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话剧《雷雨》读后感

2022-11-09 11:01:53  本文已影响人 

话剧《雷雨》读后感


话剧《雷雨》是一部仅看一遍,就足以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初次阅读还记得是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上,至今三四年过去了,我甚至能记得这篇《雷雨》节选文章后面的赏析题:为何周朴园会对周萍说:“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敢当一件事”,而不是“一个人要敢作敢当”?足以可见这部作品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判断一部文艺作品是否为悲剧,主要会看其结局怎么样,结局是悲痛的,那么即使前面的剧情再怎么美好,我们依然可以用“悲剧”一词为它简单二分法归类于悲剧。但《雷雨》是狭义的悲剧,它是悲剧本身。正如其他著名的悲剧一样,可以说它每一个情节点,每一个铺垫,甚至每一句台词,都是在书写着悲剧,推进着悲剧。这种狭义上的悲剧有一个鲜明的特征,我认为与平常我们判断“悲剧”的方法恰恰相反,那就是如《雷雨》这般狭义上的悲剧,删去结局不看,纵观其余部分,它依然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在《雷雨》中,自打鲁侍萍踏入周公馆的那一刻起,悲剧已经如倾覆之堤一般无可挽回了,先前所有的铺垫到这一刻起,都开始运转生效,剧情只会残酷地向前推进,三十年前周朴园埋下的恶果终于在这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彻底爆发出来。

对于《雷雨》的文本阅读,我看了大约四个小时,看完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恍惚之间,我感觉窗外也下起了雨,阴郁而寒冷。即便早已知晓剧情,今日重读依然被震撼到久久不能释怀。我不由得开始反思为何这部悲剧作品会给人以如此扣人心弦的效果,以至于几十年来,被不断的演绎、改编、欣赏。那么,我不禁要追问,这部作品到底好在哪里?

第一,无可抵御的悲剧原因。如果说,一个观众在看完一部悲剧作品后,发声感叹道:“要是这个人当初不那么做,而这样做就好了。”那么其实这个悲剧还不够彻底,因为悲剧的成因来源于个人因素的话,我们作为不同境遇中的个人,就有能力,最起码有希望为这个悲剧找到一个解决办法,为痛苦的情绪寻找到一个出口。但一旦这个悲剧的源头来自于整个社会,整个时代,那么作为个体的普罗大众是无法去抵抗的。曾经在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我认为是十分贴近的:任何个体在试图回答命运给人类设下的难题时,那么这个故事就会沦为悲剧。欣赏这类悲剧作品的我们,就如同居高临下,目睹着一只蚂蚁在没有出口的迷宫中四处碰壁一般,会心生出无限的悲悯和哀痛。有人或许会说,《雷雨》的悲剧,不就是来源于周朴园个人吗?当我们问出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为何周朴园的人物形象我们会觉得这样的典型?这时,我们就能清晰地意识到,这个周朴园是社会与时代合力之下的周朴园,远远不止这一位周朴园。在社会与时代面前,我们个体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就如同囿于困境之中的迷宫一般,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和绝望。因此《雷雨》的宏大性得以建立。

第二,它唤起了人们对于乱伦最普遍的恐惧。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描写道,人类借助现代科技明白了近亲繁殖的危害性,但早在文明开化之前的远古时期的土著人就会用图腾和立法的方式来阻止乱伦现象的发生。由此得出,对于乱伦的恐惧几乎是被牢牢地印刻在人们的潜意识中的。对于这个观点,我不能确定其真伪,但不管怎么说,祖祖代代的道德规训已经为乱伦行为圈定了红线。身处在家庭中的我们,内心深处时时刻刻潜藏着对于乱伦的恐惧与戒备,而这部作品中的周萍身上发生的双重禁断乱伦行为,无疑深深唤醒了人类那共通的,深刻的,绝对,毁灭意味的乱伦恐惧。这也就是《雷雨》真正如同一道霹雳一般,在人心中炸响的一个原因。

第三,人们在废墟中呼唤着新世界。往往在一些悲剧作品中,作者会出于同情的考虑,会在作品的结尾,安置一些象征希望的情节或者意向。一场贯穿30年,两代人,两个家族的罪孽在这场雷雨中爆发开来,摇摇欲坠的高楼在这一刻轰然倒塌,营造出一种世界末日的氛围。而新世界会在废墟后重建,这场雷雨后,也终将迎来晴天,我想这就是作者在这部给人绝望的作品中,留存的唯一希望。用比较哲学化的话语所说,即所谓的美就存在于丑恶之中,所谓的希望就存在于绝望之后,一切都在比较之中相互转化。只有真心体认剧中书写的废墟,才能更好地在现实中珍惜秩序的安宁,以及美好的存在。一部好的艺术作品,不仅仅能使人感受,更能让人产生反思,也就是精神的升华。有时候,这甚至会超越作者本身的创作意图,但并不会影响它存在这样的效果。

关于《雷雨》这部作品我就说到这儿,以上只代表我个人一些浅薄的观点,很可能存在漏洞与错误也很正常,等以后我再次阅读,说不定又会有新的体会。我在看书之前,先把《雷雨》84版的电影看了一遍,但我个人认为,剧中给我带来的震撼还是远远低于书本文字的,剧中省略了许多细节没有交代,比如在剧中四凤触碰到漏电的电线而死,如果不加入分析的话,我本以为是她慌不择路,而忘记了那里的电线。但书中写的很清楚,她明知道那里有着漏电的电线,“我知道一碰那根电线,我就可以什么都忘了。”也算是完成了自己许下的誓言了。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城南旧事》读后感
  • 下一篇:品读《活着》有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