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汪曾祺小说》读后感

2022-03-18 09:53:59  本文已影响人 

《汪曾祺小说》读后感
 

     听说汪曾祺很多年了,但一直没有去了解他,不知道他是个什么人,写过什么书?似乎没听过他的名作。前两周偶尔在小朋友的图书角搜刮了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就是《汪曾祺小说》。原来他是西南联大的高材生,沈从文的学生,高邮人,擅长写短篇小说和散文,以及样板戏。短篇小说本以为我看的很少,回想一下也看过一些,如鲁迅、沈从文、张爱玲、林清玄、季羡林、龙应台、梁衡等,汪曾祺和他们比起来似乎名头最差,但读完细细品味,觉得他就是凡人中的才子。低调平淡而不平凡,开朗乐观通透而贴近生活。如果说那些名作家要是三皇五帝,那汪曾祺就是神农嫘祖后稷,不会叱咤风云,只会饱经世故、积厚流光。

    网上评价说汪曾祺是京派作家中无法绕开的名字,可我才识浅薄,不知道何谓京派作家,但觉得他更像高邮作家——家乡气息浓郁。网上又说汪曾祺是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这个词被用烂了——好多作家都被贴上了这个标签——用在汪曾祺身上纯属滥用。读书人骨子里是看不起农民的。《论语.子路.第十三》: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在孔子眼中,士大夫是不屑学农的。像汪曾祺这样,知剃头、懂遛鸟、养鸡鸭、挖野菜的人,岂能称之为士大夫?我觉得他更像一个怀才不遇,沦落社会底层,而又修炼成功怡然自得的农夫才子,散发出与传统士大夫截然不同人格魅力,体现出其超高的人生境界。他的小说与给人冲淡、闲适、灵性、情趣等感觉,以文人的情致雅趣去除日常生活的粗鄙,让作品充满诗意,将博大精深的汉语绽放出永恒的魅力。据说,汪曾祺受到儒家与道家学派的影响,有一段时间他对庄子非常入迷,他的“随遇而安”的心态体现出庄子的思想,所以在其创作中展现出内儒外道的传统思想倾向。读完的小说感受到就是汪曾祺的知识面特别渊博(儒道释,三教九流,尤其是下九流,还有戏剧、文玩、历史、风俗、艺术等等无所不通),特别深入社会底层(剃头匠、卖药郎、烧饼翁、锡银匠、糊烧活等等无所不懂),特别豁达通透(1920年出生,四十年代便已出名,解放后几经浮沉,80年代重新爆发,通篇作品中没有哀伤怨恨、没有消沉厌世、没有嫉世愤俗,处处轻描淡写、无恨无嗔,如扯家常。)看作者年轻时的作品和年老时作品,风格迥异:年轻时言辞华丽,风格奇骏,故事完整,酷似古龙武侠小说;老年时的作品。语言平淡无奇、是似不屑舞刀弄棒,说人道事,如佛门禅语,言简意赅。通篇结构,如魏唐风骨,处处留白,往往才开了个头,便结束了,任由读者细品。

用汪曾祺自己的话来说: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

也还不要紧。

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乐趣要广一点。

甚以为是。我常对人说:

虽然我很孤单,

但并不孤独,

因为我有很多爱好。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李鸿章传》读后感
  • 下一篇:《新教育》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