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江城》读后感

2021-01-30 09:18:28  本文已影响人 

《江城》读后感
 

我不禁想起自己在许多场合重复过的观点:不保守,亦不激进,不随波逐流,亦不固执己见,善于辩证地吸收和消化外部的声音,永远坚持自主思考和判断。青年人的成长经历中,会面临许多新形势新问题,要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和挑战,接收纷繁复杂的信息和声音,消化多种多样的情绪,在这个并不轻松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更为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不会轻易地被定义。

总之看到这篇,有一种和作者握手的感觉。文章有些长,但值得我们花不到十分钟去品味。

以下内容为阅读途中随笔,最终拼凑删减而成,行文尚有不流畅之处,敬请见谅。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的江城(river town)写的是我的家乡,涪陵的故事。当然我也不是地地道道的涪陵人——这是另一个故事了。彼得写的故事发生在1996至1998年——他任职涪陵师专(现在叫长江师范学院)的事。他和梅尔康(亚当)来到这儿的初期就受到了涪陵师专的优待。学校给他们提供和党委书记一样的公寓,给他们一人准备了一个洗衣机,甚至于在开始的一个月多次设下宴席款待,最后甚至让彼得和梅尔康生活在“他们会不会要覆盖门球场地建网球场了”这种“提心吊胆”之中。“有朋自远方来”古已有之,但过于则让人不舒服。类似“交警用流利英语处理外籍人士交通违法行为”的新闻时而见诸报端,我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正在逐步覆盖“崇洋媚外”的残迹。

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彼得以外来者的视角描写着我的故乡。那是我还没出生前的江城故事。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追随着他的记忆尝试着连接那个时代。彼得在里面提到了他的学生写日记。他提出来的几则日记让如今的我来看也是赞叹,教育是个好东西,他能让人更清晰、更美妙的认识这个世界,那时的学生也有自己对待生活,对待世界的看法。历史如不停转动的车轮——这是最好的比喻。它不断的前行着,不随时代变化,终将被时代抛弃,这在我看来是真理。有不变的东西,是真的不会变,还是车轮没有行进到另一个阶段致使如此,这是我的疑问。

彼得在他的教书过程描述中,始终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们的受教育过程中丢不了政治。他特别提到了梅尔康教授美国文化采用的一个英文课本,名叫《英美概况》一开始我以为是他们自己准备的介绍英美的资料,想了一会儿才明白这是学校提供的教材,其中有一句:“因此,只有当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束时,这些社会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我无法想象96年时彼得和梅尔康在看到这些话语时是怎样的反应,我也无法猜测这《江城》这本书和原本英文发行的内容是否有太大出入。在一开始时作者的序中他略微提到过书在以前不能在中国发行的只言片语。以前我未曾想过政治与教育会有多么大的重合之处,如今,我思索着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生活中政治的存在意义。也更加理解他序中所说的“担心冒犯”是什么样的意味。

彼得的学生是幸运的,那时的师专是幸运的,他们能在那时接受教育是幸运的,他们可以演哈姆雷特更是幸运的。

起初的彼得不认识汉字,但他迫切的想要学习汉字,因为他想要了解涪陵这座小城——当然,不如说是,想要了解九十年代末期,那个还没有连通世界的,小小的,中国西部小县城——没有接触外界的中国的缩影。

在彼得和亚当学中文时,他又发现了中国和美国教学方式的不同。这个确实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会认同——至少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时代变了,中国在这二十年里终究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甚至于学生老师的地位在这二十多年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彼得的描述中(或许是译者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彼得相当讨厌中国的“打击式”教学,平心而论,我也很讨厌。那是那个时代学生的可怜之处,是时代的局限性。后来提倡的素质教育,又有谁是真正知其意而不是照猫画虎呢?当初贫弱的中国,在这几十年来的时光中,发展如此之快,如今回过头去凝望,能把九年义务教育、应试教育批判得一无是处吗?特别还是在中国西部不靠“灌水”式的教育,芸芸大众又能通过别的什么方式看世界呢?

三峡大坝篇那些对中国政府的计划的看法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进入21世纪的中国前20年是中国腾飞的20年,总要舍弃一些东西才会得到一些东西,欧美所谓的第一世界国家是永远不会明白中国人对于自我牺牲的那股劲儿的。

彼得不理解当年的涪陵人为什么对三峡大坝这样一个国际上都讨论得如此热闹的事表现得漠不关心,当时的人,包括现在的人,大家对于政府决定更多都是选择信任和执行。而不是像欧美的一些“民主人士”,打着民族自由的旗帜瞎参合,发表离谱言论,比如英国脱欧,美国疫情,不过尚值得商榷的是:对于公共事务的彻底疏离这一点确实不好,姜文的《鬼子来了》想说清的也是这么一个事儿。

感谢祖国的发达,感谢互联网的发展,让我得以看到社会无尽的发展,彼得写的20年前的普通民众的社会真让人起鸡皮疙瘩。中国的西部是真的没法跟北方和沿海地区比,经济,文化底蕴,政策实施,万幸时代的发展已经尽力缩小了差距。(团团:时代的发展,基于和平稳定的中国)

彼得和亚当在传播思想的自由,那时上他们课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的思想更为活泛了。但是二十年的中国光速似的发展跟二十年前差距实在太大了,我们也是幸运的,网络带给人们眼界的提升超越了以前任何时代,诱惑和陷阱也同样增多,辨别是非,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何其重要啊。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寻路中国》读后感
  • 下一篇:《孝经》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