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优秀的绵羊》读书笔记

2023-04-29 06:57:45  本文已影响人 

《优秀的绵羊》读书笔记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通过《优秀的绵羊》反思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次的文章想单纯的对这本书做一个总结。用总结这个词可能太过于高估这篇文章了。因为我看书的时候,想要留下一点什么,所以摘抄了一些书中对我自己有感触的句子,所以想要分享给大家。如果我读到的这段文字我也有很多想法,我也会分享出来。摘抄碎片化很多,如果大家想要去了解整篇文章的观点和架构,我相信去读全书会更有帮助。

以下,书的原文会用灰色&双引号做标记,我自己的思考就这么直白的放在每段摘抄的底下了。单单看摘抄也是比较有意思的,如果你觉得读我太过于自我为中心的点评太过烦躁的话。

“简单来讲,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执教大学新生多年,我注意到,大一学生似乎总是能够不假思索地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我提出的任何事物给出自己的意见,不管他之前是否接触过该话题。他们的大脑犹如一个容纳着一系列固有思想的化学容器,一旦接触到一个话题,个人的意见会迅速反应并从化学溶液里以固态形式沉淀下来,给话题披上一层膜。我后来发现这种现象不仅限于18岁青年。”


这句话其实是会让我想到自己的。这个社会其实一直在向我们要答案,不管是面试的过程中,还是平常聊天的过程中,我们太过习惯于丢出自己的观点,而且感到自己被推着给出观点。我之前其实想过,有一种观点是一种勇敢,一种敢于承担自己话语背后责任的勇敢。但是与此同时,在给出观点之前的思考和全面的信息收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我认同。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马克·里拉(Mark Lilla)更强烈地建议,我们必须考虑,“到底什么是值得追求的”。不仅仅是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且首先要明白自己已经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管其他人怎么评论你,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勇于发现新的理想和新的追求。两个极具智慧的问题,等着我们回答:(1)什么是优质的生活?(2)我该如何拥有那样的生活?”


借这一段引文,我来思考一下这一大堆问题。什么是值得追求的?我不知道。但是我有几个肤浅的答案,也许是有内在价值的东西(intrinsic value),但是这个该如何定义呢?什么是内在价值,什么是“值得”的定义?真的有内在和外在价值的区分吗?或许值得追求的东西应该是非物质层面的。为什么呢?因为Plato式的物质层面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在永久的意义上存在。这也许是知识,诗歌,传承,数学,和哲学。还有什么其他的答案吗?

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弱小的,颓废的,不快乐的,不幸福的。所以我想成为强大的,成长的,永远充实的,幸福的人。是这样吗?我已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呢?这就是很复杂的问题了。自私,追求幸福,热爱哲学,注重自己,想要学习,热爱学习。这些应该是正确的吗?什么是优质的生活?充实的,充满期待的,有希望的。但同时是接受现实的,看到现实的局限性的。这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生活》我该如何拥有那样的生活?经验,体验,活着,感受,学习,成长,走出舒适圈,被毁灭,被重塑,然后获得新生。太过抽象了。首先活着吧。


“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无话可说,绝对赞同。希望能朝这个目标前进。


“暂且不比较这两者,真正意义上的自信本来就不会太在意考试成绩。真正的自信是不管他人试图给你灌输了什么理念,自己都始终坚信“我”的价值远远超于成绩,真正的自信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成功。”


只能说太过理想化。这本书的作者应该思考的是,人们怎么样才能做到这样呢?真正心理层面上接受和做到需要一定的功力。


“打个比方:当你来到一家星巴克咖啡厅时,你面对几个固定的选择:拿铁、卡布奇诺、摩卡或其他类似选择。但是你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转身离开,因为有可能星巴克根本不能提供你真正想要的。同样的道理,当你迈入名校时,你面临着医学、金融、咨询和其他选择,但是你完全可以不在其中选择。你可以转身离开,留给自己一点儿时间思考。”


首先,这个比喻非常恰当。其次,万一更多时间的思考会有代价呢?再其次,万一我离开了之后后悔了呢?万一星巴克今天的新品只有今天有呢?再再其次,如果我的离开不一定能促进我的思考呢?万一我只有尝了各种选择才知道已有的选择是什么味道呢?


“加林斯基建议,以寻找“意义”为出发点,询问自己“什么事情会触动你?”或者“什么能让你产生共鸣?”


