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画》有感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王跃文老师的《国画》,不少读者在评价这本书时,都称其是官场或者职场的“教科书”,抱着学习的目的,将整本书认认真真看了一遍,确实收获颇丰。全书以朱怀镜的事业沉浮为主线,通过他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和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来展现官场和人性的复杂。
王跃文老师笔法细腻,写人物活灵活现,书中共出现了朱怀镜、梅玉琴、陈香妹、李明溪、曾俚、卜未之、皮德求等等多位人物,通过寥寥数语就可让读者感受到每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个性;写风景,画面感很强,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连对男女之事的描写也十分唯美,既真实的让人浮想联翩,又委婉含蓄不露骨。
书中虽然出现了很多人物,但作者描写最多也是书中主要人物是四位——朱怀镜、梅玉琴、李明溪、曾俚。其中,朱怀镜是主人公,梅玉琴、李明溪、曾俚是朱怀镜众多“朋友”里真正可以信任和倾诉的人。结合个人的理解,分别谈一下对四位主要人物的感受。
画家李明溪,一个沉迷于作画且心思纯粹的人。
李明溪是美术学院的老师,醉心于作画,他性格直爽不谙人情世故,朱怀镜建议他办画展并带他去见柳秘书长时,李明溪的表现如“木人一般”“不讲世俗礼数”,但好在他的画确实不错,柳秘书长也没有过多计较,并帮助他成功举办了画展。在见懂画且有文人风骨的卜未之老先生时,李明溪却又表现的很是尊敬和谦恭,他不是完全不懂世俗礼数,只是有自己的标准。
在朱坏境的点拨下,李明溪去北京与与国画大师共同创作了一幅画给自己“贴金”,在办画展时李明溪名声大噪,他与国画大师合作的画也被人出价到了28万。但自从办完画展出名后,李明溪整个人精神状态就不好了,“莫名其妙地胆怯……总是噩梦不断……精神几乎要崩溃了”。
书中,最后李明溪也的确是疯掉了,关于他疯掉的原因,笔者窃以为有两个:一是办画展带来的现实利益让他觉得自己坚守的艺术被用作金钱来衡量,他陷入了无尽的迷茫与恐慌当中;第二个是,书中有一条暗线,暗示是李明溪偷了卜未之老先生珍藏四十年的古画(那副古画是卜老先生帮人修补的,但一直没见那人来取,就替人家保存了四十年),最后卜老先生因失画而终,李明溪也因此陷入了深深地自责和挣扎中。李明溪被送到了疯人院,最后又从疯人院跑掉了,生死未卜。
可笑的是,李明溪的领导,也是学院的院长汪一洲,因嫉妒李明溪的才华加之李明溪不谙世事,竟然在李明溪刚被送去疯人院后就安排别人住进了他的宿舍,并擅自打开李明溪的门,似乎“另有所图”。
李明溪从疯人院跑掉以后也没有再出现过。全书以李明溪开始,又以李明溪结束,在书的结尾,朱怀镜的“靠山”倒台,他被贬到梅次地区,在上任途中,他看到一个人背影很像李明溪并追上前去重重拍了一下,但那人终究不是李明溪。在经历了宦海沉浮后,朱怀镜看到的也许不是消失的李明溪,而是最初的自己!
记者曾俚,一个敢于揭露真实又十分高傲的人。
曾俚是一个很有气节和骨气的新闻工作者,虽然和朱怀镜是朋友,但他对官员很不屑、痛恨官场的黑暗。书中,他多次揭露荆都官场想极力隐藏的事实,为百姓发声。但就是这样一位高傲的人,面对现实,同时碍于和朱怀镜的关系,也不得不低头。
一次,曾俚在《荆都民生报》上揭露“乌县五万农户两千万血汗付流水,三年来盼致富终成梦”,批判了乌县黄桃假种案,并暗指乌县领导在此次事件中存在敛财、坑害老百姓的腐败行为,并计划向全国性报纸投稿,以期引起更大关注。县委书记张天奇当时正在为自己的升迁进行运作,加之特色水果产业是他担任县长是主张搞的,于是找到在荆“很有熟人”的朱怀镜,希望他能出面帮忙摆平这个曾俚记者,当然,张天奇他们此时并不知道曾俚是朱怀镜的朋友、同学。最终,在朱怀镜的出面游说下,也是在曾俚半醉的状态下,曾俚无奈不得不撤稿。
还有一次,皮市长到乌县调研,乌县为了“接驾”将县里的街头流浪者都集中起来连哄带骗用车拉往几百公里外的梅次暂时藏起来,但是在途中出了车祸,车上四十六名流浪汉、两名副局长、司机全部遇难,曾俚知道后,计划将此事“捅出来”。张天奇再次找到朱怀镜,希望帮忙做曾俚的工作。当时,曾俚正在求县里给弟弟安排工作,因为此事,县里便卡着不给办。最终,曾俚面对母亲的以死相逼和朱怀镜的劝说,只能痛苦的答应“这事我不管了”。
在经历了几次挣扎后,曾俚也许是感觉到自己的力量太渺小、也许是失望了,加之处处受到报社领导的排挤,他给朱怀镜留了一封信就远走他乡了。曾俚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他嫉恶如仇,有着新闻人的道义和正义,但是面对那种体制、面对上下一气的官场,仅靠个人的力量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总经理梅玉琴,一个事业心极强又身世可怜的人。
