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后,对作者马尔克斯很感兴趣,就又读了一读他的成名作《百年孤独》,有点晦涩和深奥,并没有特别读懂。
在马尔克斯传中提到,《百年孤独》里的马孔多小镇的原型就是马尔克斯的出生地,所谓的百年孤独,描绘地是马孔多这座古镇的百年,从一个破落的小村庄到繁华的城镇,又回归衰败的过程,同时也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一百年的起起落落。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布恩迪亚家族这人名了,这六代男孩子叫来叫去,不是叫何塞·阿尔卡蒂奥,就是叫奥雷里亚诺,傻傻分不清楚,貌似从名字上就预示了这些男孩的宿命,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男孩都有点神叨和闲散,叫奥雷里亚诺的男孩都很执拗。
叫蕾梅黛丝的女孩都很天真烂漫,叫阿玛兰妲的女孩都很放荡,似乎作者从小说的开头就已经注定了小说的结尾,一代又一代的布恩迪亚家族的人不断地轮回,无法摆脱自己的孤独的特质和命运。
也许是缺乏对第三世界的了解,也许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也所知甚少,我并没有很能理解作者得内在情感和深刻的意图。
作者不止一次提及布恩迪亚家族是有孤独的特质的,我就在想,到底什么是作者理解的孤独呢?
第一任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发明创造和探索未知的梦想,从冶金到航海梦想,最后就在一棵树下,每天神神叨叨,神志不清,这个状态是孤独的,他的家人都在身边,但是,他仿佛看不见他们,而他却更愿意看见已经离世的朋友和敌人。
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起初跟着吉卜赛人走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后来,他回到了马孔多小镇,与自己父亲的养女结婚,将自己的蛮力用在了耕种上,还将非法占有的土地合法化,最后,死于一场暴动。这一任何塞·阿尔卡蒂奥特别看不懂,好像关于他的描述特别少,似乎他就是一个莽夫的存在,空有一身蛮力,却不知道一身的蛮力因发挥到何处,他和丽贝卡的相爱也很戏剧化,似乎就是最原始的男性与女性力量的相互吸引,戏剧性较强,欣赏不来。我理解他最孤独的点,可能是从头到尾,不知道在干嘛。
第三任何塞·阿尔卡蒂奥是第二任何塞·阿尔卡蒂奥与纸牌师庇拉尔·特尔内拉的私生子,也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追随者,最后为了自由党而牺牲。他虽然是第二任何塞·阿尔卡蒂奥的私生子,但是,名义上却是乌尔苏拉的养子,所以我经常很困惑书中关于辈分之间的描述。本来么,名字叫来叫去都是相同的名字,其次,有了把孙子当成养子的这一层关系,就让辈分更加扑朔迷离了。这一任何塞·阿尔卡蒂奥最孤独的点,我理解可能就是身世吧。
第四任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是第三任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双胞胎儿子之一,他的存在感很低,前期是一个无所事事的爱斗鸡的社会渣渣的形象,后来作为枪杀罢工运动三千人的唯一幸存者,一直沉溺于研究吉卜赛人留下的羊皮卷。官方将罢工运动彻底从历史中抹去,他的亲历和存在就是对这个现实的最大讽刺。他的孤独应该就是明明亲身经历,明明知道官方造假,但仍无人愿意相信的无力感。
第五任何塞·阿尔卡蒂奥是奥雷里亚诺第二的大儿子。奥雷里亚诺第二和妻子费尔南达的信仰和生活理念的冲突是很明显,他们的三个孩子都徘徊在压抑与放荡之间的。第五任何塞·阿尔卡蒂奥是作为教皇培养,但他却一点也不信仰神学。他的孤独是明知道自己不愿意但仍要为了满足自己母亲的期待而假装热爱神学。
二儿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出生的时候,就瞪着大眼睛吓坏了接生的人,将大哥与纸牌师偷情时,他又是唯一的知情者,后来,他与纸牌师也生了一个私生子。他从小少言,但开口就是预言,机缘巧合加入自由党,并成为了自由党的首领,发起了三十二场战役,又生了17个私生子,最后,回到马孔多制作小金鱼消磨时间。
按理说,他这样的人生也算是传奇人物了,但是,剖析其内心,他在从军多年以后突然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战争,我相信那时候的他,是最孤独的。最后,他在马孔多制作了小金鱼去市场换金币,又将金币熔化了雕刻小金鱼,他想要的可能也只是一个专注的理由,坚持的目标,从他身上体会到的孤独是对虚无的恐惧。
“他深陷孤独,不再感知到预兆,他为了逃避必将陪伴他终生的寒意回到了马孔多,在最久远的回忆中寻求最后的慰藉。” 这是书中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回马孔多养老之前的一段话。
