,季布追杀刘邦,是各为其主,现在项羽完了,就不必再视季布为仇敌,现在全国通令抓他,他被逼紧了,不是向南边逃到南越,就是往北逃到匈奴,这样平白的给敌人送去一名勇将,给自己增加一个大患,这有何苦?
大臣把朱家的意思向刘邦报告以后,又是朱家出来担保说情的,就取消了通缉令,并且给季布官做,后来季布不负众望,成了汉朝一名著名的大将,而且非常忠于汉室。
季布的成功,首先是季布被通缉后,在逆境中并没有自甘堕落,而是放下面子到朱家做佣人,愿意受辱,等待机会,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其次有了朱家这位大侠士做背书说情;再次刘邦具有宽广胸襟,能够放弃成见,任人唯才,启用季布,最终成就了季布。
五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孔子曾对子贡说: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意思是鱼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非常舒服,不知道周围有水;真正得道的人看开世间一切,忘记自己居然还有道。孔子提出做人做事到了一定境界,就要做到“于事无心、于心无事”,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心中不留事,事了拂衣去。
庄子在《庄子·大宗师》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泉水干涸了,两条鱼为了生存,彼此用嘴里吐出来的吐沫喂对方,苟延残喘,显得仁慈义气,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相互扶持,还不如相互快乐的回到宽阔的大海,悠闲自在,互不照顾来的好。
南怀瑾大师认为:对于世俗之人来说,与其患难见真情,还不如无情的好,在安定的生活中因无此需要而各不相帮、各不为难、各不相欠,相濡以沫或许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另一种更为坦荡、淡然、宏博的境界。
大自然的爱是公平的、宽广的、无差别的,不会对善恶是非之人而区别对待。所以人应相忘于自然,如同鱼相忘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