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活出生命的意义。

2022-07-06 08:24:21  本文已影响人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活出生命的意义。
 

有些书就是在合适的时间会走进我们的生活,或许有朋友为我们推荐了一本书,或许哪天在机场的旅途中发现了这本书,或许我们在办公室的路上看见了这本书,但我们一直没有时间去拿起它。直到有一天,或许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窗,暖洋洋的起床,或许是夜深人静,了却了一天的人生苦痛,突然想起了这样一本书,我们迫不及待地把它搂入怀中,忘记了疲惫和烦恼。

《月亮与六便士》 于我而言就是这样一本书,我是有一天迫不及待地想听这本书,我不得不承认我对它期望很高。我有一种窥探的好奇心,想深入研究一个天才是怎么练成的。我更想知道毛姆是如何将伟大画家高更的故事写成小说,如何进行人生经历片段取舍和丰满的。同时,我希望这本书能提出并回答有关艺术的本质以及是什么动力可以驱使艺术家走向疯狂和伟大的重要问题。


等听完这本书,我立即把它加入到我的阅读书单了,有些书可以听,但有些书我们会觉得光听是不够的,还希望能够再读一遍,静静地,独立地体会文字的力量。


《月亮与六便士》的书名取自于毛姆的另一本小说的评论“人们忙于向往月亮,以至于他从未见过脚下的六便士”,这本书使用了第一作者的叙述,毛姆就像是一个观察者,他只是敏锐的观察所经历的事情,诚实的再现所听到的故事,他的文字简洁流畅,直击人心。


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股票经纪人,头脑发热,留下一封信,就离开了与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妻子和儿女,来到巴黎寻求自己的梦想,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在夜校开始学画画,他一心就想画画,他想追求自己心里的那片自由。他遇见了一些人,但在生活中,主人公为我们呈现出来的只是一个粗鲁,自私,冷漠,没有人情味的家伙,甚至他的三观和道德在我看来都是有问题的。这样的家伙,在现实里,我是无法接受和交往的,甚至是要远离的,但就是在毛姆的笔下,剥掉了名利道德的外衣,遗忘了世俗价值观,尽情表达了一个通往自由和梦想的灵魂。

自由是纯粹的,梦想是洁白的。正如天上的那一轮朗月。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看到了那轮明月,却忘记了地上的六便士。他对美和自由有着不可抑制的秘密欲望,他愿意将这种自由的欲望带到世界的尽头。他开始流浪到巴黎,几经波折,最后的年华定格在塔希提这个世外小岛上。


他在追求美和自由的过程中,他永远是一个朝圣者,被一种乡愁所困扰,但他内心终究有一个恶魔,让他变得冷酷的无情,自私毫不妥协。


他身患重病,朋友疲于奔命,为了更好的照顾他,接他到自己家,夫妻共同为他忙前忙后,小心伺候,但病稍微好转,他就独占了好友的画室,在他作画的时候,将其好友赶走,后来的事情更让我大跌眼镜。。。我觉得我还是不要剧透得好,留给大家在书中细细品味。


但这些在毛姆的笔下,被描绘成了一个流浪孤独者,一个深不可测的幽灵,只是在追求艺术和自由的路上被迫做出了有悖世俗和人道的行为。


关于他追求自由和艺术的欲望,毛姆是这样写的。

他的灵魂里可能早就埋下了创作的欲望,这种欲望就像是一颗掩埋在地下的种子,平时发现不了,却一刻不停地发芽成长。你也可以想象成肿瘤在人体组织中不断扩散一样,总之它牢牢抓住了他,逼得他必须开始改变,毫无招架之力。杜鹃会把自己生的蛋下到别的鸟巢里,让别的鸟以为那是自己的蛋。等到雏鸟孵出来后,就会把其他幼鸟挤出去,最后还会毁了曾经庇护过它的巢窝。