这里用到了寒意来表达孤独,蛮形象的。这么说来,孤独的反义词应该就是温暖,而不是快乐。
第二任奥雷里亚诺·何塞,他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与纸牌师的私生子,由自己的姑妈阿玛兰妲抚养长大,并与其姑妈产生了不伦之恋。这里我也不是很理解,为啥书中描述的不伦之恋特别多呢。是不是也是通过不伦之恋来侧面反映孤独?还是用不伦之恋来表达原始的两性张力对世俗观念的挑战?他的孤独更多的可能就是因为不伦之恋的无法公开的秘密而饱受煎熬吧。
第三任奥雷里亚诺第二,我记得书中有两句话很概况地描述了他的特点,“因为说起来奥雷里亚诺第二如果有什么厌烦之事,那就是一切变动对生活造成的麻烦。”
“他大可顺势重拾费尔南达乏味的爱情,步入盛年的她仍美貌不减,但雨水已经令他远离一切情欲的冲动,代之以清心寡欲的平和。”
书中关于奥雷里亚诺的篇幅还是很大的,而且这个人物似乎结合了布恩迪亚家族两种男孩性格,执拗的和闲散的。他的妻子是个保守派,仪式感贼强的淑女,情妇是一位成熟妩媚的彩票商人。他一直徘徊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之间,从书中也看不出他到底更爱谁,似乎他最害怕的可能就是一切变动对生活造成的麻烦。他的孤独是貌似都有了,但是,好像又什么都没有。
第四任奥雷里亚诺是梅梅的私生子,从小见不得光的男孩,却饱读诗书,一切皆可知,最后,也是爱上了自己的姑妈阿玛兰妲·乌尔苏拉,生下了有猪尾巴的小孩,应验了这个家族的诅咒。他是在孤独中成长,但是,全文倒是并没有读出他的孤独感,可能孤独感本身是跟温暖对照的,没有感受过温暖,又怎么会感受到寒冷,又怎么会感觉到孤独呢?
以上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男生,感觉他们的孤独都源自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也许这也是生活在动荡的年代的人的骨子里普遍拥有的烙印吧。
说到书中的女性,自然最值得一说的是乌尔苏拉,乌尔苏拉活了一百二十岁左右,可谓是见证了布恩迪亚家族的起起伏伏和马孔多小镇的兴衰。乌尔苏拉主持整个大家族的日常事务,她的三观是很正的,也非常勇敢,当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被权力迷失了自我的时候,勇于不惜一切代价去制止他。
她更像是一位观察者,特别是她晚年失明以后,书中有一句话这样说,“她试图用眼睛去看那些本可以靠直觉看得更清楚的东西,于是开始频频出错。”
读到这,我又有了一个猜想,所谓的孤独,有时候会不会也是过于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过往的经验,从而忽视了自己的直观感受,关闭了接收其他的可能性的雷达。
费尔南达,是这个家族的第二位掌权女性,她出生于落魄贵族,与整个家族格格不入,有点教条主义的意味。我理解她的孤独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偏执,只能接纳自己从小的生活方式,不能接纳其他,她可能算是整个家族中最大的顽固派。
小女儿阿玛兰妲·布恩迪亚,也是个谜一样的存在,我无法理解她。我无法理解她为何要阻碍丽贝卡和钢琴师的婚约?书中说是出于嫉妒,那她嫉妒的到底是什么呢?后来,她又拒绝了钢琴师和另一位上校的追求,按照书中的描述,她既期待他们的陪伴和追求,但又都拒绝了,而且都是出于无穷的爱意,但我更加无法理解了。
“实际上,这两样行为都属于无穷的爱意与无法战胜的胆怯之间的殊死较量,最终胜出的是阿玛兰妲毫无理由的恐惧,恐惧的对象是她自己饱受折磨的心灵。” 大概书中已经给出了答案,阿玛兰妲最深的孤独是来自于对自己内心的恐惧,无法愿意面对真实的自己吧。
叫蕾梅黛丝的几位女性,都是真善美的化身,但是,命都不长。我想她们的孤独应该是她们的美好不被这个世界所接纳吧。
整本书,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很读懂,那就谈谈我自己对孤独的理解。
孤独可能就是无法驱逐的寒冷,身体上的冷容易让人感觉到孤独,一个人的下雨天,就特别想喝一杯姜汁可乐,而且得是别人煮的姜汁可乐。也许从这个维度说,寒冷更多地从由内而外的,而温暖跟多地是从外而内的。心理上的冷,浅层次可能就是不被看见,不被理解,不被关心,失去方向,就觉得很冷。深层次来说,可能是无法摆脱心中的恐惧,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懦弱,都是容易让人感觉到孤独的。
从这个维度说,似乎孤独就是一件坏事情,似乎孤独就是需要被治愈的,似乎孤独就是要被驱逐的。但我有时候又想想,可能也未必吧,孤独虽然很难成为我们主动去追求的一个目标,但是,身处孤独的人们还是自由的。
突然很好奇作者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之下,写出了这本书,因为确实能感觉到作者似乎每次都是倒叙的方式,在每章的开头就告知了主人翁的结局,然后,再开始展开细节描写,这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