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江城》读后感

2022-03-28 07:53:10  本文已影响人 

《江城》读后感
 


我读书参照的书单,起初多是通过豆瓣读书的榜单而来:按书籍评分由高到低,挨个看看书的简介,若是感觉可以读读看,便网上下单买回来。目前榜单上靠前的,多是些名著或耳熟能详的书目,排到第36位的是《傲慢与偏见》,第37位的便是今天要分享的《江城》。


单看介绍,《江城》算是一本非虚构文学,记录的是长江流域的一座小城涪陵的风土人情。涪,念“福”,我之前一直念“陪”。关键是本书的作者是个美国人,彼得·海斯勒。那我就很疑惑,为何评分最高的讲中国的纪实文学居然是个美国人写的?相比我们中国人自己,一个美国人理解中国的乡土,才能到第几层,能挖掘到多真多厚重?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了这本书。


彼得·海斯勒,在1996年初次来到中国,作为中美友好交流活动的一员,成为了涪陵一所师专学校的外教老师。他有写日记的习惯,《江城》便是他在中国这两年点滴生活的汇总。


那些我们中国人眼中的寻常事,被他以老外的视角一一拆解。然后我们发现,确实,原来这事儿还可以这样看,便会有种新奇的体验。但这又绝不是简单的“旁观者清”。他并不是一个冷漠的或高高在上的旁观者,而是深入参与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日常之中。很多老外笔下的中国,在中国读者看来,往往理解浅显或驴唇不对马嘴。而本书的作者不同,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被中国人自己所接受。


正是因为往往能击中国人的点,当他吐槽了一些我们难以发现的点,或者能发现却不好说出口的点,好比“瞎说啥大实话”,便会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比如作者讲他看电视节目,看到少数民族在长城上载歌载舞唱《爱我中华》,想到的竟是:“你们古代的中国修筑这道城墙,就是想把你们挡在外面啊。”真是个好段子。但是先别急着感觉受到了冒犯,因为他接着又吐槽了自己的国家:“我在美国的电视荧屏上看见印第安人跳舞的次数比这还要多得多。”


像这种吐槽和尝试理解的内容,贯穿了《江城》整本书。他的想法和观点,有的我可以完全接受,有的我却不置可否。二十年过去,书中的很多现象如今也已大不相同,而有些却一直没有改变。


我所接受的,或感同身受的,多是作者教授学生时的那些故事。


作者当老师时,“如果某个学生做错了,会把他做对了的事指出来,并把他所付出的努力表扬一番。”这就和中国的教学方式很不相同。在中国,师生关系是很严肃的关系,如果学生做错了,老师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就行。我曾经也上过外教课,便发现我的外教不管学生做的怎么样,都喜欢说一个词“well done”。终于有一次,我忍不住把我的这个困惑提给了外教:“我真的不知道我到底哪里well done,请告诉我”。


作为一名老师,他也常常有对自己的中国学生发自肺腑的赞美和欣赏。尽管这些学生很多都来自四川当地偏远贫苦的农村。


作者常常会用让学生们排演英文话剧的方式进行练习,不同的学生在其中往往展现出不同的风采。比如一个演哈姆雷特的男生,平日里便在学生中有些威信,在舞台上更是气势非凡。此后,当作者再看到这个男生,看到他那“傲然的眼神”,尽管他拥有“农民般黝黑的肤色”,但作者打心里认为,在四川乡下,那就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真正该有的样子。作者被自己学生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劲儿所感染而动容。在那一刻,我也认可作者是一名真正的老师。


书中有的内容和观点,我也不置可否。


作为一个美国人,作者势必天然带一些强势文化的优越感,这种感觉会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但好在他并不讳言因此而来的文化冲突。


比如对于环保或文化保护的话题。书中说,涪陵是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可“像中国任何一个城市一样,各朝各代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印迹,城市的目的“仅仅是容纳人口”。我个人认为,这话说的有些绝对了。我甚至觉得,是不是因为美国的历史太过短暂,才如此在意历史痕迹的保留,乃至有点忽视了今人的需求,毕竟真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他们。

