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读后感,一种是书评,虽然看似相同,但实际上却是千差万别。
读后感每个人读完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这样的道理,读后感只需要写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即可,不需要运用太多的专业知识。
而书评则不同,书评是需要文学素养的,甚至是需要还原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但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是唯一的。
如果说读后感是要向世人讲清楚自己眼中的哈姆雷特,那么书评就可以理解为是读者需要琢磨出作者创作的真正的哈姆雷特,最后再加以评判。
在中国古典文学方面,最能引起大家广泛讨论的就是《红楼梦》了,为此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红学”的学科。
这里的“红学”自然不是想要做读后感类的文章,而是想要成真正的书评,把曹雪芹所做的真正的《红楼梦》给还原出来。
或许受到近代中国历史环境的影响,凡是中国的古典名著都跳脱不出用政治视角作出的解读,这点在《西游记》和《水浒传》上表现得又很突出,一度都被解释得脱离了原著立意,而成了某种精神象征。
《红楼梦》自然也跳脱不出来这一怪圈,近代教育学家蔡元培就曾经把《红楼梦》与清朝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九子夺嫡相联系起来。
蔡元培认为,想要了解《红楼梦》就必须明白这本看似杂乱无章的书,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结合历史背景来看,《红楼梦》很大程度上是讲了九子夺嫡这么一件事。
蔡元培先生的考证在当时可谓是惊世骇俗,而且他还给出了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书中多数角色的出生年月是能考证的,唯独贾宝玉需要隐喻,结合其中隐晦的描述,大致能判断贾宝玉和爱新觉罗·胤礽出生年月相符。
蔡元培先生的解读未必能够说服所有的读者,但的确为《红楼梦》的解读提供了另一种方向,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都是开创性的,但问题就出在这时候多了许多牵强附会的解读。
《红楼梦》中是有很多谐音隐喻的,关于这些谐音也有一些主流观点,比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就是“原应叹息”,暗示这个故事是个悲伤的故事。
但有人为了附和九子夺嫡的解读,竟公然把“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顺序颠倒,做成了“贾王薛史”来谐音家亡血史,这显然已经变成了先射箭后画靶的结果论了,为了得到最后的结果而编造过程。
文学研究领域还是需要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不过这些意见还是应该建立在了解一定文学知识的理性思考之上,如果只是人云亦云的迷信名家,那反倒是不如写点读后感来得实在。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上一篇:《遥远的救世主》读后感下一篇:《雪国》读有感:穿越银白世界的灵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