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罗翔老师的朋友可能会听到他经常提及的一则寓言《黑羊》,便是卡尔维诺的作品。
马可瓦尔多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生活在工业化的城市,一名卑微的工人,家里经济拮据,但他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发现城市中自然之美。
小说是一篇一篇的小短文,每篇独立但又有牵连。风格很像一个一个的话剧,或者可以排成小品。
马可瓦尔多对自然有一种浪漫诗意的情怀,但每次看似美好的经历最终结局都出人意料,有一种黑色幽默在里面。
比如在路边发现了蘑菇,蘑菇却被污染,食物中毒;
把一只兔子抱回家,结果兔子是医疗试验品,有可怕的传染病毒;
用黄蜂治疗风湿症,结果黄蜂一窝蜂全部飞到家里来,把人蜇得面目全非;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河水很蓝的地方钓鱼,结果河水里是蓝色的污染染料;
因为贫穷,买不起东西,逛超市只能假装阔绰的选购物品,然后再将货物放回原处;
......
当然,马可瓦尔多也不都是走霉运,他的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小惊喜。
比如他堆雪人,堆了一辆车,一位近视的授勋骑士以为是他的车,走进了雪堆里;
去高速公路边上的森林砍广告牌当柴火,无意中躲过了近视眼警察的巡逻;
他和孩子们发现了一处有好空气的地方;
他和孩子们兜售别人公司免费送给客户的洗衣粉,被定性为偷盗,他们只能把洗衣粉倒进河流,城市里飘起了泡泡,城市里一阵狂欢;
......
马可瓦尔多的故事有点浪漫又有点辛酸,充满了奇幻,结局又是黑色幽默。最重要的是作者对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02城市与自然
马可瓦尔多拥有对自然的敏感与渴望,他总能在城市钢筋水泥的缝隙中找到自然的痕迹。
马路缝隙中生长的蘑菇,蜜蜂、蝴蝶、野兔、雨水、树叶、猫咪、月亮、星座......
他如孩童般天真的视角也让整个故事的奇幻色彩多了一些合理的童真的想象。
城市是现代化的,是工业的,是需要建造高楼大厦,生产消费品的,这些人类的活动必然会与自然产生冲突。
故事中的马可瓦尔多越是渴望自然,越被城市规则惩罚,就像摘路边的蘑菇,结果蘑菇被污染,吃了食物中毒。
我们现代人在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生活中,正在失去与自然、诗意和自由的感知。
但我们很多人也像马可瓦尔多一样,即使身不由己的需要在城市中谋生存,但却没有被现实完全驯化,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灵敏。
网上有很多旅行博主,他们更倾向于走进偏远的山里,去寻找自然。
但在我身边有几位朋友就是在城市中寻找自然。
我们在江苏常州武进的市中心,有一位朋友在这里开了一家“自然学堂”。
她带孩子们去公园里玩耍,去捡树叶、看草地里的小虫子、捡一些掉在地上的树枝、教孩子们用无患子做洗手液......
她总能带孩子们在城市中发现自然。
而我和一航也有幸与自然保持着一些灵敏,我们喜欢在下雨天喜欢找个公园听雨,看雨掉在湖里的涟漪,那些越是湿答答越显得精神的树叶,路边晒干的蚯蚓,一块形状奇特的树皮......
还有我的朋友圈里,我老年大学的学生,她总是能拍到残荷、枫叶、水杉、青苔、向天空延展的树枝......
我想,城市与自然是对立的,但其实它们又是统一的,城市在自然之中,城市中也有自然。
现代文明如果不是那么无所顾忌的生长,是不是也可以将自然更多的包含进来,让人们能够在城市中感受到自然,不至于忘记我们的生活除了碎银几两,还有某些可以期待的东西。
经典语录
1、没有一只马背上的牛虻,没有一个桌上的蛀虫洞,没有一块人行道上被碾扁的无花果皮,是不会被他注意到的,不会被他作为思考对象的,通过它们,可以发现季节的变化,心里的欲望,自身存在的渺小。
2、月亮十分沉静,虽然偶尔会被文以薄薄的残云,但却形容庄严,毫不在意,不紧不慢地放着自己的光辉;红绿灯总在那里亮了又暗,亮了又暗,急促不安,虚假而疲劳地活跃着,被奴役了一般。
3、在马可瓦尔多看来,院子又呈现出了原来的模样:灰秃秃的墙,仓库里的箱子,各种东西又像往常那样棱是棱角是角的,充满了敌意。
4、“这里空气很好。”但他们却咕哝着说:“好什么呀。什么味道都没有。”
5、那底下的街区再也分辨不出来了,但倒不像是被这阴影吞噬掉的,而是那街区把自己的阴影扩大到四处。
6、它是一只生来受囚的牲畜:对于自由没有太大的期许,除了能有一刻不用担惊受怕,它不知道生命中还有其他什么更好的东西了。
7、自从它感到体内有一种模糊而神秘的疼痛在折磨自己以来,整个世界就越来越难提起它的兴趣。
8、就在那一刻,他发现自己是幸福的:正是因为大雾抹去了周边的世界,他才得以把电影银幕上的种种情景保留在自己的视觉里。
9、直到后来马可瓦尔多无论怎么在天空中找,都再也看不到泡泡了,他能看到的只有黑烟,黑烟,还是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