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后感1000字

《故乡》读后感1700字

2022-10-10 08:16:55  本文已影响人 

《故乡》读后感

《故乡》是一篇由文学家鲁迅写的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月,最初发表于《新青年》。小说以“我”的一次回乡之旅为主要内容,通过描绘故乡环境、闰土与杨二嫂的变化,来反映中国农村经济日益破败、中国农民日益贫困的现实,从而批判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精神“故乡”的失落

*王富仁

三个“故乡”:

回忆中的(过去时的);现实中的(现在时的);理想中的(未来时的)。

故乡

特征

感触

回忆中的故乡

【带有神异色彩的美的故乡】

1.五彩缤纷的世界;

2.寂静又富有动感的世界——静谧的大自然下,却有着活泼的生命(少年闰土);

3.辽阔而又鲜活的世界。(通过两颗童真的心的自然融合展开)

“回忆中的故乡”是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少年的“我”的美好心灵的反映,是少年的“我”与少年闰土和谐心灵关系的产物,但是这种心灵状态不是固定的,这种心灵关系也是无法维持久远的,社会生活使人的心灵变得更加沉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当成年的“我”重新回到“别了二十年余年的故乡”时,这个回忆中的故乡就一去不复返了,在这时,他看到的是一个由成年人构成的现实的故乡。

现实中的故乡

【它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下精神分离,丧失生命活力,丧失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幸福的情感关系的故乡;有三种不同的人及三种不同的精神关系构成的。】

1.“豆腐西施”杨二嫂。(就她本人悲惨命运的悲惨,她是可怜的;就对别人的态度,她是可气的、可恨的。她的可笑在于长期的自私狭隘使她已经失去了对自我的正常感觉。她把虚情假意当作情感表现,把小偷小摸当作自己的聪明才智。她是属于世俗社会所谓的能说会道、手脚麻利、干净利索、不笨不傻的女人。但在正常人眼里,她的这些行为是骗不了人的,所以人们又感到她的言行的可笑,人们无法尊重她、爱戴她,甚至也无法真正地帮助她,她是一个令人看不起的人。)——她体现的是“我”说的“辛苦恣睢而生活的人的特征。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种辛苦也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

2.成年闰土。(少年闰土是一个富于生命力和表现力的少年,成年闰土却成为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故乡》让我们看到,只有少年闰土和少年的“我”的关系才是最符合人性的,后来这种封建礼法关系不是人的本性就具有的,而是在社会的压力下形成的,是一种扭曲了的人性。)——成年的闰土体现的是“我”所说的“辛苦麻木而生活”的那一类人的特征。这些人是善良、讲道德、守规矩的人,但传统的道德是压抑人的生命力的,他们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丧失了生命的活力,精神变得麻木了。

3.成年的“我”。(因为“我”“不阔”,所以杨二嫂就不再惧怕“我”,“我”也成为她可以随时掠夺、偷窃的对象,“我”同情杨二嫂的人生命运,但杨二嫂却不会同情“我”,所以“我们”之间无法建立起精神联系。而闰土是“我”内心中想亲近的人,虽然闰土也是如此,但是却受封建礼法关系的影响,闰土按照传统官僚地主知识分子的方式对待“我”,使得“我们”再也无法进行正常的精神交流。“我”在精神上是孤独的,“我”寻求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在现在的“故乡”是找不到的。)

理想中的故乡

一个人的真正理想是在自己不同生活感受的差异中产生出来的,是对现实生活状况和社会状况的不满中产生出来的。(“我”希望现实中的故乡也向回忆中的故乡那么美好,希望现实的故乡中的故乡人也想回忆中的故乡中的少年闰土那么生气盎然、朝气蓬勃,像少年时“我”和“闰土”那样亲切友好。)

“故乡”与“祖国”的同构

“真正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是有对自身的超越力量的,也就是说,它写了一些人、一些事,但表现的却不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事,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发光体,但这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确实无限广大的。”

【其实就是说,真正好的作品,不仅仅是作品本身好,我们也可以从这个作品中寻找到更多的意义,这一个作品代表一类作品,具有代表性、引人深思。】

故乡的范围是可大可小的(在杭州,绍兴就是鲁迅的故乡;在北京,浙江就是鲁迅的故乡;在日本,中国就是鲁迅的故乡。)这时,“故乡”和“祖国”就成了同一概念,即《故乡》具体写的是“故乡”,但它表现的却是鲁迅对“祖国”的感受和希望。

【其实这种体会自己也有,如今身在重庆,四川就是我挂念的地方。】

精神中的“故乡”失落了,物质“祖国”仍然存在着,但在这个“祖国”中却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归宿。这时的故乡由两种人构成:

1.像杨二嫂一样只有物质欲望的中国人。

2.像成年闰土一样的“老实人”,也是被中国传统宗法伦道德严重束缚的人。


悠长的忧郁、悠长的美

《故乡》中,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联系。

“悠长”是《故乡》这篇小说谋篇布局的特点。小说中的描写都表现出了一种不急不躁的作风和特点,作者不急于进入现实见闻的描写,不是一步就跨入小说的中心。离开故乡的描写同回故乡的描写有着相同的特点,作者没有急着结束这篇小说,而是比较详尽地记述了离开故乡时的情景和心情。

“忧郁的美感”还表现在语言特色上,小说开头和结尾的语言带有明显的抒情性,它们把中间的小说叙事置于一个封闭的抒情语言的框架中,为其中的叙事谱上忧郁的曲调。小说中唯一欢快的语调出现在对儿时回忆的描写中,但接着就被对故乡现实描写的低沉空气驱散了,剩下的只是一种忧郁和感伤。

返回读后感1000字列表
  • 上一篇:《读画的时间》读后感1300字
  • 下一篇:《小草呢喃》读后感1200字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