意义- 到底什么是意义?我觉得寻找幸福是一个意义。但是为什么?我提出这个假设是因为自己的体验,对于幸福的憧憬和幻想。到底什么是意义?我读过类似的哲学论证文章,其中有讲到只要你热爱就是意义。是这样的吗?我不知道。我还是无可避免的想到ideal Form,但是又觉得自己太过于依赖于这个概念。到底来说,人生必有意思,各种体验真的有意义吗?不过,为什么我们要寻找意义呢?什么东西能触动我。这个问题更加的好,至少非常可以触碰到。我会想到文字,会想到哲学的讨论,思想的碰撞,故事的力量,叙事的情节,学习的快乐,被挑战,再提升,不断的向前行,不停止... 什么东西让我产生共鸣?可能是跟我一样的人吧。


“比如你制作一款电脑游戏,创建一家设计公司,或者开办一家面包房,这些到底是解决问题还是充分利用机会呢?还有其他更多的职业,如教书、护理、社会工作者、学术研究、神职人员以及法律和医学,参与这类性质工作的不仅仅受其内在的意义所激励,比如我很喜欢孩子,我执迷于考古学以及我愿意为上帝服务,也因为这些工作产生了外在影响。还有一些创意性工作,比如,作曲既不是为了解决问题,也不是利用机会,它源自内心的冲动,需要表达和交流情感。”


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给了我一定的共鸣。我的写作也是一种源于表达和情感的需要。但是为什么这种动力比起解决问题就更加的高贵呢?


“选择做一些自发纯粹的事情,就如同你小时候那样;选择做一些即使没有外在奖励你也会选择做的事情;选择做一些你可以废寝忘食地专注去做的事情;做你最喜欢做的事,不是你认为自己喜欢或者应该喜欢的,而是你的真爱。”


这对我来说是文学和哲学。没有外在的奖励我也会选择去做。但既然这样,为什么就代表我要选择这个作为职业呢?作者没有明说这句话,但是我感觉这是他的意思。


“人有欲望,但是我们的生活,引用尤尼斯精辟的回答,应该是“可持续性的生活”。”


同意。其实让我想到了生活化减肥。对不起,最近在努力减肥,所以联想可能并不是那么有关。不过不管怎么样,一种认同感,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我认为是可持续生活的核心。


“改变我一生的时刻就发生在那天我们两位故友谈笑风生时,当她宣布“我必须离开研究生院”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我必须去读研究生”。我必须给自己一次学习英国文学的机会,而且我不会再让自己错过机会,否则我将永远不会快乐。事情的发生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甚至我当时的反应有点儿不可理喻,但是我到现在还能够精准地指出发生那一刻的具体地点。整个事情如当头棒喝,我醒了:我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我终于看清楚了自己一直在释放的信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找到了方向。”

这个体验一定很美妙吧。


“精英式的职业发展路径具有高度的可预见性,是一道极其乏味无趣的风景线。精英们体味不到不确定性的愉悦,总是在求稳;从未任由生活自由发展,总是要保持冷静和秩序;从未追随理想,总是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完全负责。请问如此生活的意义何在?美国哲学家拉尔夫·爱默生喜欢引用英国杰出军事将领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的一段话,“一个人,只有不知道自己的路将伸向何方的时候,他才能达到顶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你试图拒绝不确定性,那么你就拒绝了生命的意义。”


这要看人个人的体验和解读。同时每个人的境遇。但是的确,我总是希望能拒绝不确定性,但同时也知道自己无法拒绝。所以我依旧经常痛苦,思考,剖析自己,就是为了去克服这种人性的弱点。


“奥威尔自己的确就在他的成年期,又严肃地重新考虑过作家这份职业。期间,他放弃写作去尝试做其他事情,转了一圈,还是决定重操旧业。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更加成熟,具有更深刻的自我认识以及更清晰的判断力,达到了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境界。这种“职业规划”与之前的法官女生有天壤之别。”

所以需要得到了之后,在尝试不同的道路之后,真正做了之后再做选择。


“虽然我强调创建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我同样要强调为之付出的代价。“寻找你的热爱”的同时,你必须清楚“你要为此做出牺牲”(而这种牺牲可能不仅仅是放弃你可能获得的社会地位)。“追求你的梦想”的同时,你必须准备好“放弃资历或名望”。行业资历本身是需要的,但是这里的“资历”指的是精英阶层对那种造就精英身份的名望的贪婪,而正是这种贪婪蒙蔽了我们追求梦想的双眼。名校一边阻碍自己的学生完成自我找寻的使命,同时又邀请成功人士在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激动人心的励志演说,这简直不可思议,甚至令人恶心。”


