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寻路中国》读后感

2020-09-08 08:34:31  本文已影响人 

《寻路中国》读后感


如果让你,为当下的中国作画,你会从哪儿入笔?

一个处于日新月异中的变化中的中国,到底哪一个侧面,才能算是最传神的勾勒和最到位的表达?是新闻联播中的幸福表白?还是影视剧中足以摧毁智商的灯红酒绿?还是一些真实的苦苦挣扎的平凡身影?还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反腐成绩单?

这其实是一个问题。

偶然读了这本《寻路中国》。作者是一个中文名字叫“何伟”的外国人。他被称为关注当代中国最具思想性的作家之一。

完这本书,你会觉得他确实无愧别人赋予的这个称号。

他以一种旁观者和又能深入其中的深度体验者的双重身份,对很多历史、政策、文化、制度、生活的变迁,进行了深入体察和独立思考,并试图作出一种更接近变化本质地、简明扼要地回答。

一是我的阅读观感。

阅读这本书,我的直观阅读体验是惭愧、震撼、敬佩。

震撼,是因为看多了文体雷同、表达相似、内容相近的宣传文字,自然就习惯了记录当下这个时代的方式。而《寻路中国》,则用类似一种报告文学、纪录片的写真方式,真实的记录一段时间下的变迁。基于这种文体完成的书,迥异于我所看到的格式化的文字,无论是内容,还是思想,都让人震撼。

惭愧,则自然是由震撼之后生发出的情感,这种事,居然由一个老外完成,而我们生活其中、感受其中,却更多地记录下了很多光影声色的浮华。

敬佩,是因为他用了数年的时间,与他所跟踪观察的对象、群体、环境,共同生活,感受这个社会在前进中,对个体、群体的推动力,以及社会因为前进,而导致的体制、机制、官僚队伍、民众心态、公平正义等等诸多方面,产生的巨大变化。能够耗时数年做同一件事,怎么能不敬佩他的执著?

当出于某种需要,我们陶醉于某种文体、熟练于某种行文风格的时候,所谓文章中的以小见大,不过是我们无法沉静内心、逃避深入观察社会的一个借口而已,长此以往,视角必然偏颇,表达也失去了价值。当然,这是次要的,滥文章铺天盖地,读者仍然有选择阅读的权利、有质疑真实的权利,最主要的,是怕长此以往,此类文风风靡之处,行文者都乐于讨巧、取巧,无人有承担起记录当下的能力和责任。

二是本书的切入点。

作者为了作像,选择的角度很有意思。

一个是长城。他沿长城自驾,由京城出发,一路向西,去探寻一半湮没于历史、一半残存于现实的长城,现实的风沙常常会把长城埋没,导致无路可走,即使有路可走,也常常走入了更加封闭、陈旧甚至带有历史穿越感的现实中,生活极端落后、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留守的老人和将要被风沙吞噬、时代甩掉的村庄一起,在等待消亡。这里看不到未来的希望。

如果不是作者的亲历再现了长城沿线的生存现状,我们怎么可能想象出竟然还有这么落后的地方?它的落后,已经到了无人关注的地步,在自生自灭中,这些村庄将成为历史的尘埃。

第二个切入点,则转向北京怀柔大山中的一个山村。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一方面曾经因为深处大山,资源贫乏,交通不便,以及京城所自带的强大的人力吸附能力,它是被遗忘的角落,是空心化的山村。作者生活了数年,亲眼看见了因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思想观念的冲击,村中能人的创富示范效应,及交通环境改观后,京城中人对宁静、绿色山村的向往,多种力量共同作用,被遗忘的山村成了周末度假的目的地。金钱,不但了充盈村民的腰包,也冲击了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念,更为重要的是,外来的资本也在改造着山村。资本与权力勾兑之后,就散发着诱人的幽香,由此引发了换届选举的一系列问题。这一幕幕,是我们所熟悉的,这其中的故事,也是雷同的。

围绕这个山村,作者根据生活触角的延伸,对于乡村教育、村民信仰、干部官僚化、换届选举、农村医疗等等,涉及生活各种现象,都进行了描述、思考和追问。现象的产生,并不值得重视,对现象背后问题的思考和追问,才是有价值的。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当作为一个问题来进行思考的时候,才发现,很多东西,我们并不懂,因为我们常常不具备或者不需要思考的能力。

