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名著读后感

《草房子》读后感

2021-11-20 08:22:52  本文已影响人 

《草房子》读后感

      《草房子》创作于1995年,是曹文轩先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所写。故事主要讲述了在油麻地这块地方,小男孩桑桑所经历的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他说:我的空间里到处流淌着水,《草房子》以及我的其他作品皆因水而生。虽然有些东西如今早已面目全非,可是那个充满着快乐和悲伤的空间,会永远的留存在他的回忆之中。有人说,《草房子》这本书是写给儿童的一部文学作品,毕竟在曹文轩先生的身上顶着太多有关于此的身份和头衔。而且,故事中讲述的五个孩子,桑桑、纸月、秃鹤、细马、杜小康,每一个又是那么的个性鲜明。

1、童年的自尊心,最经不起践踏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身边总是会有这样的人,因为种种缺陷而被赋予别称。一个人的虚荣心是天生的,无法磨灭但可以收敛,只是如何学会收敛虚荣心还需要经历一些试错的过程。比如文中的秃鹤,真实姓名叫做陆鹤,只因为是天生秃头,因此获得此绰号。调皮捣蛋的桑桑总是不失时机的捉弄他,为此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然而之后发生的故事可以说是试错的过程,曲折而动人的故事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因虚荣心而丧失了应有尊严的孩子是怎样成为师生心目中的“大功臣”的?一个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出生,就像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一样。若含着金钥匙出生,富贵荣华应有尽有;若生不逢时或者由生养之人带来的卑贱从出生就开始萦绕,那么坎坷注定伴随左右。纸月偏偏属于后者,妈妈的错注定要让孩子来承受,而姥姥作为纸月坚强的后盾,尽力陪伴她度过油麻地小学的最初几年时光,只能也只是陪伴这段时光。剩下的人生纸月必须独自面对,也许慧思僧人能带她走向美好,也许……

       就像故事中的秃鹤,因为秃的很地道,“秃鹤”就取代了陆鹤成了他的代名词。一开始,他并不是很在意,仍旧快乐的生活着。可是有一天,他发现所有人的话语和微笑中不再单纯,处处充满着嘲笑与戏谑,原本那个快乐生活的少年忽然间变得敏感和悲伤起来。谁再碰他就跟谁拼命,任谁叫他别称,他也不再搭理。他希望能像其他人一样,而不是生活在取笑的目光中。

       他开始往头上抹姜片,他开始戴帽子,可是这些不但无济于事,反而更引得大家变本加厉的捉弄。他的尊严就像自己那顶被悬挂在旗杆上的帽子一样,在众人的目光中受尽践踏。于是,在接下来五所小学的会操中,秃鹤以他特有的方式报复了他人的轻慢与侮辱,使油麻地小学蒙受了耻辱,失去了荣誉。秃鹤怎么也猜不透,为什么他的种种行为并没有换来其他人的尊重,取而代之的是冷淡。

        不过在后来的春节文艺汇演中,秃鹤自告奋勇饰演剧中无人可以胜任的秃头连长。这一次,他只想努力把戏演好;这一次,他不再畏畏缩缩;这一次,也没有人再嘲笑他。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童年的自尊心,最经不起践踏,因为那是认识世界的开始。无论是成人或是孩子,尊严这个词一直伴随左右。而故事中的秃鹤,在当今社会依然普遍存在,他们在细小的缝隙里卑微的活着。

2、温情,治愈心底的伤与痛

       其实,故事中的另一个小角色细马,他的境遇与秃鹤有很多相似之处。卢梭在《爱弥儿》中,曾大力倡导顺应儿童天性的、自由自主的教育方法。这一点,在细马上清晰体现了出来。从小开始,身边的亲友家长都提醒着我们,好好读书才是最重要的。无形中,掐断了我们的其他选择,使我们被绑上了一辆永不停息的战车,只能在一条单行道上一路开到底。但是在读书之外,我们能不能还有其他的选择?细马给出的答案是:有。细马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坏学生,他打架、逃课,而且是发自内心地厌恶读书,仅有的一次尝试融入油麻地小学的学习也很快宣告失败。那么,作者写这个孩子,就是为了说明读书无用吗?细马就真的是一个坏孩子吗?并非如此。看起来是个坏孩子的细马,却有着一颗热爱自然的心,而且非常孝顺自己的养父母邱二爷和邱二妈。同时,他有着一般同龄人所没有的自主意识,在经过了认真思考之后,选择了放羊这条路,并认真地安排起了日后的生活计划。一直到小说结束,细马都仍然坚持着放羊。如果说其他孩子只是被动地上学,随波逐流地接受着家长安排的一切,那么细马则恰恰相反,他有着强烈的自主意识,非常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也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由此可见,作者并非要否定读书,而是要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我们选择了哪条路,而是我们能不能认真选择并敢于为之负责到底。读书确实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在选择其他出路时,一样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越淡漠的当今世界中,他们所流露出来的温情也就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了。

3、成长,就是一次次的磨砺

       杜小康,是作品中我特别欣赏的一个男孩子,应该是对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人吧。杜小康家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一户人家,是一个开杂铺货的人家。后来他父亲将所有的家底都花光了,买了一艘大船,又买了一船的货,结果船被大海冲翻了,货也没了,他们家变得一贫如洗。但是杜小康的爸爸没有放弃,后来杜小康决定在学校开店。相对于杜小康我自愧不如,因为他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能明确地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并且有勇气去做他想做的事。我却常常因为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而手足无措。和他相比,我为自己的胆小、怯懦而自惭形秽。家境殷实、品学兼优的他就像是天之骄子。并且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出有一丝丝的傲慢与狂妄,有着超脱年纪的沉稳。在那个荒无人烟的芦苇荡,这个少年感受着孤独、痛苦、忧伤、寒冷、饥饿、病魔……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成长和蜕变。

4,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草房子

       每个人的童年里都藏着那么一个人,那是生命中第一次感觉到不一样的悸动和羞涩。就像故事里的桑桑,尽管他是一个淘气、爱闯祸的小男孩,可是在纸月面前,他永远也改不了害羞的毛病。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善良。他每做一件事,哪怕是帮别人从地上捡起一块橡皮,心里都为自己而感动。桑桑愿意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帮细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他甚至愿意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一件事情。

       桑桑参与其中的故事平凡又心动,作为主角,他见证了油麻地的发展。虽然说故事描写的是六几年的事情,但是有血有肉的细节描写,也能让我们联系现在生活中的实际,和作者一起高兴,一起流泪 。桑桑是油麻地小学校长桑乔的孩子,特殊的身份让他从小就注定成为别人闹哄的对象。不过,桑桑平日里也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调皮、不安分、总是喜欢搞些恶作剧。比如,他让秃鹤在众人面前尊严尽失;他不允许落魄后的杜小康加入他们的游戏队伍;他把代表着爸爸荣誉的纪念红戳全部撕掉……可是一遇到纸月,桑桑就像一只乖巧的小绵羊。他要求妈妈给他做一件洁白的衣服,不再脏兮兮的,不再浪费粮食,不再跟着妹妹抢东西吃,忽然之间变得那么的安静和文雅。

      这就是童年啊,纯真,纯粹,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并没有一丝丝的恶意。

       草房子是一本写给儿童的书,也是写给大人们的书。曹文轩先生用故事向我们诠释了世间那些最美好的东西:善良,温情,勇敢,尊严、坚强、喜欢和爱。

返回名著读后感列表
  • 上一篇:《雾都孤儿》读后感
  • 下一篇:《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