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陷入几个爱的误区。首先,即把爱的问题当成被爱的问题。对这些人来说,爱就是如何被爱、如何惹人爱。第二个误区是把爱的问题设想成对象的问题,即认为爱是简单的,困难的是寻找正确的爱的对象。第三个误区是把短暂的荷尔蒙驱动的爱和久恒的爱相混淆。
认为爱很简单的这种态度,导致几乎没有什么活动像爱这样以极大的希望和期待开始,却往往以有规律的失败而告终。
人是了解自身的生命体。他了解他自己、他的同伴、他的过去和未来的趋向。这种对他自己作为一个孤独的实体的认识,对他自己短暂生命历程的认识,对不由他的愿望而出生又违背他的意愿而死去这一事实的认识,对他将在热爱的那些人之前或之后死去的认识,对他的孤独和寂寞的认识,对他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无能为力的认识,所有这些都令他感到孤独和隔绝的生存状态是不堪忍受的监狱。如果不能从这个监狱中解放自己,他将变成一个疯子。
没有被爱重新结合的分离意识是焦虑的来源。一个人在幼儿阶段仍感到同母亲一体,在逐渐成长过程中,母亲的身躯伴随已不能消除他的分离和孤独感时,便产生了克服分离和孤独的需要。人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克服分离,从而使他从孤独的囚笼中解脱出来。
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之一在于各种的迷狂状态,比如原始宗教仪式中的集体性乱仪式、酒精、药物等。但结果往往是产生更加强烈的孤独感。
群居也是盛行的克服孤独感的方式。其逻辑是假如我同每个人都一样,没有特殊的情感和思想,在习俗、衣着、观念上与群体的模式一致,那便是融入群体之中,即从孤独感中解脱出来。多数人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一致。他们生活在幻想中:遵从自己的意志和爱好,他们是个人主义者,他们得出的作为他们思想的主要观点与大多数人相同纯属巧合,一切共同一致都充当他们观点正确的证据。这种倾向与平等观念的发展密切相关。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篡改了平等的含义,今日的平等意味着“雷同”而非“一致”。这种雷同一致型结合常常不足以弥补分离之忧。当代西方社会酗酒、吸毒成瘾以及强奸和自杀现象是这种民众一致相对失败的象征。
达到结合的第三种方式在于创造性活动。一切形式的创造性工作的劳动者都和他的对象融为一体,人在创造过程中把自己与世界结合起来。然而,在当代,这种使自己与外部世界联合的工作已经几乎没有了,现在的工人成了机器或官僚机构的附庸。
对于如何克服分离和孤独这个问题,圆满的回答在于达到人际的协调,在于我与另一个人融为一体,在于爱。这里的爱指的是成熟的爱,而非不成熟的共生性结合的爱。
共生性结合的被动形式是屈从,即受虐狂,他们使自己成为另一个支配他、管教他、保护他的人的一部分和附庸,他们不必做决定、不必冒险,永不感到孤单,但他依附于人,没有任何尊严,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共生性结合的主动形式是支配,即虐待狂,他们通过使另一个人成为自己的重要部分来摆脱孤独和禁锢感,通过控制崇拜他的另一个人来为自己壮威,抬高身价。虐待狂同样依附于受虐狂,没有对方,哪一方都无法存活下去。虐待狂与受虐狂是没有尊严的结合。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爱是一种行为,一个人能力的实践,这种行为只能在自由中实现,而绝不能作为强迫的结果。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最普遍的误会是设想给予即是放弃某物,是丧失、牺牲。对于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来说,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正是在给予行为中,体会到自己的强大、负有、能干。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因为我存在的价值正在于给予的行为。爱以达到突出的创造性的倾向作为先决条件。在这种倾向中,人便克服了依赖性和自诩无所不能的自恋妄想症,摒弃了剥削他人和守财之欲望,从而产生了对他本人能力的自信心和依靠自身能力达到自己目标的勇气。如果谁缺乏这些品质,那么谁便害怕奉献自己——因而也害怕爱。
爱常常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首先,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爱的本质是为某物而劳作,促使某物成长,爱和努力是不可分的。你爱你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