这里倒是比较同意。事实上所有的选择本身就是有好处和坏处的。在这里承认选择不做优秀的绵羊所面对的风险让这本书的观点更加客观。同时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决策的时候,也必须要看到每个选择的得失,根据自己对不同选择的看法做出自己的选择。


“我现在就可以郑重地告诉你未来的位置:与大部分人一样,位居中流。当学生敲开耶鲁这样的学府的大门时,他们误认为终于到达彼岸了,没想到耶鲁之上还有许多更高的地方要去攀登,根本看不到尽头,所谓“天外有天”,就如同一个人站在了双面镜的中间,左右两边无限地向外延伸。那至于为什么我们如此贪恋地位,因为它根深蒂固地与人性深处的各种情感捆绑在一起:荣誉、耻辱、腐朽、自负、自我形象、自尊等等。即使拥有金钱,也只不过是取得地位的一种方式而已。”


这我也完全赞同。我好像从来没有想想自己将成为什么改变世界的人。我不想输,喜欢赢,但也不代表我必须要站在世界顶峰。我好像也不是那么在意有多少钱。当然,至少不能填不饱肚子。只是我似乎非常在乎我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自尊,虚荣感,这种感觉是很难除去的。这种感觉是可以真正不在乎的吗?


“总而言之,如果你未曾放弃什么,那根本就谈不上精神勇气。挫折、牺牲、内心挣扎、出师不利、走弯路、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矛盾等,这些才算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独立的特征。只有痛过,才是真实的。”


这是正确的。人生中的痛苦是无可避免的。但是所有的决策其实都是在做放弃的决定。选择了什么就代表放弃了什么。而每一次选择就重新加强或者改变了你这个人本身的形态。同时,在不同的情景中深刻的感受自己的痛苦,我觉得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想起浴火重生的预言,我觉得这样的选择我还没有过。我还没有打破,打碎自己的经历,这样的勇气是我目前无法承担的。但是我一定要做这样的经历吗?这当然会是一段非常深刻,非常宝贵的财富,只是目前的我好像没有能力去承担。


“根据我平时对来自不同经济阶层的朋友和学生的观察,我简单地补充一点:平时生活朴素本身就是一种自由,因为你能更适应简单的生活。“

同意。事实上,我觉得我还挺适合简单的生活的。我的意思是物质上的。精神上无时无刻都需要一些刺激。


”花时间休整或者放慢脚步,跳出永无止境的名利追逐的陷阱,脱离无时无刻的被管理的状态,去探索学校之外的世界,去发展你一直以来没有机会获得的技能。“


我觉得这个是重要的,Gap year就是一个很好的实施方法。但是就算不完全的停下,平常的业余时间都应该发展新的技能。


”我意识到,现今学生的挣扎来源之一是,面对无穷的选择无从下手。这个问题被我之前一位学生比喻成“干细胞现象”,即我们一直认为自己可以成就任何事情。我自己也曾经经历过内心的矛盾:我想永远年轻,永远拥有无穷的选择;同时我伤感于自己必将要做出选择,从而失去无穷的可能性。纠结之后的茅塞顿开至今刻骨铭心,我终于明白,我不是要选择一项事业而要放弃所有其他的事业,而是,当我不能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将什么都不是。“

是的,当做出选择之后,你无限的可能性无可避免的会被缩小。做出选择之后,就代表了你放弃了(无穷-1)个其他选择。所以做出选择这个动作很重要。需要勇气,会有取舍,但这也正是某种人生的意义- 你做出了选择,而这条选择开辟出来的道路是你将要前进的。


”同样的道理,你不需要担心自己一辈子只能选择一次,不需要在第一次就做终极选择。即使做了这样的选择,你应该做好改变的准备。你选择了一条路,在这条道路上克服千辛万苦徒步前进,你会遇见不同的人,发现新鲜未知的世界,从而你会思考这个世界能够给你带来什么(况且这个世界无时无刻在变),以及你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通过这个过程,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事实上,这也是我上大学之后探索职业道路之后最重要的体会之一。我意识到虽然我选择了某个道路,这并不代表我一生都将如何定下来。永远对新的机会敞开怀抱。永远对不确定性迎面直上。