而关于他最后为什么选择了塔希提,毛姆也是这样理解的。

我觉得有的人似乎出生在了错误的地方。上天将他们随机地抛掷到某个地方,让他们在那里长大。可是他们却一直在思念着其他的地方。他们把故乡当作异乡,就像是匆匆的过客。无论是童年时期就格外熟悉的绿树成荫的街道小巷,还是经常同朋友们嬉戏其间的热闹繁华的街市,这些对他们来说都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这种人虽有亲朋好友,然而总是孤独地行走着,即使在他们十分熟悉的地方也是孑然一身不问其他。或许是这种深深的失落感让他们离开故乡远走他处,只为求一处安定的容身之所。

我们需要接受这样的月亮吗?还是我们就只顾看见地上的六便士就好。这是毛姆和我们共同想探讨的问题。

毛姆用了这段文字表达了他的想法。

他只不过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一个宁静的环境里,不追名逐利,过好自己的生活,这真的是毁了自己吗?反之,成为一个有名的医生,娶一位貌美的妻子,过着优越的生活,难道就是成功?我认为,关键在于他认为生活具有怎样的意义,在于他认为自己应该尽怎样的社会义务,在于他对自己是怎样的要求。


同时毛姆又像我们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到底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

或许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需要重新再读一次弗兰克的《活出生命的意义》,而在读书之前,能够听身边朋友的一些经历或故事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迪。


上个周末我们一家在林中酒店度过的,趁着儿女熟睡,我们夫妻俩得以短暂的平和世界,吧台前点了两杯酒,夜幕刚刚落下,酒店前台静悄悄,更别提有多少人来人往,我们就和前台的服务工作人员攀谈了起来。


看他至少五十多岁,但他动作敏捷,一身活力,非常愉快地解决留宿客人的每个问题,我先有了和他交谈的欲望,用英语问了他来自哪里?他说他来自拉脱维亚,但其实一直居住在西班牙北部,也会去巴塞罗那打工,一听说他在西班牙居住,我家妻子就很有兴致的和她说起西班牙语,他也大为惊讶,然后他就开始了漫长的自我介绍,原来他从成人后就离开了拉脱维亚,去了西班牙的北部,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打工生涯,去过巴塞,法国,瑞士,现在来到了挪威,孑然一身,来去自由。


我们聊到了西班牙人民和挪威人民的区别,西班牙生活和挪威生活的不同,他坦然太多的不同,但他告诉我们,他也开始慢慢喜欢挪威的这种生活,他说他有种能力,走到哪里都能喜欢哪里的生活。

我们大为惊讶,我们就问他有没有去过中国,他竟然说,去过两年,还学习了太极和轻功,为我们比划了几下太极,说太极帮助他治愈了背痛,称赞太极太好了,建议我们也要学习学习太极,然后我们就聊到爱好,原来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给了自己的爱好,攀岩,徒步,高山冬雪徒步,游泳。。。

我的心中满是向往,这是一种生活,对他来说有趣有意义的生活,而于我们自己呢?


我们每个人都向往自由,都曾有自己的梦想。但时间的流逝和打磨,我们是想抬头望月,还是低头捡起那一枚枚的便士,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斯特里克兰德看到了月亮,便不得以放弃了便士,而我们大多数,可能为了地上的便士,不得以放弃了月亮。


在毛姆看来也只有斯特里克兰德一个人可以勇敢无畏的完全抛下一切去追求月亮,这种思想从小说的最后可见端倪:

魔鬼要干坏事总可以引用《圣经》的,他对过去的日子一直念念不忘,那时候只要花一个先令就能买到十三只大牡蛎。


即便是工作多年的牧师也难以脱俗,要谈论到金钱和物质。

读完这本书我一直有想说的欲望,但却不知从何说起。直到在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合适的人,酒店的前台让我有欲望将读完这本书后的感想付诸于纸端。

尽管我极力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但我想在最后啰嗦一下:如果你是女权主义者,你将可能对本书的一些文字表示不适。


我们可以表示不接受,但我们不评判。这是非暴力沟通的基本原则,也是毛姆在最后想说而没有说出口的那句《圣经》里的话: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老人与海》读后感
  • 下一篇:《罪与罚》读后感与摘抄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