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在《江城》的视角中感受社会变迁

2023-06-04 07:40:35  本文已影响人 

在《江城》的视角中感受社会变迁
 

1969年出生的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出身于美国高知家庭,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国家地理》、《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的长期撰稿人。《江城》是他的“中国三部曲”之一(另两部为《甲骨文》《寻路中国》),记录的是何伟1996-1998年作为“美国和平队”队员在重庆涪陵师专从教的所见所闻,在美出版后即成畅销书。此后由他当年师专的同事李雪顺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年1月出版。

知道涪陵,是因为榨菜。倘若哪天专程去涪陵看看,哪就是因为何伟和《江城》。作为“中国三部曲”的第一部,我觉得它的可读性和对比性强过《奇石》和《寻路中国》。

在我看来,《江城》不仅仅是涪陵,更似中国众多县城的缩影,而且那个年代的中国县城,大致一样的色调,我们可以在《江城》的别样叙述中,感受到这些年来的巨大变迁。

在涪陵开启的中国生活,应该是何伟精心设置的出发点。因为我们的县城,恐怕是观察中国社会最好的切入点了。洎秦汉大一统以来,“郡县治、天下安”从治理理念具化为地域现实。一座县城,对应着“天下”,包罗万象,无不俱全。在县城里,寻得到“天下事”自上而下的由表及里,以及由下而上的表里相依。

家庭背景、知识结构和见识决定了他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支撑了他别致文笔的写意。否则,非虚构性的文章很难大成的!要么过度煽情,落于假大空;要么事无巨细,归于流水账。何伟的笔下则有别样风景:在日常琐事里将文化的枘凿、事物的演化,以及对特定人和事的认知代入主题。而且,他刻意地与体制保持距离,避免诱导式的先入为主,侧重观察主流之外的事物----事实上,在我们这样大一统的国度里,市井才是最接近本真的空间。

所以,他的笔下国家大势、民宗问题、地域差异、城乡差别皆有触及。更多触笔则放在民间的烟火气上:凡人对过往苦难的记忆和埋怨,以及困境里的向上,拮据中的乐观……于是,送别时的学生、毕业学生的来信、珠三角闯荡者的讲述、普通人家的三餐一宿、对农村和农民的认知、三峡移民的忧与欢……等等这些场景的描述中,虽然都有些淡淡的忧伤,却又温情脉脉地看见不屈与坚强。这,更见国人的坚韧!

为应景《江城》,我又看了一遍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故事很普通,剧情极平淡,但看了之后,若有所思,若有所失。在三峡工程这样的大变迁中,普通人面临着生活的巨变,不知所措又无以适从,只能随波逐流。但是,再难也得找活路!电影尾声时离开奉节老家的众生无论北上或是南下,终究都存着对新生活的希望……只觉得、只可惜,技法少了些、人物少了些、节奏慢了些……这,更见了何伟对三峡两岸人与生活的洞察力。由此,他对小平逝世、香港回归、三峡建设等大事大势与普通人生活的关联所在,都能够不露声色地引入故事,自然又深刻,给了我们另一个解读的空间!而且,他讲了很多敏感的人和事,使读者都惊诧于《江城》能够出版和如此多的印数!

其实,这又是一个我们回避不了的问题:“说不得”!----自己的不好自己说是自省;自己人讲给外人听是汉Ⅹ;外人说就是嘲讽诋毁、居心叵测……或许是因为我们经历的苦难太多了,严重斫伤了整体自尊心,以前日子太差时妄自菲薄,而今日子好点又妄自尊大,要么以顺从为安身立命之本;要么以碎片化、情绪化的方式表达意见,把民粹当民主,极易被煽动。就这样在两个极端跳跃,很少处在我们追求的中间值的“中庸”状态。不用否认,至今我们骨子里仍不自信,还是没有寻到舒服的状态和合适的位置。

书中的背景是1990年代后期,那会尚处在高速发展的前夜,小县城里的我们囿于地域、囿于眼界,对新事物保持着警惕,绷着某些阴暗的、不可描述的弦----而今看来的确可笑,但再可笑也是我们一心一意真诚地参与过的时代呀!换一个角度看,这样的荒谬感和戏谑感恰恰映衬出这二十余年的巨大进步和社会变迁!

不是吗?!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读书笔记
  • 下一篇:《语言本能》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