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对英国所获取的侵略利益十分眼红。1843年,美国首先派专使顾盛来华,利用清政府的恐惧心理,采取恫吓手段,以战争相威胁。
1844年7月3日,签署《望厦条约》。在这个条约中,美国享有除割地、赔款以外的英国在《南京条约》中所取得的各项特权,同时还增加了扩大领事裁判权的范围等重要侵略权益。
不久,法国也采取同样的伎俩,派专使拉萼尼来中国进行讹诈,签署了《黄埔条约》。在取得中英、中美条约中规定的全部特权外,还迫使清政府放弃了对天主教的禁令。
比利时、瑞典、挪威等西方国家也接踵而至,要求“援例”订约。清政府根据所谓的“一视同仁”的原则,一律允准。
与此同时,葡萄牙还趁机篡夺了中国对澳门的管辖权。俄国加紧向我国东北和西北边疆大肆进行以掠夺领土为中心的侵略扩张活动。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反对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是农民战争的主要任务。
战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从此,中国人民肩负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起源
1856年到1860年,正当太平军与清军在长江中下游激烈争夺的时候,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落后就要挨打,妥协和退让就会继续挨打!)
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所以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也称英法联军之役。(1850年到1861年是咸丰皇帝在位期间。)
1854年,《南京条约》届满12年,英国和法美两国希望获得更多的利益,清政府拒绝;1856年,《望厦条约》届满12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希望获得更多的利益,仍被清政府拒绝。
此时,英法与俄国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已经结束,于是英法决心发动一场新的侵华战争。
(再看多少遍英法发起战争的借口,都觉得是欺人太甚,这借口只能说是相当敷衍,中心思想就是一个:我就是要打你,你接招就完事了。最后的结果就是要么我打赢你,要么你打跑我图片)
敷衍的借口
1856年10月,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制造侵略借口。“亚罗”号是一艘走私的中国船,曾在香港注册,但已过期。
10月8日,广东水师在黄埔逮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这纯是中国内政,与英国毫无关系。英国竟称“亚罗”号是英国船,并捏造捕人时扯落英国国旗。
23日,英舰突然闯入珠江,进攻沿岸炮台,悍然点燃战火。接着,英军炮轰广州城,并于29日攻入城内,进行焚掠。由于兵力不足,被迫于当晚撤出广州,退据虎门,等待援军。
1857年春,“亚罗”号的消息传到伦敦。3月,额尔金率领一支海陆军前来中国,同时建议法国政府共同行动。
在此之前,法国正借口“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向中国交涉,进行诈索。(最终目的还是获取更多的利益。)
法国为了换取英国支持它在越南“自由行动”,并取得天主教在中国传教不受干涉的保证,便接受英国建议,由葛罗率军来华。
第一次英法联军入侵
1857年10月,额尔金和葛罗先后率舰到达香港。12月,英法联军5600余人(其中法军1000人)在珠江口集结。美国公使列威廉和俄国公使普提雅廷也到达香港,与英法合谋侵华。
叶名琛忠实执行清政府“息兵为要”的方针,不事战守。28日,英法联军炮击广州,次日广州失守,叶名琛被俘,被解往印度加尔各达,1859年病死于囚所。(在这本书里看了太多次的息兵为要、羁縻、非必要不要开炮、不要影响两国交涉的幻想.....与君子谈礼仪,与强盗只能谈武力!)
1858年4月,英、法、美、俄四国公使率舰陆续来到大沽口外与清政府谈判,俄、美还表示愿意充当“调停人”。(多么可笑的调停人,都是穿一条裤子的强盗,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5月20日,英法军舰闯入白河,炮轰大沽炮台,大沽失陷。英法联军溯白河而上,26日,侵入天津城郊,并扬言要进攻北京。清政府慌忙派人议和。
6月初,谈判开始。俄使诱逼清政府于6月13日首先签订了中俄《天津条约》;美使列卫廉于6月18日逼签了中美《天津条约》。
6月26日、27日,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分别签字。11月,又同英法美三国分别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的签订,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不败而败的第二次侵略
英法政府远不满足从《天津条约》中获取的利益,蓄意利用换约之机再次挑起战争。
1859年6月,英国和法国公使到达上海。6月20日,英、法、美各率一支舰队到达大沽外,拒绝清政府由西塘登陆的安排,坚持以舰队经大沽口溯白河进京,并限期撤防。
英舰队司令河伯声称:“我们将稳操胜券,那么我们就应该不惜用武力来打开白河的大门,并继续向京城挺进。”
大沽口一带防务,自1858年英、法兵舰退走后,清政府即命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负责。
1859年6月24日晚,侵略军发动进攻;25日,英法联军突然袭击大沽口炮台,经过一昼夜的激战,登陆进攻炮台的1000多英军伤亡近500人,河伯负伤。战斗中,美国舰队帮助英法联军作战和撤退。(我们也是可以胜利的!!)
8月,美国公使假装友好,与清政府互换中美《天津条约》。
1860年2月,英法联军再次派出英军1.8万人、法军7000人,船舰200余艘,来华扩大侵略战争。
4月,英法联军占领舟山;5、6月,英军占领大连,法军占领烟台,封锁渤海湾。7月,俄、美公使赶到渤海湾,再次以“调停人”为名,配合英法行动。
清政府在大沽获胜后,幻想就此与英法罢兵言和。当英法舰队逼临大沽海口时,咸丰皇帝还谕示僧格林沁、恒福“不可贪功挑衅”,“总须以抚局为要”。(本就是弱势的一方,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了,还幻想着安抚别人.....)
8月1日,英法军舰30多艘,由“俄夷引路,占据北塘”。12日,侵略军大举向新河、军粮城发动进攻。
14日,塘沽失陷;21日,联军进攻大沽北岸炮台,守台清军英勇抗击,战斗到晚上,炮台失守,所有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驻守南岸炮台的僧格林沁,在咸丰皇帝“以国家依赖之身,与丑夷拼命,太不值矣”的谕示下,于当晚将防守官兵全部撤走。大沽失陷。侵略军长驱直入,24日占领天津。(咸丰皇帝是不是英法联军派来的卧底?)
惨痛的结果
9月初,英法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9月18日,英法联军进攻张家湾,清军顽强抵抗,伤亡很大,通州陷落。21日,清军与敌军在八里桥激战,主帅僧格林沁等撤队反奔,致使全军动摇,而遭败绩。
22日,咸丰皇帝带领后妃和一批官员仓皇逃往热河,留下其弟恭亲王奕䜣负责议和。俄使向英法联军提供了有关情报及北京平面图。
10月初,侵略军占领圆明园。这座经营了150多年的园林在惨遭侵略军大肆抢掠后,又被纵火焚毁。13日,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了北京城。
英法联军扬言还要炮轰北京城,捣毁皇宫。奕䜣乞请俄国公使从中斡旋。俄使提出解决中俄边界作为他调解的先决条件,然后对奕䜣说:中国“必须立刻同意联军的一切要求(鸡飞蛋打)。”
奕䜣在英法武力逼迫和俄国恫吓挟制下,于10月24日、25日分别与英、法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的地位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的苦难更加深重了。
同时,沙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获利者,它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一系列的勘界条约,侵占了我国144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