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百岁人生》读后感

2021-08-17 08:19:30  本文已影响人 

《百岁人生》读后感

最近又重温了这本严肃而活泼的原创著作——《百岁人生》,在讨论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年龄转型方面,远远超过我们现有的单一维度和视角。它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与现在迥异、令人兴奋和极具挑战的新世界。

从根本上说,这是一本关于“你”以及你可以如何规划人生的书。你会有更多的选择,也会经历很多变化。

这本书是由两位作家共同完成的,一位是经济学家,一位是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理性的选择和动态的规划。

我们的寿命将比任何历史时期的人类寿命都长得多,也会比我们的父辈们长,比我们当前经验和制度安排所假设的寿命更长。我们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又将比我们更长寿。

在过去200年中,预期寿命一直稳步上升,自1840年以来,预期寿命每年增长3个月,也就是每10年增加2~3年。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这意味着,2007年出生的孩子有50%的概率活到104岁;1997年出生的孩子有50%的概率活到101~102岁;1987年出生的人是98~100岁;1977年出生的人是95~98岁;1967年出生的人可能活到92~96岁;1957年出生的人可能活到89~94岁,以此类推。

以上数据来自较为富裕的发达国家,但它正在成为一个全球现象,中国终将步入发达国家行列,同样受益于预期寿命的增长,这一点毋庸置疑。

50%的概率是什么?就是有一半的人会活到这个岁数。这背后的因素有很多:健康状况改善,营养更充足,医疗更优质,技术更先进,卫生条件更好以及收入更高。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婴儿死亡率下降,公共卫生改进,营养标准提高

二是中老年慢性疾病问题(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改善,前期诊断、更好的治疗和干预,以及更好的公共健康教育。

三是老年疾病问题的解决,医疗技术进步等

那么,你会更健康地老去吗?

书上给出的答案是:经常运动、不吸烟和控制体重的人,病态年限一般会大幅延迟。除此之外,还与公共卫生、生活习惯、教育等有关。

真正让长寿成为礼物而非诅咒,健康寿命延长才是最重要的,这关乎衰老后还能保持正常的生活功能。

可是,我们还是不可避免地担心,自己会在某种痴呆症中度过最后的人生岁月。事实也的确如此,在富裕国家,痴呆症正在成为衰老的主要风险:60岁的老人患痴呆症的比例为1%,75岁的老人为7%,85岁的老人中有30%患痴呆症。随着年龄增长,患痴呆症的风险会越来越高。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女性50岁,男性60岁,这是基于上世纪50年代的人均寿命制定的,如果今天的人均寿命已经大大延长,更晚退休将成必然趋势。

退休后的生活品质与养老金息息相关,虽然在长寿人生中,钱不是最重要的,但没有钱或钱太少也万万行不通,金钱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提前面对的。

寿命越长,需要的钱就越多,这意味着要么存更多的钱,要么工作更长时间。这是不可逃避的逻辑,你愿意作何选择呢?

我们父母那一代,经历了三阶段人生,即教育、 工作、退休,这本书中提到了多阶段人生,对于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下一代,也许不再局限于父母那一代的三阶段人生了,灵活性及选择面会更加广阔。

这里我想谈谈我们这一辈人所面临的挑战。

我们都非常想知道,我们要工作多久,应该存多少钱,才能应对退休后的长寿生活呢?

首先需要思考几个问题:你的目标养老金、你的储蓄收益、你的收入增长率和你的理想退休年龄。

我先谈谈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01
我的目标养老金

这里只谈满足日常生活开支的养老金,其他支出,比如:旅游、医疗、康养、学习新知等不在此范围,毕竟人生规划因人而异。

我认为需要每月1 万元用于日常生活,考虑到未来钱的购买力会有所下降,又希望退休后的生活品质不打折,所以这1 万元算是保守估计的。

02
我的储蓄收益率

这与我的长期投资回报率有关,风险偏好是其中一个变数。

我把家庭资产分为三个部分,从而计算综合收益率:

1、无风险金融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包括国债、银行大额存单、理财型保险),当下为年化3,5%左右;

2、风险溢价,即从风险资产中赚到的钱(包括:基金、股票、房产等),与每个人的投资能力和经验有关,我的目标是年化15%左右;

3、无风险资产与风险资产的组合,实现年化10%左右。

这只是一种假设,我非常清楚,以上除了无风险投资回报率是确定能够实现的,其它任何投资收益率都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即便一个人投资能力很强,拉长时间跨度,他(她)也不能保证10年、20年甚至30年后,也能一直赚钱,中途的亏损部分,是要拿来算总账的。

03
我的收入增长率

随着年龄增长,工资收入也会增长,会获得职位晋升,并承担更大的责任。但收入增长显然不是稳定不变的,经济衰退时,收入甚至会下降,或者工作技能没有更新迭代,收入也会下降。亦或随着年龄增长,职业竞争力下降,收入也会下降。

所以,我必须面对收入有可能下降的事实,在退休前打造好被动收入,做好养老金储备。

04
我的理想退休年龄

如果按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应该是50岁,但我对退休的理解不完全取决于年龄,还与身体状况和被动收入有关。

50岁以后,如果退休金较以前的工资收入大幅下降,无法满足退休前的生活品质,我只能选择继续工作,退而不休;

如果退休金+自己的养老储蓄完全覆盖品质生活开支,我可以随时选择退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是学习一门新技能,周游世界,或者开启新的事业。

所以,退休早晚跟什么有关,其实是和钱有关。

按照国际惯例,我们的养老金由三部分构成:国家养老金、企业养老金和自己的私人储蓄。

国家养老金,也就是社保,之前有一篇文章专门谈到过(退休后,你每个月能领多少钱?一文搞懂),这里不作过多赘述。

显而易见,上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已经告诉我们:人均寿命延长,出生率却越来越低,当出生率下降时,潜在劳动力会比即将退休的人要少。

简单理解就是交社保人变少,领社保的人变多。如果社保账户出现赤字,只能消耗公共财政来维持养老金的支出,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会放开生育,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大家生孩子。

延迟退休也是缓解养老金支出压力的方式,这一制度的正式落地稍显缓慢,但一定会兑现。

鼓励生育和延迟退休都是缓解国家养老金支付压力的政策措施,至于效果如何,只有交给时间。

在中国,企业养老金(常说的企业年金)是稀缺资源,除了某些大型国有企业有这一福利,其余大部分人这一生都享受不到。

现在,养老储蓄的负担正在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了个人,这种潜在压力是全球性的。

自己的储蓄养老,我做了一张对比表,对常见的几种养老金储备方式进行了优劣势分析,希望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让长寿人生成为一份充满活力、创意和乐趣的礼物,财务问题固然重要,家庭、友谊、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同样重要。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穷查理宝典》读后感
  • 下一篇:《疯狂的简洁》读后感:简洁式创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