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春秋三传》读书笔记

2022-11-11 07:38:18  本文已影响人 

《春秋三传》读书笔记


[春秋]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

大雩。

螽。

这年秋天,《春秋》记载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蔡国、卫国、陈国的军队跟随桓王讨伐郑国。

这件事上一节已经详细说过了,就是著名的繻葛之战,此处不再赘述。《左传》在解释“仍叔之子”之前就详细叙述了事情的全过程,所以对于这一条也没有再做解释。《公羊传》也只是简单释读了一下:

其言从王伐郑何?从王,正也。

意思是说,《春秋》为何记录的是这几个国家“从王伐郑”?因为追随周王讨伐(对王室不敬)的郑国是正义且正确的啊。

《谷梁传》解释的稍微多一些:

举从者之辞也。其举从者之辞何也?为天王讳伐郑也。郑,同姓之国也,在乎冀州,于是不服,为天子病矣。

意思是说,《春秋》是特意把随同天子讨伐郑国的这几个国家放在前面(即不写作“王帅蔡人、卫人、陈人伐郑”),是为了避讳提到是天子伐郑。之所以避讳的原因,在于郑国是王室的同姓,当初分封到了冀州一带,这个时候不服王室管理,已经成为周天子的心病了(为天子病,即天子以之为病)。

我也同意这里不说“王帅蔡人、卫人、陈人伐郑”,可能是有为桓王避讳的意思,但我认为避讳出发点,更多是由于此次战争的尴尬结果。如果写作“王帅蔡人、卫人、陈人伐郑”,则王在前,结合战争结局,一对比尴尬程度更甚。

但是,《谷梁传》在这里提到郑国的时候说了句“在乎冀州”,带来了一个疑问。我们熟悉的冀州,往往指的是今天的河北一带,跟郑国似乎扯不上关系,为何《谷梁传》此处会有这么一说?我查资料看到一种说法,是顾炎武先生做的解释,他认为:“冀州者,天下之中州,唐、虞、夏、殷皆都焉。以郑近王畿,故举冀州以为说。”意思是说,过去的时候,冀州是天下的中心之州,唐尧、虞舜、夏禹、商汤的都城都在冀州。《谷梁传》在这里之所以说郑国“在乎冀州”,是因为郑国就在王室跟前, 所以拿冀州举个例子(即用冀州代指周的核心政治区域)。

但是我觉得吧,是不是因为先秦时期的冀州,跟后来的冀州概念不一样呢?会不会当时所谓的冀州,指的就是今天的陕西、山西及河南一带?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测,是因为《尚书·夏书·禹贡》在记述冀州的时候有“既载壶口,治梁及岐。即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致功,致于衡漳”等语,虽然这段话里没有明确说冀州的边界,但显然提到的这些地名应都属于冀州境内。如果按照这段话给冀州确定个大致的范围,则今天陕西关中以东、沿黄河南北两岸的山西陕西以及河南一带都属于冀州。郑初封在郑,就是陕西华县一带,居于陕西山西河南三地交界处。则说郑国是“在乎冀州”就是准确无误的说法了。

第二件事,大雩[yú]。

大雩,是一种祭祀仪式,主要目的是求雨。当时的人们对于祭祀一事相当重视,所谓“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也就是说祭祀跟对外战争的重要性一样。所以当时的史书中对于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有记录也很正常。但是对于这次祭祀活动,《谷梁传》虽然没有关注,《公羊传》和《左传》都认为这条记录有点反常。《公羊传》说法如下:

大雩者何?旱祭也。然则何以不言旱?言雩,则旱见;言旱,则雩不见。何以书?记灾也。

先解释了一下,大雩就是旱祭。之所以《春秋》在这里没有直接记录为“秋,旱(或大旱)”,是因为记录了“雩”则意味着发生旱灾,并且因此人们举行了大雩之祭。如果只记录为“秋,旱(或大旱)”,只能说明确实发生了旱灾,但是旱灾发生之后,国家是否举行祭祀等仪式则未知。之所以这次记录祭祀被记录下来,是因为不合时宜——至于为何“不时”,则没有进一步解释。我老觉得当年如果我是学生,老师这样讲,我肯定会追问为何“不时”啊。

为何不时,《左传》倒是解释了:

秋,大雩,书,不时也。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过则书。

《左传》也认为这次祭祀之所以被记录下来是因为“不时也”。然后就解释了一下为何这样说的缘故:正常情况下,凡是祭祀,惊蛰的时候举行郊祭(启蛰,即蛰伏的生物开始启动,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惊蛰,这里代表的是春季),苍龙星出现的时候举行雩祭(龙,是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称,这七星出现在夏季四月。此处代指夏季。夏季天旱,提前求雨是正常的),天气开始肃杀的时候举行尝祭(始杀,万物秋天开始有肃杀之气,这里代指秋天;尝,是一种祭祀仪式,据说是秋天谷物收获后先奉献宗庙供神灵品尝的意思),万物开始蛰伏的时候举行烝[zhēng]祭(闭蛰,蛰伏意,冬季天冷生物开始蛰伏,此处代指冬天;烝,是冬天祭祀的仪式名)。这次祭祀是过了雩祭的常规时间,所以《春秋》记录了下来。

嗯,还是《左传》解释的详细,原来如此。

第三件事,螽[zhōng]。

一看就知道,发生了虫灾么。螽,一般认为指的是蝗虫,或者蝗类的总称。能记录在《春秋》里,说明这次虫灾还有点严重。《左传》没关注,《公羊传》解释了一下被记录在案的原因:

何以书?记灾也。

《谷梁传》则解释了一下为何记时不记月:

虫灾。甚则月,不甚则时。

说明虫灾谈不上太大么……“甚则月,不甚则时”,上次《谷梁传》解释隐公五年九月那个“螟”也是这几个字。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习惯陷阱》读书笔记
  • 下一篇:【读书笔记——动物小说】万物霜天竞自由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