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出生后的早期最先发育的是情绪情感活动。当婴儿最初的情感需要得到良好满足时,就会产生安全感,并形成友好、温和、亲社会的种种性格。反之,婴儿就会形成情绪不安、易惊易躁、敌视和怪异等性格特征。这就要求在婴儿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的抚养人,经常更换抚养人不利于婴儿的情感教育。对于婴儿的情感需要,抚养人不仅要给予微笑、拥抱,还要给予一定的言语刺激。对婴儿的轻声细语既是情感抚育的一部分,也为婴儿今后的思维发展和社会交往能力奠定基础。如果抚养人缺乏对婴儿温柔的言语刺激,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就容易出现语迟、不善于表达等特点,并由此导致不善于与人交往、心理活动内倾的孤僻性格。许多变态人格和精神疾病患者具有这种内向性格。
既然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在生命的早期,那么,它的关键环境也就不言而喻。家庭,可谓人类的摇篮。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家庭中从一个不谙世事的“生物体”(婴儿)被抚育成能够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尽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还会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及工作场所,但无论我们走出的社会圆圈有多大,家庭永远是这个圆圈的轴心,也是我们的归宿,直到我们成熟、独立,然后组成一个自己要负责任的家庭。因此,家庭是人格教育的关键场所。要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家庭。
每个有幸福童年的人都会回忆起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恩爱和对子女慈爱,是每个儿童幸福成长并形成良好人格的前提条件之一。当一个家庭出现裂痕、残缺时,受害最重的就是那些深深依赖父母和家庭的儿童。
家庭稳定是塑造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父母的修养水平又决定着孩子未来的人格。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不仅教基本的生活常识,还会有意识无意识地教我们如何做人。人在出生后的1~2岁内主要发展的是行动能力和言语能力,其间的行为大多是自发的,并在大人的奖赏或惩罚中得到鼓励或抑制。但是,人从3岁起就开始出现一种认同倾响,即不自觉地模仿身边的大人,将他看到的大人的种种行为复制出来,并逐渐变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照顾小娃娃、模拟大人的说话口气等。这时的行为模仿犹如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的最初印迹,深刻而难以抹去。父母或其他抚养人是否具有同情心,是否乐于助人,是否坚持原则,是否自信,是否具有良好的品德,甚至他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都会决定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方向与道德水准。这种最初的印迹往往伴随一个人终生。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一定要好好修养自己的言谈举止。
再回到邯郸事件,结合李玫瑾教授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为人父母除了给予基本的生活物质条件,保障孩子安全,更需要给孩子提供精神情感满足。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不要只聚焦精英教育,聚焦学习分数,而是要更多地去滋养内心,关注身心健康。
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否认,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虽然要善良的活着,但也要懂得保护自己,没有理性的善良就是愚蠢了。
当然,也无需过分焦虑,成天担心、害怕孩子出问题,只要家庭和睦,夫妻相亲相爱、相互尊重,在日常生活中尊德重礼,处理问题时有理有节,我们的孩子就差不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