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不曾读书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1】今日出勤迟到:6:43分进入课堂
【2】早读《朱柏庐治家格言》7遍
【3】学友分享《述而第七》篇章
今日早课迟到
重复讨论昨天的内容
话题一: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①陆金金老师分享:沉醉其中,不知道肉味。
让孩子吃糖,当孩子沉浸其中,灌药,不知不觉咽下。
自己在不知不学中进入一种境界。
②子曰老师分享:刚开始疯狂读《论语》,想提升自己,教育孩子。最初是为了孩子,后来变成喜欢热爱痴迷。在自然修炼到火候时认识论语先生经过王老师指点,顿悟。不能自己一直读,需要老师领航。
子在齐闻《韶》,被《韶》击中,觉得太好了,太享受,一定要学之。
被韶乐击中,晕了,醉了,沉沧了。三月不知肉味。
③魏晓霞老师点评:一个人忘我,保持乐观放松的状态,夫子的君子之风,礼乐教化,礼乐施政,才会被《韶》乐击中。《礼记乐记》中: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也。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话题二: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①张淑静老师:
第一次读,不懂。但是喜欢。感觉上口,读时内心是舒展的。我们大多数人的现状,脸是紧绷的,牙齿是紧咬的。而夫子燕居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状态是心悦,颜悦,色悦。松弛,自然。全然享受当下。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好美好美的一种状态。柔软,放松,舒展,喜乐。
顾城的诗:风在摇着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觉得很美。
学习夫子,时刻保持松弛。去链接自然。放松时,心才是敏感的,敏感才会被击中。敏感才能体验到精微不可知的东西,才可以去拥抱美好。任何外界的东西都影响不到夫子的乐。其实人生最好的坚守,就是把常常向外追随的心收回,聆听放逐已久的心声,这样才能把握属于自己的节奏。任由前方路途泥泞,按自己的目标和节奏前行,人生才会越过越好。
夫子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三忘培境界。
全情的链接。自然而然的忘情。沉浸其中。自然就忘了。我为了学习把一日三餐改成一日两餐,气足不思食,我也为自己点赞。分享这一章,我想到《阳货十七第四章》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莞尔而笑的感觉也是和申申夭夭一样好美的词。还有《先进第十一第25章第二节》“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皙鼓瑟。都是一种和的场景。
心无旁骛的享受终身之乐,便无一日之忧,是对生命最大的赞歌。
苗凤铃老师分享:
古人的伟大。简短的八个字描述。体现夫子休闲舒适的温和之态。状态很好很美。
而我们为了生活一地鸡毛了,动不动就毛了。
而夫子的状态是看什么都顺眼。小人长戚戚,小人怨天怨地怨空气。什么都怨。其实我们的痛苦源于不知足,源于欲望太多,源于缺乏智慧。
快乐其实很简单,找一件喜欢的事,沉迷其中。
董宇辉的三种快乐境界:
吃饱穿暖是初级。
精神满足是中级。
心灵的快乐是高级。高级是因为你的付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夫子之乐:学习。交友。安贫乐道。获得精神的富足,心灵的满足。减少欲望,才能提升幸福度。君子坦荡荡和阳明的我心光明,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付出不求回报,失望一少,我们也可以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③子曰老师分享:燕居,是一种闲居的状态。一切都是幸福的。申申夭夭,透着能量。
夫子所慎齐战疾:为什么能达到这种境界。这也是述而的核心。齐:斋戒的心态,无论什么时候,都保持这种状态。是子之所慎,把真心拿出来,才能达到。知足。本身具足,不需要到外界去抓取。
任何时候,永不离大道。“述而不做,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每一章,就是受益匪浅,都值得我们深读,读论语哪怕你记住并应用一句,都是终身难忘,离道越来越近。天命之谓道。
角度不一样。朝堂和家里,夫子以一贯之的,不离道。这种中和之气,中庸之道。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夫子的密秘。他一生在仰望和追随的人是周公。
我问过王老师:您梦过夫子吗?王老师说:梦过。那一刻,我想我是找到了我的追随者,王老师是孔夫子的接力者,传承者,转化者。今世的轮回转世者。
我们只有找到真我,才能链接圣贤。
可能有些人读论语,只是想卖弄和显摆,自己的知识渊博。
其实论语的每一句都不离道。句句都可以让我们大自在,让我们发现自己,找回自己,收获幸福。
“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很多人解释错了,跟腊肉毛线关系都没有,是说:只要对自己严格要求,自我约束,自己愿意上进修身的人,我就可以点播他。这个才是最好最合适的最契合的解释。弟子有登堂有入室有关门的弟子,修为不同,关系也是不一样的,夫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
斋,战。疾。燕居也好斋。孔夫子是个讲究人,我们也该做个讲究的人。
遇见小人,要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我们更应该找一个明白世界的人,去追随。我找到王老师,王老师唠叨唠叨,教诲我们找到自己,找到心,找到幸福。让心回归心灵家园。
④王福琪老师点评:
左丘明的《季札观乐》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
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
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见舞《象箾》、《南龠》者,曰:“美哉,犹有憾!”见舞《大武》者,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濩》者,曰:“圣人之弘也,而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者,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修之!”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在齐闻韶我联想到叹为观止这一词。
吴国公子,季札到了鲁国,听了大舜的音乐之后。吴国当时落后,不是华夏文明。在鲁国听音乐,听着听着,他说别奏了,因为已经是叹为观止。当时的《诗经》都可以歌,可以舞,夫子对《诗经》的解读,很多都参考了季札对诗经赏析评价。今天学友们读论语都在生发,对真善美的赞叹。申申如也,夭夭好也,强调燕居。昨天分享,今天重复,说明大家意犹未尽。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这种状态,是夫子运健,急迫,张力的时候。夫子每每都是“叩其两端执其中”。合时宜,该紧张时紧张,不能把论语读死了,要活,要用。
论语的可贵,就是轮子,前边论论,后边论论。各种场景来回切换,各种人物特征的描写。关键是我们要悟。从场景到人物的切换,述而,乡党,庙堂,侍君……都要把握当下。
大家今天分享的话题让我想到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也是这种自然的生命松弛状态。
还有唐朝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动一静。
明朝诗人庄昶《僧一庵》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古僧何处说今僧。
一庵若问真何一,
昨夜庵中火是灯。
还想到了宋朝诗人晏几道《临江月梦后楼台高锁》:“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快乐象呼吸一样,毫不费力。想想夫子的生命状态,我们对照自己,不要太累。不管多累,读到这章,就放松了。生活工作张弛有度,才是对身体的呵护。一直紧张,河南话说:你急着死去哩。放假了,好好的放松,休闲,读书喝茶。
⑤王平老师做最后的主持与分享:
夫子学而不厌:累不累
诲人不倦:累不累
传道授业:累不累
累累如丧家之犬:累不累
夫子的状态。闲居时,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张弛有度,心态一好,累苦全无。
【4】感悟
①做一个平凡的幸福人。
②每个人都是自己世界的主角。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③做好自己,才能影响别人。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片云晃动另一片云,用一个思想唤醒另一个思想。以文化人,人心之中化育人心。
④言多必失,改过改过,少说多做。
【5】精进
耕读日子,止语静思。
道术体悟,知行修度。
【6】恒醒
睁开慧眼,闭上愚嘴。
尚几静默,夕惕若厉。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7】迁善思过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8】工作
用双脚去丈量土地。
用心灵去体悟道术。
追债纳新拓荒工作。
在途练笔阅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