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部分,我感觉十二岁的保尔是一个 “人格健康” 的男孩:他非常淘气,爱打架,但是心眼不坏;他其实很聪明,在跟神父瓦西里闹翻之前,功课是很优异的(5分,好像是最高分了)。
这部分着重写了两个典型事件:问了瓦西里神父一个问题,气得神父脸色煞白;出于报复心理,往用于复活节的面团上撒烟末。而第二件事使得瓦西里神父终于忍无可忍,上报了学校,最终导致保尔被校长开除。
我们当然需要知道这两个典型事件的象征意义,否则这小说就白读了。
——少不更事的保尔在无意之中,挑衅了“沙皇·教皇”势力的权威,戳到了他们的痛处;而这个时候,正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前夜!
假如说,在一部小说中,主人公也要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小说一开始就详细描写的保尔的这两个典型事例,算是“保尔”这个人物形象成长的起点。
磨笔,从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开始。——二月二十日记。
01
小说是生活的再现。
比如描写保尔学校生活的这部分。两个典型事例,三四页的篇幅,却足足出现了十一个人物。是啊,生活总是有人的,没有人就没有生活。
在这十一个人当中,有名有姓的是:
神父:瓦西里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保尔的同学:谢廖沙·勃鲁扎克
保尔的同学:米什卡·列夫丘科夫
校长:叶弗列姆·瓦西里耶维奇
02
小说对人物的描写,常常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比如第一个出现的人物就是瓦西里神父,他出场时的样子是这样的:
“节前到我家里补考的,都站起来!”
一个穿着法衣、脖子上挂着一只沉重的十字架的、虚胖的神父,恶狠狠地瞪着全班的同学。
首先此处的人物描写很有镜头感:严肃的、威严的、命令式的语言;神父的样子;紧张的气氛……
其次,此处的人物描写有着浓厚的感情色彩,代入感很强。比如写神父出场时的样子,沉重的十字架、虚胖、恶狠狠等词语,让读者对神父顿生憎恶之情。
03
被学校开除后,保尔就去车站食堂打工。
打工的两年中,保尔看见了善,看见了恶,也看见了种种的不平。他也由一个顽皮的男孩成长为一个有着分明的爱憎的14岁的少年。
应该说保尔初入社会这两年的经历,为保尔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01
现在开始写第三篇“磨笔”的文章了。磨笔,就是练笔,要求必须在40分钟的时间里完成一篇文章;如果时间到了还没写完,那就果断停下。
为什么如此果决?那是因为,每天要先把“磨笔”这件事给做完了,然后才能该干嘛干嘛;一天里事情那么多,留给磨笔的时间,只能控制在40分钟。
好了,还剩下34分钟50秒。重申一下“磨笔”的三条规则:
凡属于“磨笔”的文章,每次写作的时间坚决不能超过40分钟;每周不少于五篇;内容、长短不限。
今天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三》,写保尔在车站食堂打工这一段的经历。小说家写这一段经历,用了15页的篇幅,也就是从第4页写到了第19页。
02
保尔在车站食堂呆了两年。
一开始,保尔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不用再去看瓦西里神父的那张脸了,他很高兴;在这里干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他很高兴;这里的人还算和气。由于食堂里水蒸气重,他喊18岁的女工佛罗霞为“大婶”,大家都哈哈大笑。
当然,好景不长。工友之间的冲突、矛盾也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的,有的人是根本不把新来的保尔——那个黑眼睛、穿着破旧的灰衬衫和膝盖上打着补丁的蓝裤子、看起来瘦瘦小小的男孩子——看在眼里的。
不过保尔也不怕他们!
终于,保尔在他打工的第二年,食堂里的那个坏家伙,普罗霍尔,竟然因为保尔的一点小差错就去打保尔,把保尔打得几乎昏过去了。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得知后,来到车站食堂,把普罗霍尔狠狠揍了一顿,替保尔出了这口恶气。
保尔为此非常感激他的哥哥阿尔焦姆。当然,这事之后,保尔就辞工不干了。
03
好了,时间还有4分钟18秒。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写的是保尔在车站食堂打工的主要经历。
这一段经历,发生在保尔12岁到14岁之间。那么,这段经历对于保尔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且待下文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