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后,1080年,苏轼人生中第一次被贬谪到黄州,时年四十五岁。
在黄州四年多,迫于生计,开荒种田(也因此有了“东坡”和东坡居士一说)。为了保持身心健康,他修道养气、参悟佛理,也花了很多精力“著书以自见”,主要是注释经典,如《周易》、《尚书》、《论语》。
这期间,文学创作上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时期最著名的作品,当属“三咏赤壁”,即《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
从文学创作角度,元丰五年(1082)对于苏东坡来说是丰收的一年,除了两篇《赤壁赋》外,此年正月二十与友人出郊寻春,写出了“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的名句;三月初寒食节,他自书寒食诗二首,成为流传千古的书法名帖《黄州寒食诗帖》;过了几天,三月七日,他又因为出游黄州城外,淋了一场雨,而写出了几乎家喻户晓的名作《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愧是苏轼,众多人心中北宋才学第一人。风雨和晴,过去了,就清零了,不在心上留下一点负担和痕迹。想起木心的一段话: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伤流过,导管只是导管。疯子是导管的淤塞和爆裂。
历史上厉害的人物,共同点就是心大装得下、导管滑溜流得走,所以才有能力【海纳百川】。流动是关键。
1084年,苏轼离开贬地黄州,奉旨改为汝州“安置”,汝州闲居,是皇帝重新启用他的一个标准动作。
他先去筠州看望弟弟苏辙,再去庐山访禅。作诗几首,最有名的是: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其实还有别的绝句,比如: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这两首绝句,放在一起理解:我第一次来庐山访友参禅,第一次见庐山,也没觉得多么亲近或者喜爱,也许因为空间上离得太近,反而看不准全貌的雄伟壮丽,也可能因为不够熟悉、等时间长了、成为多次探访的“老朋友”,才能和这庐山亲近起来,才能看见它的真实、完整与美好。
苏轼的这种思考方式,我们现代人也可以照搬、用来处理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比如,新认识了一个朋友,不知道是否值得深交,不着急,用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来一量,交给时间的来日方长、交给空间上的距离上的全方位接触嘛。
不管是什么际遇,不管是遇上什么事儿什么人,交给时间和空间,不着急妄论【真面目】,慢慢来。
就像塞翁失马、就像意外之喜、就像飞来的“横祸”,就像那么多不如意料的、不是你渴求的、让你挣扎痛苦的……
是悲是喜是好是坏,远没到盖棺论定的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