梅玉琴是龙兴大酒店副总经理,后升任总经理。梅玉琴的母亲就是孤儿,在没有结婚的情况下又生下了她,16岁时母亲也去世了,只留下可怜的梅玉琴,勉强高中毕业后,她就顶了母亲的班,一路拼搏到龙兴大酒店的副总经理。可能是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和父爱的原因吧,一次偶然的邂逅,梅玉琴爱上了比自己大十多岁的“老男人”朱怀镜,明知对方有家庭,但她依然爱的轰轰烈烈。
由于皮市长的儿子皮杰在酒店旁边新建了天马娱乐城,导致龙兴大酒店的生意一落千丈。性格要强的梅玉琴,处处想办法提升酒店的业绩。得知皮杰计划出手天马娱乐城后,在朱怀镜的牵线下,龙兴大酒店最终买下了天马娱乐城,这也直接导致了梅玉琴悲剧的发生。在估价时,皮杰贿赂了梅玉琴的上司雷老板,或者是迫于自己上司和皮市长的压力,亦或是存在侥幸心理,梅玉琴自己也收受了皮杰的贿赂,出高价购买了天马娱乐城,造成国有资金损失。皮杰卷款逃往国外东窗事发后,牵扯出了梅玉琴,最终她也锒铛入狱。
梅玉琴是一个有执念的人,她明知朱怀镜是有妇之夫,相识时他也只是一个不得意的副处长,但梅玉琴依旧把自己交给了他,不求名分、不图地位,可能她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为什么。人有时候就是这样,无缘无故为某个人或某个物痴迷。梅玉琴也是一个勇敢的人,她与朱怀镜的爱情虽然不光彩,但她仍然义无反顾。购买天马娱乐城,朱怀镜含蓄的表达了是皮市长的意思并从中牵线,但梅玉琴自始至终也没有供出朱怀镜,自己承担了所有罪责。
朱怀镜在得意时背叛了妻子,失意时又背叛了与梅玉琴的爱情,不知他自己是否觉得值得呢?
官员朱怀镜,一个情商极高又精明圆滑的人。
朱怀镜原本是乌县的副县长,后调任市政府办公厅任副处长,但他自认为一直不得志。朱怀镜的发迹与李明溪的画有关,他先后把李明溪的画送给自己的处长、柳秘书长和皮市长,尤其是送给皮市长的那副画被估价到了28万。正是凭着“借花献佛”,李明溪改变了各级领导对自己的看法,并攀上了皮市长的高枝,仕途也变的顺利起来。
朱怀镜真正尝到权利的滋味是源于一次误伤事件。妻子表弟四毛(瞿林)找工作被龙兴大酒店的保安误伤后,朱怀镜在解决时装作自己与市领导很熟,于是派出所长宋达清、龙兴大酒店的雷老总等人先后来巴结他。在宋达清的斡旋下,龙兴大酒店赔了四毛8.5万元,但朱怀镜截留了8万元,仅给了四毛5千元,他也体会到了利用手中权利变现的感觉。
朱怀镜并不是碌碌无为之辈,他懂业务,也有着极强的协调能力,但他更深谙为官之道,正所谓“千条理万条理,送是硬道理”、“这样货那样货,钱是硬通货”。精心编制了一套《公共关系处理系统》,给处长送、给秘书长送、给市长送,甚至是秘书长瘫痪的老婆住院、市长的儿子出国,朱怀镜也要走动走动。正是他会办事、会来事,得到皮市长的信任,在皮市长的关照下,一路官运亨通。
朱怀镜不是一个廉洁的官员、也不是一个满怀正义感的官员。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网,让李明溪帮助自己作画送人,把李明溪看重的艺术当“敲门砖”;借自己和曾俚的私人关系,先后两次在帮张天奇摆平“黄桃假种案”、“转移流浪汉翻车案”,只因他觉得张天奇风光正盛,将来对自己会有帮助。
朱怀镜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面对妻子陈香妹,他习惯性撒谎,和李明溪去看球赛却谎称自己在加班。在“好运”时,他和梅玉琴发展为情人关系,并且工作以外的多数时间都是在和梅玉琴“寻欢作乐”,以工作忙为借口,很少在家陪伴妻子和孩子。在“坏运”时,也是妻子发现他的不忠后,朱怀镜又选择“回归”家庭,虽然婚姻名存实亡,但他坚决不肯和妻子离婚。
朱怀镜在没有发达时,应酬很少,妻子说他“只怕有一年没人请你吃饭了”。在发达后,他身边的“朋友”也多了起来,不是在吃请就是在请吃,整日也忙得不可开交,忙着经营自己的关系网。当靠山失势,朱怀镜自己也被调查后,他所谓的“朋友”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帮他走出困境,他编制的那套《公共关系处理系统》也显得尤为可笑和讽刺。
朱怀镜在官场中似乎很虚伪,但他对朋友李明溪、曾俚确实是真情,也确实够朋友。他也确实爱梅玉琴,他去狱中看梅玉琴时,那种悲凉,让人无奈且潸然泪下。
故事结局朱怀镜在官场失利,要到梅次地区去任职、前途未知,妻子要与他离婚,他值得信赖的朋友要么失踪了要么走了,情人也入狱,朱怀镜忙了半天,似乎什么也没有得到。你能说他失败吗?也不见得,一个毫无背景的农村孩子,40出头就到了副厅级。但他成功吗?只怕也不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