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初,主要是找人,找钱,找方向。应该是创业前,创始人就有方向感了,不可能先起航再找方向。做手机是受苹果的影响,当时中国处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转变期间,有弯道超车的机会。雷军是最早看到里面机会的人之一。小米互联网手机起来之后模仿者才多起来,乐视,锤子,荣耀等。雷军总结了自己做手机的优势,后来做汽车也是如此,后来的铁人三项是他的优势,也就是他有别人没有的特殊经历。每一段经历最后都变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硬件➕➕➕,软件,电商,在做前思考的还是比较清楚,做高品质的手机用有竞争力的价格做爆款。从零开始做手机只有在这样的转型时期才有可能。方向有了,就差找钱,找人了。
找钱时雷军找了一起投资互联网项目的投资公司做天使轮投资,500万美金,自己投资400万美金,联合创始人投了100万美金。雷军占百分之三十股份。投资一千万美金,估值2500万美金。等到软件已经积累起30万粉丝,硬件要启动时融到了第一期风险投资。雷军自己有连续创业经历,在投资人眼里是比较靠谱的,很多投资人都是过会没通过后,自己投资小米。里面还有员工集资的钱。
在风险投资意向定下来之后就开始找联合创始人,做手机就要找这个行业里的人,有资历的人,中国移动互联网早期人才很缺,最早的人才主要是外资跨国企业培养起来的人,所以主要还是从谷歌,微软在中国的研究机构挖人。联合创始人必须要有创业心态,林斌,黎万强,黄江吉,加上雷军和投资人组成早期五个联合创始人,后期也不断有创始人加入。有了创始人接着就需要具体做事的人,早期主要是软件方面的项目经理和工程师。都是联合创始人过去的部下。人脉确实很重要,包括后来找供应链厂家都需要通过各路朋友推荐,人家才给你机会。联合创始人是不拿工资的还要自己掏钱投资,早期员工都是从微软等公司过来,创业公司不可能给同样待遇,所以一般是低工资加期权和分红。这样保证了员工的创业心态。那些员工之所以离开原来公司,主要是他们在原来体制里处于边缘地带,发展空间有限,这就是用发展吸引人,人一般更看重未来。没有未来眼前的高工资也是没意义的。
方向,钱,人都走了。接着就是开干了,这些人都是工程师和设计师背景,做的都是自己熟悉的事。先从软件开始,从发烧友开始,通过口碑积累起粉丝为将来硬件销量打下群众基础。再切入软件,当手机业务盈利,在成立顺为资本,投资产业链企业,为小米手机培养起自己的舰队,抵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