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
---我们要背叛多少曾经,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只是觉得这本书的名字不错,读起来勇敢、坚定,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便想着一定要去读读这本书。但这个想法一直耽搁到现在,最近忙里偷闲,突然就想去仔细读一下,读完这本书,深受震撼且在某种程度上感同身受。
塔拉韦斯特弗美国作家、历史学家。相比她的人生经历,这种介绍无疑过于简单,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在家自学考上杨百翰大学,并且成为剑桥的博士,《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是她的个人自传和回忆录,自我重塑是伴随塔拉的一个重要课题。
原生家庭
人们共同或者独自做出的那些决定,聚合起来制造了每一桩单独事件。沙粒不可计数,叠压成沉积物,然后成为岩石。
塔拉出生在一个美国爱达荷州山区的一个几乎病态的家庭里,家中有7个孩子,母亲是一位草药师兼助产士,父亲是一个狂热的摩门教教徒,性格偏执,且在这个家庭里占有绝对的主导权,坚信学校是个给普通人洗脑的地方,一切要听从上帝的安排,送子女上学就是把他们交给恶魔。除了学校,他还不相信政府的任何机构,包括医院。就这样,一家7个孩子没有出生证明,也从未去过学校。从小就在父亲的废料场里帮忙,与世隔绝。家人生病受伤出车祸,甚至哥哥卢克裤腿被汽油点燃,也只是用母亲调制的草药救治,疼痛要坚持,要自己忍受,一切疼痛都是上帝的安排,用来保持清醒。十六岁之前塔拉面对的只有痛苦、辱骂、哥哥肖恩心理扭曲后的侮辱跟欺负,姐姐的懦弱跟顺从,终于她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挣扎中,最终决定跟原生家庭割裂开来。
意识觉醒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塔拉一开始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人生有什么不好,在面对父亲的专制和哥哥的暴力时,曾多次尝试逃避,比如躲进地下室。然而,这种逃避并没有带来解脱,反而让她陷入了更加疯狂的折磨。塔拉觉得只有离开才是正确的选择,但事实上她一开始并没有下定决心,因为在长期的压迫下,她内心觉得这是一种对家人的背叛,在她看来大哥泰勒的离开,是对原生家庭的一种反抗,哥哥要面对的是一片虚空和更多的未知世界。直到5年后塔拉被哥哥肖恩头按在马桶上欺负时,被回来的泰勒撞见制止。泰勒直接和塔拉说:“你必须离开这里,去上大学。”
援助之手
即便是黄金,在某些光线下也会显得晦暗,但是那只是错觉,金子一直是金子。
真正影响塔拉的是她的哥哥泰勒。当塔拉对上大学迷茫时,泰勒告诉他怎么准备入学考试,和她讲解数学公式。她通过在地下室自学,顺利考上杨百翰大学。但是一种羞耻感曾长期伴随找她,而这种羞耻感来源于她的父母,正如她在书中写到“一个将我朝吱嘎作响的大剪刀刃推去,而不是将我拉走远离它们的父亲”;在我受哥哥折磨而躺在地上时,“母亲就在隔壁房间闭目塞听,那一刻完全没有选择去尽一个母亲的责任”。而这个层面上的认知,则源于塔拉进去大学后掀开了人生新的篇章。
相信我们普通人在生命中能够遇到真心帮助你的人,不要求太多,一两个就足够。当你在成长中迷茫时,为你指点迷津可谓人生幸事。
教育的意义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全新的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通过接受大学教育,塔拉逐渐开始推翻之前的认知,去接受现实世界,她的自我重塑之路可以说是一场漫长的自我救赎和重塑。她曾活在愚昧无知的环境里,暴力的规训下,她主动寻求教育让自己逐步走向光明,发现真正的自己。现在的社会充满浮躁跟功利,教育的作用时间可能会很漫长,它的滞后性可能会让很多人在这条路上选择放弃,但多年后,教育的子弹必然会正中现实的眉心。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曾说过,教育必须被视为一种对经验的不断重建。我们如果注定是飞鸟,就要飞往自己的山,去寻找自己不被定义的山峰。也许在成为自己的路上,有太多困难需要我们独自去面对,去挣脱,但慢慢的你会发现,在逆境中教育才是你的避免所。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800字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800字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000字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000字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000字
-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读后感1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