”创建自己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成就任何事情。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一直被灌输一个错误的理念,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现实中有很多事是不可能的。就我而言,不论我处于什么年龄段,多么想要成为棒球手、摇滚乐明星或音乐会钢琴演奏家,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人的天赋各有不同,再加上体能、个人魅力、外表、智力等与生俱来的特点,就决定了现实的差异。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快乐来自我们能够发挥自己擅长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各自拥有某些特长,但只是某些。了解自我的重要一部分是了解自己具备什么;违背自己的天性只能事倍功半。我们每个人都是含着一把金汤匙来到这个世界的。“


这里我觉得课题分离是非常重要的技能。把自己能控制的事情做好,剩下的东西你也无能为力,这时候,允许一切事情发生。

”最后补充一句,创建自己的生活并非不思进取。你还是要努力工作,尤其是在起步阶段。不同的是,当你所做的事情具有强大的使命感时,你会感受到无比的成就感。“

可是,对我来说,有很多东西多有成就感,甚至不需要一定的使命感。而我觉得很多使命感对我来说都太过虚幻。只有真实的,碰得到的成长和感受让我觉得这是值得的。


”与其致力于培养领导者,不如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思想家。思想家是一群敢于质疑权威,而不是一心追求成为权威的人士,毕竟这里是大学。事实上,最好的领导者就是思想家。思想家指的并非学术界的学者,而是能够以批判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所处的组织和社会的人士,他们能够把批判落实到实处。思想家具有叛逆思维:不只是解答问题,还提出新的问题;不只是完成任务,还思考任何一件事情的价值所在;不只是勇于冲锋陷阵,更重要的是为公司、行业乃至整个国家制订新的战略方向。拥有领导力不亚于重建自己,最核心的元素是勇气和想象力。最核心的任务是,筹建一个有能力与这个社会现状对抗的个体。“

当然了。理想情况是,我每天阅读喝茶听歌写作,政府给我发钱。显然不大可能。


”与自己的团体共事不代表在思想上随波逐流。“

同意,选择了一条道路并不代表你将成为这个地方大部分人的Stereotype的缩影。


”到了1987年,阿兰·布鲁姆描述,大学生不仅仅缺乏“对现状的批判式的不满”,而且根本不清楚现状之外有何其他选择。“学生身上看不到任何一种渴望的理想、浪漫的情怀或者其他特质,看不到任何促使年轻人不满足于资产阶级社会或者任何社会的现状的动力。

试问新一代中,到底有多少人考虑过投身改变社会的架构;就算思考过,又有多少人愿意去行动呢?任何理想、理念、远大抱负不过是20世纪的挣扎。我们现在鼓励新人“在现有的体系下努力工作”,鼓励新人确定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种科技主义至上的思路正在统领着现代高等教育,其所缺失的正是整体大局观的教育,缺失的是对社会最根本存在的审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如同一份试卷,由很多个独立的问题组成。我们要做的是各个击破:更清洁的能源技术,更便捷的饮水方式,更高等的学校(取得优秀成绩,完成服务项目,创建几个俱乐部)。”


这在之前的文章中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我就不展开了。但是最重要的是,询问,个人的问题真的能解决吗?你提供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去做这样解决的动力是什么呢?


“但是如果系统本身就是个问题,那该怎么办呢?如果社会公平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们真能解决学校问题吗?如果我们不进行全球贸易改革,我们真的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脱离贫困吗?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改变消费者行为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但是消费者真的是环境危机的源头吗?面临这些问题,我们对未来的世界是否有自己的憧憬?未来的版本是否要比现在好一点点?我们面对现实中的种种问题,我们所寻找到的答案又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很好的承认自己理论的缺陷。只是至始至终都没有回应这个。


“博雅教育所探究的是知识的产生过程,是对知识的溯源,而不是去接受现有的知识;学生不是吸收知识,而是对新旧知识进行思辨。面对任何信息,我们要判断它的真实性;我们要思考信息背后的其他问题;不论是学习生物化学、政治学还是美国文学,我们要了解各自的假设框架,并清楚如何进行进一步分析。更确切地讲,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收集信息,而是论证。大学的教育是熟悉并掌握论证能力的过程:学会收集论据、分析现有的权威观点、预见驳论、合成新的论点、最后义正词严地表达结论。学会分析他人观点,并独立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必将是艰难的、缓慢的,而大学4年仅仅是个开端。


