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百年孤独》读后感——念天地之悠悠

2021-11-09 08:20:51  本文已影响人 

《百年孤独》读后感——念天地之悠悠

多年以后,我回忆起窗台上的《百年孤独》,还会记得那是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当时,我信手翻过书页,然后对自己说,“这是一部流水账,不过有点儿意思。”一直到现在,我始终都相信,《百年孤独》就是一部流水账,而且是一部集丧文化之大成的流水账,一部值得仰望的高档流水账。编出这部天马行空般流水账的人,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他充满隐喻的重重谶语背后,有着南美洲两百多年的历史,以及家国离散下的日久魂消。

对马尔克斯来说,哥伦比亚是个矛盾的存在。一方面他生于斯长于斯,祖父还当过军队上校,在当地受人尊敬,算得上乡情依依;另一方面,哥伦比亚本身就是殖民的产物,除掉被征服的土著,其他人都是外来户,大家都像随风飘零的浮萍,生根只是因为找到肥沃的土地,随时可能飘向远方,家国情怀难免要打个折扣。如同《百年孤独》里的布恩迪亚家族一样,很多人看上去生活得热情奔放,其实始终在入世和出世间徘徊,只能算世间的过客,找不到身份和使命的归宿。他们能够建起新的村镇,也曾经努力相信科学,甚至投身伟大的革命,却始终隔着一层玻璃,冷眼旁观命运的摆布,默然服从命运的注定。文章结尾消逝在飓风中的,不光是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小镇,还有理想和抱负的破灭——这是一个外表喧嚣,内心孤独的绝望世界。

如果说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那孤单就是一个人的狂欢。马尔克斯很孤单,孤单到一个人可以在脑海中率领一整个家族,风雨中漠然狂欢上百年的地步。普通人的孤独,是身边寂寞缺少陪伴;马尔克斯的孤独,却是深入骨髓的命运游离,找不到共同孤独的灵魂。南美不像中国,没有厚重的历史沉积,少了许多传统束缚与负担,自由奔放的同时也意味着缺少一种传承,无法和别人达成归属认同。百余年岁月逝者如斯,围绕着权力、金钱、美色,发生了形形色色的传奇,有西班牙,有天主教和基督教,有大国势力,也有本土的政府军,工会,叛军,整个社会开放而奔放,谁也没有缺席,就像被不同利益驱动的马车,在各个方向随意奔驰,沿途碾过无数草芥般的苍生,风风火火地驶到最后,全部化为太虚幻境,只留下百年的孤独幽梦。

如果一切注定是要灭亡的,那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属于哪里,又要到哪里去?马尔克斯似乎在寻找答案,又似乎不在意答案。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结局都是注定的。生命诞生后,每分每秒都在走向永恒的死亡,谁也无法避免,驱动我们的除了本能,还有对家族和社会的期望。生命终究是有限的,能延续的只有意识中的那份传承,所以对传统厚重的地方来说,山颓木坏的时候,哪怕以生命为代价,也要维护心中的理念。面对礼乐崩坏的社会,康有为西狩获麟,微言遽绝,自己生活再优渥,也是一门心思地祝宗祈死,为此生有涯而自幸;留着辫子的王国维则家国魂消,干脆自沉入昆明湖;邻国日本更加执着,即便原子弹在不远处炸响,本因坊的弟子们依然从废墟中重摆棋盘,端坐完成自己的棋局,丝毫不顾正在燃烧的浩劫。传承就像一种负担,沉重地压在蜗牛身上,可在不堪重负的同时,也赋予蜗牛目标和信念,使之咬牙克服一切困难,砥砺前行。

相比重负的蜗牛,马尔克斯要轻松得多。对他来说,所谓的天下之忧,很难说有多少份量,因为家国本来就是一团混沌,没有任何标准答案。理想是假的,革命是假的,政府是假的,公义也是假的,甚至明明看到被屠杀的三千人,所有人仍会说它是假的。一切都不重要,所有的努力都不会有结局,从社会到家庭,大家不过是繁忙的行尸走肉,却又毫无违和感,仿佛一切都顺理成章。

哥伦比亚的历史并不长远。从十六世纪起,西班牙人探险发现南美大陆后,陆续往新土地殖民,同时征服当地土著,建起了自己的殖民地“新格拉纳达”,随后哥伦比亚独立,建起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经历几次分分合合,最终形成现在的哥伦比亚。简而言之,它是一个移民们拼起来的国家,彼此文化不同,习俗不同,利益也不同。

南美各国虽然国情各异,但有一点却是肯定的,那就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陷进内乱和停滞里,有时还要爆发内战,令人惶惑不已。除掉个别例外,大部分南美国家没有受到禁运或制裁,也就是说,他们能够充分接触各种科学技术和管理制度,加上资源丰富、没有传统束缚,理论上讲应该成为优化选择的典型,可大家却在一团混沌中争斗不已,并在矛盾分化中相爱相杀。布恩迪亚家族与其说是延续,不如说是躺平了上百年,家族不像俗套描写的那样内斗争权,也没有特别的道德禁锢,所有人都随性生活,追求自己想要的权力,金钱,美色,知识,可无论他们有多努力、命运有多眷顾,最终都会归于死寂,如同恶魔的诅咒一般。万花筒般的家族精彩纷㕵,芸芸众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甚至找到一百多年来,南美洲的各个历史片段,全都化为家族史上一个个荒诞得十分自然的故事。可这样精彩绝伦的家族,竟然随着飓风消亡了,哪怕强悍如布恩迪亚上校,开枝散叶般连生十七个儿子,也被全部灭绝,一切都同南美的现实政治般残酷血腥——他们生而自由,然而命运之神却堵上了所有大门。

最后,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结局早在开始就写得明明白白。除掉丧到极致的沮丧,已经剩不下其他感情。

马尔克斯写了一部充满魔幻的悲剧,然而他却没有饱含悲哀,相反,他的心里,始终住着个调皮鬼。《百年孤独》里没有主角,家族里的人都可以做主角,马尔克思故意给他们取了种种难记的名字,而且还让他们不断重名,搅得读者分不清东南西北。看到最后,才会恍然大悟,原来从上帝视角的角度,名字其实是无所谓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代表家族的一个方面,所有人也都可以看成一个人的不同表现,书里的马尔克斯和我们俯视众生,仿佛自己是上帝,其实我们都只是上帝摆布的棋子。

于是我们看着书里的人悲欢离合,忍不住唏嘘不已,可当想接近他们的时候,马尔克思却巧妙地用文字树起了玻璃墙,让我们难以共情,只能从旁观的角度,默默看着他们热闹地孤独,看着他们努力拼搏,富甲一方,纵欲偷欢,心灰意冷,最终归于尘寂。

一百多年的历史,似乎值得记录,可提笔记了半天,才发现都归于无物,让人悲悯到绝望,却又绝望得无可悲悯。只能把书再读一遍,寻找更多布恩迪亚家族失落的影子,不知不觉中,任孤独渗入骨髓。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 下一篇:《十日谈》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