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老舍《人间这出戏》读后感

2024-07-27 08:45:14  本文已影响人 

老舍《人间这出戏》读后感

前几天看了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人生》,其中有一篇关于老舍先生的悼文,印象深刻,当书架上看到老舍的这本书,决定借回来读一读。

《人间这出戏》

·作者:老舍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11月

·字数:174千字

老舍——读过书的人都应该知道他的名字,但是真正记住读过他的什么文章记不得了,只知道他的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和《茶馆》。《骆驼祥子》没读过,看过话剧《茶馆》。于是带着敬意想读一读老舍笔下的散文,欣赏一下他眼中的美景,体会一下他那个时代的生活,也了解一下老舍这个人。

幽 默

老舍先生的文字特别幽默。几乎每篇都能找到几句俏皮的话,读得非常有趣。

《在乡下》文中写道:在乡下不能看戏,但可以在乡间的大黄角树下,随意唱,随意喊,除了多管闲事的狗向你叫几声,但不会有人来叫“倒好”的。

老舍先生说不喜欢木刻,木刻好像黑煤球上放着几个白元宵。我停下来,想象了一下这个画面,实在可乐。

说到戒烟,老舍先生说,虽然戒烟有各种不舒服,“但是,尽管你小子(指烟)给我各样的毒刑,老子要挺一挺给你看看”。

谈到读书。有人给老舍先生推荐了一本《相对论原理》,说这本书里藏着打开宇宙秘密的钥匙。可是他看不进去,觉得这本书总瞪着他看,最后他跟书“相对”了两个点钟。他说“书不老老实实的当书,瞪人干吗呢?我不能受这个气!”书不合他的意,就练习跳远,跳过几页去读,“书要是不服气的话,来跳我呀!”这个“跳”字——用得很调皮。原来你是这样的老舍先生!
自 嘲

老舍先生经常自嘲,读得忍俊不禁。在散文《写字》中,老舍先生说,一个中国人不会写笔好字,必定觉得不是味儿。但写一笔漂亮的字不容易,功夫、天才都得有。这两样他都有,可就是没人求他写字,真叫人起急。他形容自己写的字,“一笔不苟,横平竖直;挂起来看吧,一串倭瓜,没劲!不是这个大那个小,就是歪着一个……个个字像傻蛋,怎么耍俏怎么不行。”

看画展。老舍先生很谦虚地说,他对图画半点不懂,但有画展必须去看,表示他的腿并不外行,能走到会场里去。腿并不外行,可还行?

胡思乱想

用“胡思乱想”形容老舍先生的一些想法,可能欠妥,但确实有意思,反正我没有过这样的想法,你来听听。

老舍先生在《落花生》的文中写道:不知道为什么瓜子比花生名气大,瓜子有什么吃头。“它夹你的舌头,塞你的牙,激起你的怒气——因为一咬就碎,就是没碎也不过是小小一片,不解饿,还劳民伤财。而落花生,大大方方,细腰,曲线美。拔开看,一胎儿两个或者三个粉红的胖小子,脱去粉红的衫儿,象牙色的豆瓣一对对抱着,上边儿还结着吻。那个光滑,那个水灵,那个香喷喷……”读完这段关于花生的描述,真想马上能吃上几颗花生解解馋。无论是煮的,炒的,还是炸的,我都喜欢吃。

老舍先生还想不通,为什么把不分黑白的汉奸与小人叫作“走狗”,而不叫“走猫”呢?狗忠诚、义气、安贫、勇敢、不嫌主人穷。而猫好吃懒做,有肉即来,无食即去。难道是因为狗的脾气好,不像猫那样傲慢?哈哈,有意思。

理想家庭

在《我的理想家庭》的散文中,老舍先生谈到理想的院子,院子必须大,有一块长方形的土地,能打太极拳,其他种花草,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有一两盆金鱼,小树悬着小笼,二三绿蝈蝈随意鸣着……

要有七间小平房:一间客厅,古玩字画不必要,要一二小桌,几张舒服宽松的椅子。一间书房,很多书籍,都是爱读的,一张书桌,桌面是中国漆的,放上热茶杯不至烫成个圆白印儿。文具不讲究,都是好用的。两间卧室,独据一间,没有臭虫,有一张极大极软的床,这个床,横睡直睡都可以,不论怎睡都一躺下就舒服合适,好像棉花堆里,一点也不硬碰骨头……

读到这里,开始畅想我的理想小院,猫咪屋顶晒太阳,院里有一块自留地,种些常吃的蔬菜,还有几棵树,杏树、杮子树、梨树,春有杏花开,秋有柿子挂枝头,冬有白雪铺满地……想想就很美好。

关于读书

老舍先生谈了他的读书习惯。第一,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读什么,遇着什么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他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能叫书管着他。第二,读的书,记不住。他幽默地写道,“书要都叫我记住,还要书干吗?书应该记住自己。”第三,读完一本书,没有批评,爱与不爱只在心里,有什么心得自己知道,这是一种享受。第四,读书要求一点——印象甚佳,“印象甚佳”有时候只是书的一段,因为这一段对书有了好感。

“印象甚佳”——对借书的我来说,非常相似,每当去借书的时候,先看书的面相,再随意读上几页,感觉好,就带回去。

以上文字是出自文章《读书》,1934年发表的。而在1960年,老舍先生又发表了一篇《谈读书》的文章,有了不同的看法。

老舍先生说,之前读过的书,十之八九不记得,阅读的马马虎虎,随看随忘,叫他吃了亏。应该矫正。他提出了几个矫正方法。
第一,随读随作笔记。不仅有助于记忆,还要看看有何心得,做了笔记的,印象就深。

第二,读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于这些作品研究、评论等来读,也应该读一读关于作家的传记。因为孤立地读一本作品,多半是凭个人喜好去评判,事实上未必正确。读别人的评论,不是人云亦云,而是你会重新想一想,这么一想大有好处。至少不完全凭感情去判断,减少偏见。

第三,成立读书小组,约定时间,交换意见。可以各将所得,告诉别人,或同读一本书,各抒己见。工作忙,这样可以博览群书。这让我想起了综艺《灿烂的花园》里,张颂文组织大家一起读书,各选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读,感觉非常好。

虽然我们做不到成立读书小组,但是读书写笔记,我是坚持写的。读一本书时,读到好的词语、句子,会记下来;如果读到有共鸣的一段文字,会写下感触;读完一本书逼自己写一篇读后感,有时很想放弃,但坚持写完后,对书里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读书不只是享受,还要把用去了的时光有所收获,这样更好。和老舍先生的想法这样接近,更坚定了自己读书的做法——坚持写读书笔记。

结语

总之,读老舍先生的这本书,不只是读得有趣,还了解到老舍先生的另一面,率性、幽默、风趣、还很可爱。他喜欢花,院子里“养一些好种易活,且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他还有些小情趣,喜欢书桌上放一两朵鲜花。当然,他也有文人的雅趣,友人约他游湖,他更喜欢在家里煮点毛豆角,喝点莲花白,观赏院里的莲花,作两首诗。他很爱国,他说理想家庭顶好选在北平,其次是成都或青岛……反正必须是在中国,因为中国是顶文明顶平安的国家。读这样的作品,不只是快乐,还是一种享受!


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 下一篇:《四世同堂》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