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十讲》读书笔记——贤良进卷读后感
提到苏轼,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豪放词,苏轼开启了一代豪放词的先河,将宋词从那种描写勾栏瓦舍的风月之流带到了与诗歌可以表情达意,咏物言志同样的高度。但是苏轼不仅有诗赋之才,文章策论写得也很好。
“贤良进卷”是说苏轼在参加制科考试写的二十五篇策和二十五篇论。其中有一篇《贾谊论》,我们下面截取一段来看一看苏轼的人生态度,会很自然地看出来,他身处逆境,冷静乐观的基调其实在他人生的早期就已经基本确定了。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在苏轼的眼里,贾谊的“怀才不遇“在很大程度上是贾谊不善处穷,他认为贾谊应该和周勃、灌婴那些老臣搞好关系,假以时日,自己的才华肯定可以显现出来。一个有惊世之才的人怎么能因为经受不住政治打压,就郁闷而死呢。
苏轼不仅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入仕以后,就积极和老臣韩琦、司马光、欧阳修搞好关系,几乎获得整整一代前辈的赏识。但很可惜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仁宗的去世,新的政治核心团体形成,苏轼“优游浸渍“结交的关系,并没有对他的仕途带来好运,甚至给他人生的颠沛埋下了伏笔。
所以按照王安石不屑结交权贵的性格,他是很看不起苏轼的。苏轼也因为新旧党争一贬再贬。因为“乌台诗案“的缘故,苏轼在经历了险些付出生命的牢狱之灾后,被贬到了黄州。
在这里,苏轼留下了这样一首词《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一个刚刚遭受生死的人,在看到逆流的溪水,一般人的心情都不会很好,毕竟正常的自然规律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但苏轼不一样,即便身处逆境,看到逆流的他不仅没有为他的遭遇感到悲戚,反而是觉得既然流水都能西行,谁又能说人生不能重来呢。我也是real佩服他的脑回路了,反正老子就是要开心,管你东西南北流。
黄州不是终点,甚至是苏轼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众所周知,苏轼除了是一个文学家,还是一枚妥妥的吃货。在被贬到惠州时,写下了耳熟能详的《食荔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这首诗很快就传到了当局新党人士耳中,把他们气得要死,这下直接就把苏轼干到了儋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海南在宋朝就是蛮荒中的蛮荒。但是在这样困苦的境地里,苏轼仍旧在给儿子的书信中夸赞生蚝的美味。
“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不管是策论也好,诗文书信也罢,都可以看出,善处逆境,是苏轼非常大的长处。于我而言,像子瞻这样有惊世才华的人在面对诸多磨难都可以安之若素,那么像我这种平平无奇的人又有什么资格沉湎于天不够蓝,海不够阔这些平凡的世俗烦恼呢。所以,要快乐啊,快乐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