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岭《认知觉醒》有感
红蓝交错的边角,大量留白的中间,构成为三色相间的封面,上面赫然写着“认知觉醒”四个大字,加以旁边辅上的一竖行小字“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让这本书犹如一条幽长的通道,慢慢走进去,细细读一遍,探寻一个人成长的神奇路径。
如果用作者周岭的话来说,就是——成长也是一种美好,成长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读的好书是有使命的,好的鸡汤真的是有勺子的。对此书,我连读三遍,神清,目明,心亮,行往,仿佛若有光。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从内观自己、摆脱焦虑和外观世界、借力前行两个部分让我真正明白:
一流的生活不是物质的富有,而是内心的觉知;
人活着的意义不是日子的随意流逝,而是让每天都能够清澈饱满和充实。
一、 清醒认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
人类之所成为星球上最高等的生物,仰仗的是大脑,大脑有三重: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最厉害的是理智脑,但它太年轻太弱小,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源于本能脑和情绪脑,而本能脑和情绪脑的最大天性就是目光短浅、即时满足,导致让我们大多数人就会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
在这里,作者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如果大脑是一个公司,本能脑和情绪脑就分别是资历很老和年富力强的员工,但他们没有文化,也没什么事业心,只在乎眼前安逸与舒适,而理智脑则是公司经理,有远见有地位,但太年轻没威信,所以对那两名员工信服力不强。这便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的样子。
那么,如何让大脑理智脑更起作用,那便是觉醒和成长——
立足长远,主动走出舒适区;
为潜在风险克制自己,为可能的收益延时满足;
保持耐心,坚持做那短期内看不到效果的无用之事;
抵制诱惑,面对舒适和娱乐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
这是理智脑存在的意义,让它学习知识,提升认知,运用策略,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最后让大脑这个公司团结和谐,欣欣向荣。
我们要知道,人生就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对于任何事情,我们要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优解它,而不是让它进入潜意识。
此时,我们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向自己提问三个问题:
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
具体是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
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
当真正直面时,一切都将变得清晰可见。
二、 清楚目标,明白要到哪里去
当我们明白理智脑的重要作用之后,下一步便是要清楚我们的人生目标,提升我们的元认知能力和自控力,让我们成为思维的舵手,具体如何做到呢?
作者给了三种方法:
一是要细细反思想清楚;
二是自我审视;
三是主动控制。
正如高尔基所说,每一次的自我克制,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
三、 清晰路径,了解如何走的更好
当人生目标明确之后,作者提出要循着三个清晰路径,即对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进行打磨——
对于专注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身心合一,在拉伸区刻意练习;
对于学习力,要建立个人的认知体系,运用关联,深度学习,围绕自己的触动点,及时反馈,用以致学;
对于行动力,作者提出要提前写出行动清单,因为行动力最怕模糊,并且这一切源于想清楚,认知越清晰,行动才会越坚定。
在清晰路径上,他特别提出了“早冥读写跑”的人生五件套,他说这是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对此,我深受其益。
早起,已成为我的生活习惯,拉长时间,走在时间前面,成为掌控时间的主动者,而读书和写作,也是新教育提出的教育理念,读书在大师肩上行走,写作是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读写结合是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拯救、自我建构和自我超越的最好载体。自己这么多年就是这样做的,内心渐渐变得宁静而富足。
如何读书,他提到两种实用方法,一是要在阅读中关联生活,二是读后一定要用自己语言重新阐释(比如我写的这篇读后感)。
对于写作,他建议用费曼学习法,就是要通过自己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事情说清楚,和大教育家叶圣陶的思想不谋而合,正如木心先生所说,开始读书,要浅。浅到刚开始就可以居高临下。
对此,他列举一个形象的比喻——房子结构就像我们的思想,房子装修就像我们的表达,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可以让人舒适;用自己语言表达,可以体现个性。
而他提到的冥想,正是我要慢慢学习的。
他借用《心流》序言的一段比方:
一个人从外表看是在静坐,但内心却如同瀑布一般,无数念头蜂涌而来……脑中就像热锅上的气体一样,各个念头之间没有什么束缚和联系,各自撕开脚丫欢快狂奔,内心一片混乱,熵值非常高。
而这些坏念头就像一个个小球在房间反弹跳动,那就做到每天只专注自己呼吸、保持15分钟的冥想,注意力便会集中,情绪便会锁定在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在樊登读书和许多心理学上,也多次提到这种观点,那就努力践行就好了。
这些方法很实用,作者写的很具体,有很强的操作性。
四、 清爽情绪,开心享受每一天
关于情绪,本书提到一个观点,所有的坏情绪,都源于视角单一。
那如何改变呢?作者以一张图片拍摄的不同角度呈现的不同结果,告诉我们要成为一台更好的相机,要做一个好的摄影师,才能拍出精彩的照片。
他教给我们四个方法——
一是勤移动,用不同视角看问题,甚至可以尝试用第三视角和未来视角来观察自己;
二是善于学习,想想高人面对此事如何处理(樊登读书就提到孔子视角);
三是要有开放心态,保持客观,不主观臆断。因为好的交流都是客观、不带主观猜测的交流;
四是寻求帮助,借助他人的多维视角克服自己单一视角的局限;
五是多运动,提升体内多马胺水平,引导大脑从新的角度看待事物;
六是常反思,通过写作,与内心对话,复盘梳理之后,便会拨云见日。
除此之外,他告诉我们,做事可以以游戏心态来做,用动机转移的方式,让事情变得好玩有意思。当赋予事情有意义有乐趣时,情绪自然是轻松愉悦清爽的,因为这个世界的模样完全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谁说不是呢?
当你变了,你的世界便变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开心,事情便是好玩,每天便是享受的每一个当下。
总之,读完此书,就像在时间的溪流中拾取到一块闪亮的石头,不,它不是石头,而是一块认知觉醒的水晶石,上面写着“清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清晰的路径和清爽的情绪”,蓦然再注视它的封面,蓝色和红色这两个主题颜色,其实分别代表大脑的理性力量和感性力量,而中间的大量留白隐约构成人的大脑,寓意着一个人若是学会用知识和智慧驱动理性和感性这两种力量,就可以真正获得认知觉醒,若能真正触动、行动和改变,就可以过一种有觉知的富有的一流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肯定有的人睡着,有的人醒来,还有的人在装睡。装睡是因为害怕面对醒过来的痛苦,痛苦是因为欠缺必要的认知。
那么,这本《认知觉醒》则是最好的自我修炼工具。
【写在后面】
用两天时间第三遍读这本书,并且整整一个下午时间写下近3000字的读后感,当然下午还用此书事例教育说服儿子,很有作用,很值得阅读。
推荐给朋友们,可以当作修炼自我的工具书。
我把此文发给deepseek做了点评,点评水平真的高,评价也挺好,下一篇粘贴上,以做鼓励,同时也学习人家点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