第三个切入点,温州。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有闯劲、发展潜力和动力的区域之一。在温州,作者跟随一个创业者,见证了他们如何创业、如何应对危机,以及在大环境恶化的情况下,如何自保生存。全景式的叙述,其中包罗万象,饱含生活百态,有官员,有最底层的打工者,有组团式的家庭打工者,有流动的地下演出团,有官商之间的潜规则,有对园区发展模式的思考,有老板的苦恼,有老板与打工者彼此之间的斗智斗勇,有表达诉求的信访等等。这其中,因为园区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对土地的强烈需求,作者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反思。这一政策,也是曾经导致农村大面积上访、影响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寻路中国》,这三个方面,我觉得有着强烈的指向性和象征意义。长城沿线,代表了中国的过去,沿续旧有的封闭,没有出路;怀柔的山村,代表了中国的现在,是一个农村的中国,资本改造了农村,也改造了思想,一切向前看(钱),激发了活力,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与矛盾,传统的农村结构解体,当利益化的农村出现后,即使赢得了财富,也会带来思想上的迷茫;温州的山区,更多的代表了一个前进的中国,或者说一个未来的中国,我们这个国家的活力,就在于敢试敢闯,在于有一些人,敢于在大格局上发现市场(即做全球的生意),敢于掷其所有去闯新路,虽然有风险、有挑战,但没有止步,一句话:“干就完了”。

三、反思中的反思。

作者的追问与反思,也引起我的反思。当然,读完了,靠记忆来回忆文中随处可见的反思,自然诸多缺漏。仅以教育为例,其他方面,暂不提起。

一是家长会。所有的家长都要听老师对每一个同学的点评-表扬和批评,而批评往往是带着细节描述的,这对有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令人痛苦的。而家长愿意承担这种痛苦,正是源自对教育根深蒂固地信奉。问题是,这种家长会的意义何在?

二是对课本及教学的反思。教育,缺少分析性和创造性。知识缺少系统性,无关知识聚合在一起。世界,被拆解成了各种各样的统计资料、数字和细节。我的思考是,甚至连人文知识,都被拆解了,体会不到人文学科的温情与魅力了。

这本书,是记录变化的中国,写给外国人看的,也是写给中国人看的。因为,对于多数人来说,我们除了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外,再能了解和熟悉的就是影视剧中的那种似真非真、似幻非幻的高大上的物质化了的生活。

其实生活,基本上也是依据收入水平,被划分成了许多层次,在每个层次里生活的人们,都在随着社会的推进,向前或是向上努力跃迁。

该书是以对数个体命运的聚焦,通过小中见大,见证整个社会的演进。时间的镜头,从成书的2010年推到现在,又是10年过去了,以我有限的生活感受,这本书熟悉、亲切,如同亲历,只是我没有能力去记录、没有思想去反思,然而,10年的时间,社会有了更大的进步,文明的重建,文化的重建,无疑是需要时间的,而正是在缓慢受锤中,社会变得更加坚韧起来,文明也将变得更加文明。

附:我对第一部分——长城,阅读以后的情绪化的观感。

长城是漫长且绵长的历史遗存。微距聚焦下的中国,有贫穷,有落后,又无法摆掉的历史的影子,有尚未被都市文明糟蹋过的朴实和诚信,长城沿线的农民一头回望历史,一头翘望现在。长城沿线的风景与风土人情,跟着作者的视线,一路看来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相信那就是真实的存在,或者是在电影中一个不经意的片段,或者是小说中的一段描绘,陌生是因为觉得这种难以想象的落后生活早应该被淘汰,早应该被不断发展的物质文明所消解。他们有主动的坚守,也有被动的等待,如同一个一个逐渐缩小下去的村庄,作者探访过的很多地方,在不远的将来,都会慢慢的消失,就像我们所熟悉的,身边的村庄在悄悄消失一样。

跟着作者的镜头,看到的景色是沉重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这种自然环境不断侵蚀着的生存环境,不断空心化的村庄,在漫天黄沙中看不到希望。镜头完全不同于我们所能看到的高楼大厦,繁华喜欢的都市生活,仿佛岁月滞后了他们的存在。

一边触目惊心的看着,一边又通过描述把自己带入作者的视角,同一个现象,可能引不起我们任何的追问,但是对于作者来说,却也引发别样的思考。很多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在被动的接受中失去了追问的能力,追问,却会引起我们很多更深刻的思索。

他是以行程为主线,以无数个琐碎的见闻,串起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一部分。在他的笔下没有讽刺,挖苦嘲笑,只有客观的描述以及真诚的追问,

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一次旅行,一次我们绝大多数人永远都不可能去实践的观光旅行,我们可以为历史的陈迹而欢呼,为苍茫荒凉的雄壮而激昂,也可以当成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寻路,从我们的历史沉淀中寻找出路。

边看我也会忍不住追问长城建造和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是以一种防御的姿态,完成了对自我的封闭?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历史上的太平天国
  • 下一篇:《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