第二,责任完全是一种自愿的行为,是我对另一个人表达或没有表达的需要的反应。在成年人的爱中,责任主要指对精神需求的关怀。
第三,尊重表明按其本来面目发现一个人,认识其独特个性。尊重意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应该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尊重意味没有剥削。
第四,作为爱的了解应当深入到本质。比如我知道他生气是由更深的原因引起的,与其说他是一个易怒的人,不如说他是个遭受痛苦的人,他忧心忡忡,茫然不知所措。
爱是了解的唯一途径。爱是对他人的主动洞察力。在爱的行为中,在奉献我自己的行为中,在洞察另一个人的行为中,我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我发现了我们两个人,我发现了人类。心理学的最终归宿是爱。
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是相互依存的,凡成熟的人都能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他们放弃了自诩为无所不能的自恋的梦想,把已获得的谦恭置于真正的创造性活动产生的精神力量基础之上。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
母爱是无条件的,但它不仅无需报偿,也无法索取、制造和控制。如果它出现,便像是恩赐;如果它不存在,谁也无法创造它。童稚的爱是“我因被爱而爱”,成熟的爱是“我因爱而被爱”;不成熟的爱宣称“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由于优点和你值得爱而被爱的话,总会留下疑问——你根本不是被爱,而是被利用。无怪乎我们一直渴望着母爱。
而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愿望,因为你尽了职责,因为你像我。”父爱的本质在于:服从成为主要的美德,不服从乃是主要的罪孽——以收回父爱作为惩罚。积极一面是,我们会因此而努力地想要获得它。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母亲并不企图阻碍孩子的成长,不鼓励他的依赖。母亲应对生活抱有信心,因而不会过分焦虑从而将焦虑传达给孩子。母亲的愿望应当是孩子独立并最终离开她。父爱应以道理和期待来引导孩子,应是忍耐和宽容,而不是威胁和独裁;应让正在成长的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日益增强,并最终允许他成为自己的主人,与父亲的权威相分离。
小尾巴
母爱对孩子生存的肯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心和责任,二是灌输给孩子爱生命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活着是美好的。“好母亲”本身也必须是一个愉快的人,一个坚定依靠自己生存的女性。(母爱)
爱上某个人不只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还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而性爱是一种排他的意愿和承诺的行为。人们认为一旦出现裂痕就应当分道扬镳的观点,就如同无论如何都不能解除关系的观点一样错误。(性爱)
对自身的爱和理解与对另一个人的尊重、爱和理解是分不开的。我自身必定与他人一样,是我爱的对象。自私与自爱是水火不容的对立物,自私者不能爱他人,因而也不能爱他们自己。无私本质上也是自私。“无私的”常常影响更坏。(自爱)
在大量关于美满婚姻的文章中,描述的理想情形几乎都是合作顺利的组合。那是没有摩擦的关系,一起生活却始终是陌生人的两人,以礼相待。他们结成二人联盟以反抗这个孤独的世界,而这种双倍的个人主义被误以为是爱情和亲密。
一个人感到他已不能了解自己生活的意义时,他便试图通过孩子的生活来了解。但往往不光是自己失败,对孩子的了解也注定要失败。
“完整家庭”内部的紧张和不幸气氛较之公开破裂的家庭对孩子们更有害。后者至少告诉孩子们,人们能够通过果断的决定结束不堪忍受的境况。爱必定意味着没有冲突是常见的错误。多数的冲突实际上是为了避免真正的冲突。
两个人都从核心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爱才是可能的。感知到爱是一种永恒的挑战。双方从生活的本质感知到自身的存在,他们成为自己,而非逃离自己,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与对方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