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大染坊》读后感2000字

2025-10-10 09:35:28  本文已影响人 

《大染坊》读后感

突然开始看这本书的原因说起来比较偶然,刷到过B站的几个片段,感觉主人公陈六子是一个充满了力量的人。就断断续续地看起来,之前是不爱看这类作品的,感觉没什么内涵和创意。而这本书却感觉读不够,不仅情节连贯,让人忍不住想读下去,重点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真是独具匠心。一本书的好坏或许不在于别人的书评,在我看来,只要所读的文字能带来力量,能引发自己的思考,对自己有触动,带来一些心理的松动和行为的改变,那就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的山东周村,有一个十几岁的流浪儿陈六子,六子自幼流落街头无亲无故,靠乞讨为生。虽然贫困,但六子机敏伶俐,行事果断。他最爱做的事就是去茶馆听书,尤其爱听朱元璋、刘邦等英雄人物的历史故事,这一段对他的性格和认知塑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成为他日后安身立命的根本和为人处事的原则。六子流浪路上常受到饭店伙计琐子叔的照顾,琐子叔宁可自己挨饿,也给六子拿了自己仅存的半块饼。这一刻,六子认定了锁子叔就是自己有能力后一定要报答的人。这年冬天,又是一个大雪纷飞、饥寒交迫的日子,折腾了大半夜后,六子最终没扛住,倒在了周村通和染坊门下。第二天一早周掌柜在扫雪的时候,发现了他并把他救下,认做了自己的干儿子。自立自强这四个字是对六子个性最好的诠释,并且贯穿其一生。六子靠着自己的勤奋和聪慧,不仅对通和染坊的所有印染技术烂熟于心,还开创了送货上门的服务,在当时绝对是仅此一家,不到十年的时间,把通和染坊办成了周村第一大染坊。商界前辈卢家老爷看中了陈六子的才华和能力,希望陈六子帮自己刚从德国印染学习归来的儿子卢家驹一起到青岛办印染厂。于是陈寿亭就走向了工业印染,就此开启了一生的商业传奇之路。通读下来,感触颇多,有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点,不吐不快。

在学习和阅读方面,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洪武皇帝朱元璋一字不识通六经”。一个的心智成熟度、认知层次和有学历有知识并不一定是呈正相关的。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只要留心,善于思考和总结,生活中事事都可学,人人都是案例。学习这件事,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好奇心,不怵新事物,基于实际工作场景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任务制学习。书中的六哥,没有多少知识,对新鲜的事物从不排斥,不仅有创新精神,而且还主动拥抱变化,其发展历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过程。小时候在听书中学,在通和染坊后,踏实地跟着师傅学,后来在青岛,他每天都让家驹念报纸听这个习惯一直延续着。包括在印染的技术上,也是不断向更懂印染的师傅学习,哪怕是他的竞争对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朋友看待阅读相对会功利一些,更看重眼前的实用价值,看的书几乎全是工作相关的或者毕业后再也没有认真地阅读过。对经典小说类、名著类、哲学类、艺术类基本是不会涉猎的。但不要忘了,你看过的每一段文字,听过的每一段有价值的话,看到过的每一处绝佳的风景,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内化成了你的气质、谈吐和举手投足间的魅力。

关于“善”和“狠”。书中有一句话:善与狠,要看对谁啊。善与狠是辩证存在的,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人性是最复杂的存在,单纯的善或者单纯的狠其实都是不存在的。六哥的“善”主要体现在对恩人锁子叔,因感念恩情照顾了一辈子;对自己手下的工人非常地照顾。而不动声色、滴水不漏地用计摆平汉奸厂,挤垮汉奸银行;在周村染坊,不断劝说周掌柜换掉了家里一直聘请的有独家秘方耍大牌要高价的师傅,则反映出了陈寿亭的“狠”。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咱们什么样的人都会遇到,但一定要商量有尺,忍让有度。对没有底线没有原则,骨子里透着坏的人不能一直退让,唯唯诺诺只会换来变本加厉的伤害。

关于做人和做事的关系,就像陈寿亭经常说的:“要想把买卖做大,得先学会做人,不会做人,即使买卖做大了也不长久”。之前听过一句话,做生意,讲究的是一个利益点的平衡,甚至给合作方多让一些利。因为这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在上一轮吃亏的人,下一轮再次合作的时候就会有顾虑,甚至转而和其他人合作。凡是能长期合作的,肯定是有利益空间的,大家互利互惠得越多,那么合作肯定越紧密。真正厉害的团队和产品,对利润边界都有明确的标准,就像京东刘强东,对目前开展外卖业务,要求团队把利润控制在5%以内。从长远来看,利润并不是越高越好,重点就把握一个平衡。

对于团队,书中六哥明白团队的力量,善于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将不同性格、不同技能的人团结在一起,用每个人的长处,个个皆是人才。家驹作为出国学习先进机器印染技术的先行者,带来新的管理思想与技术。和赵东初、赵东俊兄弟虽然是商业竞争对手,但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面前都放下之前的恩怨,一起联手合作打败日本商团。同时六哥十分关爱一线职工,从不让两名残疾者从事生产工作,将他们安排在看门岗位,时常给职工改善伙食,并在节日发福利,关心工人家庭生活。得人心者得天下,一个领导者唯有善待员工,才能在职场获得更多人的拥护。

关于创新,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颠覆式创新,认为所有创新都是从无到有、从0到1的过程,听到创新就望而却步,感到高不可攀。其实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创新是不同要素的重新组合,过去积累的知识技术的小步突破,或者是跨行业经验的迁移应用。六哥出生在一个偏僻落后的周村,也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凭着自己要把印染做得更好的初心,不断地推动印染技术的变革,从周村简单的手工染布,到后来的机器印染,再到最后的印花染布,也是一个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客户的需求和竞争环境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固守是守不住的,需要在团队内部倡导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大家在具体的业务中,持续关注行业市场动态,不断精进产品和迭代工作流程,不断地优化客户体验,从而在竞争中获得领先地位。同时需要给推进创新业务的团队或者个人更多的容错空间和包容理解。不能用看待常规业务的要求和标准去考核,应该给予更多个性化的帮助和支持。其次,在团队内部对创新成功案例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更多的伙伴在业务迭代上发力。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拥有与失去的虚幻》读后感
  • 下一篇:读《你是长夜也是灯火》有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