但他也顶多是发个牢骚,而不像北欧环保少女那样痛心疾首的怒吼:how dare you!!对待哪怕在国内也有争议的三峡工程,作者在遗憾很多古迹会沉入江底时,偶尔也会想通:“白鹤梁题刻”的确会沉入江底,但白鹤梁原本也是破坏的艺术,以“人为”破坏的是另一种“人为”。那时的他还不知道,之后当地专门建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今人可以下到江底参观。中国人有时不是不懂文物保护,只是今人想过得更好点罢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书中作者的一些遭遇现如今已大不相同,比如我们大多数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


作者在涪陵的两年间,做为外国面孔,一上街便是众人关注的焦点,最初比较困扰,后来也便习惯了。以前的中国人很少见到外国人,所以对待外国人总是特别好奇。我上小学是在90年代中前期,我清楚记得那时候背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有一条,专门教该如何面对外国人:“不围观、不尾随、不卑不亢……”。那时的我,感觉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中国挺不容易的,要承担被一群小孩子当奇珍异兽骚扰的风险。后来的新版已经没有这一条了,因为显然已不合时宜。


作者曾经还在假期去陕西旅游,结果就在住旅店的时候被警察夜间突击查房,想是被当成了可疑分子。那时的外国人,尤其是在官方那有截然相反的两面,一面是要尽量满足其要求的外宾,一面是可能带来危险思想的危险人物。如今的国人见得多了,对待老外也多能变得“不卑不亢”了。


可也有些东西,一直没有改变。


比如有一次,作者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改编英格兰侠盗罗宾汉的故事,要把他安排到当代中国的背景下。不少学生写的故事里,罗宾汉虽然做的依旧是劫富济贫的仗义之事,但最后“总会被捕入狱”,甚至掉脑袋,有的还让他在狱中接受改造重新做人,出来成为一名侦探...... 这不禁让我想到咱国家的一些电影,主人公在影片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可以随意发挥,但只要是违法了,最终还是要接受制裁的,哪怕结局转的多么多么生硬也要接受制裁。前阵子著名影片《搏击俱乐部》引入到国内,也难免结局强行被改,极标准的加一段字幕:某某最后投案自首云云... 这事儿传到外网,引得国外网友一顿嘲弄,搞得后来又不得不改回去了。


书中的一次学校文艺汇演,作者与另一名外教和学生们一起编排了另一部话剧《堂·吉诃德》。剧本被学生们改编得很有创意,很欢乐,也挺闹腾,观众看得特别开心。但这种敢去释放天性的剧,却没有在比赛中最终“过审”。和我们平日里网上发言一样,也不知道怎么就触发了他人敏感的神经。我想,“敏感”这事儿美国应当也有,每个国家或文化都有,只是我们的点是不是过多了?作者直言:“在中国,讽刺与娱乐这两样都是具有风险的东西。”“别的我都可以忍受,但我不能忍受幽默感的丧失。”别的事情上,我可以说作者的姿态有问题,但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作者。如今,仍有不少人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揣度别人“是何居心?!” 可Why so serious?有时也不怪国外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就是不苟言笑。不知怎的,我竟联想到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优秀作品“笑吧,皮奥莱维奇”。


最后,尽管阅读过程中有各种不同的体验,待读完全本,看到作者最终乘船离开这座江边小城,与岸上送行的学生们不舍的告别,我还是颇受触动。这份真挚而绵延悠长的,是不管美国人中国人都能共通的情感。便随手给了此书五星好评。


豆瓣的这个榜单上紧随《江城》,位列第38名的书,竟也是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这两本书与他写的另一本《甲骨文》,被称为彼得·海斯勒的“中国三部曲”。然而最后这一本由于种种可猜到的原因,并未能在国内出版。只是,看过了《江城》,我觉得能让它出版,已然是进步了。最接再厉吧。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 下一篇:《我与地坛》读后感与我的忏悔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