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蛤蟆先生状态不好,朋友关心后认为他病了,带他去看心理医生。蛤蟆与苍鹭医生的十次见面,最后治愈抑郁症的故事。这本书能能让普通读者也能了解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明白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让经典童话《柳林风声》的动物主角们演绎了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这本书简单概括为:好的童年治愈一生。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以下是十次见面,可以看出蛤蟆先生心理上的变化。
1
蛤蟆先生的心理状态:紧张、不安---但内心愿意和咨询师合作、试着找出悲惨的原因,以及能做什么来改善这一切。在第一次面谈后学到了一个道理: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自己才能完成。
总结语录:
1.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都得出自自愿。
2.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自己。
3.苍鹭说: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能一同努力,就能遇见积极的结果。
2
两人的对话引出了蛤蟆先生的状态是处于“儿童自我状态”。
总结语录:
1.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成年人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深情、愤怒、悲伤和恐惧。
2.在“儿童自我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和坏的都有。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可你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
3.理解你的童年就是理解你自己的关键线索,本我所在,本我相依。
3
苍鹭和蛤蟆交谈中,让蛤蟆先生认识和理解“适应型儿童”,明白很多事情感到无助、无措时,学着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
4
蛤蟆先生与苍鹭谈论自己的悲伤、抑郁和愤怒的情绪,回忆起悲伤的童年。
总结语录:
1.这次见面蛤蟆先生觉得比之前开心一点,睡眠好些了,而且多了一些做事情的兴趣。这次主要是分析愤怒。(蛤蟆先生缺少的愤怒)愤怒本身是带有攻击性,但蛤蟆先生是用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让别人几乎觉察不到,这样就不会让任何人不安。
2.愤怒是和内疚感联系到一起:蛤蟆先生回忆起来一些事情,发现愤怒正在累积,强烈却无力,无力是因为他不确定他在对谁愤怒,或者对什么事情愤怒,造成的结果是:他开始为自己的愤怒感到内疚。
5
蛤蟆先生和苍鹭讨论适应型儿童,分析愤怒。
总结语录:
1.如果你需要更好的理解自己,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连接,并理解这些情绪。
2.一个简单的提问便能引发许多其他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对你的学习和领悟作用很大。
3.蛤蟆先生的父亲是一个严厉而正直的人。母亲很大程度受制于父亲,把蛤蟆当一个小宝宝看待,即使长大了也是如此。
4.适应性儿童是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来应付严苛的父母,叫做“顺从行为”,其中就包括了同意,取悦,道歉,依赖,用这些行为来 抵御父母的愤怒和攻击。
5.儿童学习愤怒,有上百种方式。每个人都必须适应各自童年的特定情形,关联着各种情感和情绪。
6
蛤蟆先生将獾的来访、獾怎么劝他退出董事会以及自己的感受一五一十都告诉苍鹭。
总结语录:
1.提到游戏:PLOM :可怜弱小的我
2.苍鹭解释说獾处于“父母自我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3.“父母自我状态”是什么?“父母自我状态”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不管是哪种,你都是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就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
(1)挑剔型父母:他们动不动就指责,焦虑得随手会发脾气,还想用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来评判别人。
(2)养育型父母: 能为孩子提供情感指导,会给孩子安全感和归属感,能给孩子力量,让孩子勇敢探索。
7
蛤蟆心里有一些难过,但是他发现自身有变化--他的内心深处多了几分力量,自觉精力充沛了些。心情变好了很多。
总结语录:
1.蛤蟆先生沿着花园小径,一边走,一边看,心情很好。
2.蛤蟆先生收到了河鼠和鼹鼠的午餐邀请。蛤蟆觉得天气变好了,阳光每天都变得更温暖了。开始能感受到外界万物的存在了,对四周环境也非常敏感。会边走边检视内心的感受。普通家常菜都会觉得很可口。
8
蛤蟆先生明显比过去感到快乐。认识一种新的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父母、儿童、成人状态三位一体代表了人格的结构。
总结语录:
1.成人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刻的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会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自我的新知识。
2.人们的痛苦和折磨都是自找的。
9
蛤蟆先生头一次有机会面对一位专注的听众说出自己的人生故事。苍鹭给蛤蟆先生介绍了什么是“对世界的看法”。
总结语录:
1.故事中讲了祖父(人高马大,相当有权势)、父亲(工作勤奋,上进心强,遵循着新教教规的职业道德,但是始终活在祖父的阴影之下,让他不得不尽一切努力来证明自己的实力。父亲很严厉,总是对蛤蟆不满意 、母亲(对蛤蟆要慈爱得多,可她绝不会当着父亲的面抱蛤蟆。父亲在时,母亲对蛤蟆就比平时严厉,让蛤蟆感到内疚和担忧。她也会陪蛤蟆玩,唱歌给他听。
2.在叙述中,蛤蟆先生有机会全面回顾他的人生。他开始意识到,某些人,某件事在很多时间都是怎样影响着他。他看到自己倾向于怎样行事,也看到一个事件是怎样引发另一件事。现在他渐渐获得了一种能力,让他在回忆时不再谴责自己。能知道时间之间的联系 ,能客观地去看,不再感到内疚。换句话说:蛤蟆在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从中学习领悟。
3.如果我们都给自己童年的某一天拍照的话,每个人的照片都会非常不同,不只是物理世界不同,而你内在的、包含着的情绪和情感的心理世界,那是通过你早年的经历而形成的。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便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4.无论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你的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人要决心去改变。
5.“对世界的看法”一切的关键就在于那是人生坐标。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
6.我好,你也好的人生坐标并非静止的状态,而是动态的过程。你觉得自己是好的,也相信别人是好的,那就得靠行为和态度持续地对自己和别人展示出来。我好,你也好其实是一种发自内心信念的行为,非常接近于人本注意的信条。信自己,信他人。
10
第十次:蛤蟆先生心情变好,会规划未来,食欲回来了,睡眠也正常了。一切都越来越好,一切都回到正轨。不需要再来看心理医生了。
这十次的会面,使蛤蟆先生逐渐在心理上得到成长和疗愈,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积极、阳光。
变化:
1.第一次见面:情绪温度计上打分是2分,现在是9分,其实可以打10分,但蛤蟆想给未来留些余地,或许事情会变得更好。
2.第一次见面蛤蟆面瘫看着很沮丧,现在却显得头脑机敏、心情愉悦,神清气爽,两颊变红润,大眼睛 也清澈明亮。
3.对他人的感觉: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蛤蟆对朋友毫无兴趣,也不关心他们在做什么,现在蛤蟆对他们在做什么很感兴趣。
4.蛤蟆先生从依赖变成了对抗依赖,最终走入了独立的状态。
5.在咨询中不仅要用头脑去思考也要用情感去体验。在理智上理解自己的行为,要充分理解自我,唯有通过和自己的情绪做联结。当蛤蟆对情绪的感受越来越清晰的时候或者说蛤蟆的情绪真正获得理解,就会有成长的机会。
6.情感智力能让蛤蟆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因为它将带蛤蟆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
如果你正好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比不开心更严重的心情状态,建议看看这本书。别人给你的是方法,能拯救你自己的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