大学毕业之后,没有人在乎你是否精通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或读过康德的著作。”也许是吧。但是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人类历史上的巨人,精读他们的艺术、文学以及哲学作品,就如另一位学生所感:“我每天被迫去思考人类历史上最难的问题,因此我掌握了最有效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非常同意。事实上,我选择哲学和认知科学作为专业就是认为这两个专业带来对思维方式的转变会让我终生受益。哲学这种看似并不实际的学科,在我看来其实非常珍贵。因为他在现实中真的有很大的意义。这一点我会用我的一生慢慢讲。


““这就是我”的欢呼就是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我们从他人身上看到了自己,他人也在我们身上看到他们自己。这种体验就是弗洛伊德所讲述的“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发现了另一个自己。

同时,艺术作品还可以为青涩的年轻人提供生活的缩本。《傲慢与偏见》的主人公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一位化讥讽为幽默、不惧强权的现代知性女性领袖。《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主人公斯蒂芬·迪德勒斯勇于放弃朋友和家人,接受孤独一生的艺术天才的命运。书籍帮助我们预见未来,赋予我们去创建属于自己生活的想象力和勇气:他人可以,我也可以。弗吉尼亚大学教授埃德蒙森把阅读比喻为“生命的第二次机会”。艺术并不会造就一个完美的你,却可以成就一个更自由的你。

而博雅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合二为一的,学生在博雅教育中所获得的智慧将贯穿未来的任何专业或领域,我们将不再刻意区分左边是工作,右边是生活;上面是通识,下面是专业。它们是融合的统一体,是相互渗透的。”


博雅艺术的美妙啊! 多来些人上哲学课吧!


“大学质量的优劣学生心知肚明。尽管耶鲁大学的师生比为1:6,在全美范围内首屈一指,但是我的一位学生告诉我,在大学四年里能够影响她的思想深度的教授屈指可数。另外有学生向我倾诉,一对一的互动机会太稀缺了,与教授进行有深度的思想碰撞的机会更是可遇不可求。”

没上过耶鲁所以不是很知道,但是至少在莱斯这个非常理工的大学里,我都有充足的事件和老师讨论哲学问题,文学作品,多到数不胜数的互动机会。所以不是很确定这一段是否成立。如果耶鲁没有的话,来莱斯吧。


“一位耶鲁大四女生回忆:当其他人忙于贱卖自己的灵魂时,自己很难独善其身,坚守自己的灵魂。这也是我劝告新人要远离常春藤盟校或者类似学校的一大原因。”


我和这位大四学生有一样的感受。不得不说,我最初开始考虑金融的想法,就是因为身边人的影响。但是对于作者的后一句- 离开常春藤?这难道是常青藤学校的问题吗?不,这是整个社会底层机制的问题,而离开常青藤可以做到,难道你可以离开这个社会吗?


“在这里,我分享一位大学毕业生的亲身经历:

在高中时期,我有些许课程表现普通,自己也没特别在意。之后我就读于一所很小规模的文理学院。在那里,我遇见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喜欢学习,也不需要假装自己喜欢某个特定领域或者希望成为某类人才。与此同时,教授们总是鞭策我们,让我们提问、思辨、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每一门科目,并运用已学的跨学科知识来检验正在接触中的理论,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我开始撰写毕业论文时,我的研究主题与自身的专业并不完全相符,可能面临被拒稿的风险。在困惑之际,我的导师鼓励我勇于承担风险,即使最终与论文获奖无缘,我在过程中也将会有所收获并获得成长。离开大学之后,此番经历让我受益终生。古语有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它就像是一个契约,当你学会用分数来评判自己时,你就已经在这张契约上签了字。没错,这种评判方式并不完美。但问题并不在于此。问题在于,在这种心态的主导下,学生们会坚信,分数就是一切。你在学校里表现越好,你就越优秀,无论是从道德上还是从思想上,甚至从各个层面上都更优秀。”


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例子。但是我似乎也没有在这其中看到过多克服自己本身性格的弱点的痛苦和挣扎。这样的故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种特定性格的个人选择。没有深刻的人生体验,只有还不错的人生结局,和看似不错的一生。这仿佛是绵羊和优秀的绵羊的区别。这真的是本书作者想要我们选择的人生吗?

很喜欢这本书,引发了我很多思考。以上只是部分。强烈推荐大家阅读全书。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读书笔记
  • 下一篇:《梁永安的爱情课》:文学作为人类精神的一个维度而存在!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