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想的是如果我要教学这篇小说,课间可以设计哪些教学活动呢?
首先为了了解故事的梗概以及本文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的好处,我可以让学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分别以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的身份来讲述这个故事,然后和文中的叙述视角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上帝的视角可以自由地切换描写的对象,可以设置鲍勃这个明线与吉米这条暗线,而且双方身份都可以暂时不交代,这样结尾就会给人一种出乎意料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这样一波三折的叙述才更吸引人。而第一人称无论是以警察或者通缉犯的身份来讲述,好处可能是能更真实的呈现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但是却不得不在开篇就交代自己的身份,这样即便另外一个人的身份不知道,故事还是缺少了很多悬念与波折。
其次为了把握人物形象以及赏析文本的语言,我可以聚焦人物的语言描写,从人物的语言描写中窥见人物的特点。主要的活动可以演读,聚焦关键词品析。如在鲍勃的心目中,吉米是一个怎样的人?聚焦鲍勃语言中的“吉米是一个能吃苦的人”到文中寻找佐证,如“风雨之夜,他正挨家挨户地查看着”“又开始继续巡逻,对每个门都仔细检查了一番”等等。再聚焦“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忠诚、最可靠的家伙”,讨论你觉得吉米忠诚可靠吗?引导学生理解吉米忠诚的是法律,对所有的百姓来说他这样的警察是可靠的。用原文的话来说,他“像极了一尊和平守护神”。他不徇私枉法,维护的是法律的尊严。对于朋友鲍勃,他无法亲自下手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对于鲍勃则要通过其语言与行为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形象地复杂性,他能够冒着被发现的危险远赴这场约会,可见他的信守诺言、重视友情的一面;从他看到警察向他走来,便迫不及待的说明自己在等朋友也可见他也不是老江湖,遇到警察会紧张;从他“在西部每天都像刀架在脖子上一样,惶惶不可终日”可见他为了发财不择手段,纵然犯法胆大妄为的一面;从他以为遇到朋友“因为成功而变得有些自高自大起来”可见他小人得志、显摆自得的样子------
最后为了分析本文的主旨以及结尾的特色,我可以聚焦本文的结尾,课前可以发给学生没有呈现结尾的文本,让学生续写这张纸条上的内容,在最后这个环节将学生续写的内容呈现,让学生解释这样创作结尾的理由,然后和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原文的妙处,除了情节上解开谜底,让人意外之外,还可以抓住这封信中的“我无法亲自下手”来分析。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聚焦前面的鲍勃吉米见面时鲍勃说的一些话,想象吉米听了这些话心里会怎么想,为人物补白心理活动。然后再回到这个结尾的“我无法亲自下手”,这样吉米的内心的挣扎就有了着落,可见他也非常重视这份友情,但在友情和法律面前,他只能选择这么做,不得已让别人来抓老朋友,既能够维护法律的尊严,也给了老朋友以颜面,表现了吉米的正直与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