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资本论》读书笔记——货币转化为资本

2025-11-05 08:57:34  本文已影响人 

《资本论》读书笔记——货币转化为资本
马克思默认了这是一个零和游戏,但从效用主义出发,可以是买卖双方都获利。我觉得马克思的证明其实是非常无聊的,既然已经定义了价值是存在于商品内部的一种客观属性,那从对称性的角度出发,各种各样的流通当然是不会产生任何剩余价值的,只要不存在劳动或消费,就不会产生或消失价值,这在定义上就已经明摆着了。

但马克思恰恰没有解释最关键的一点:为什么这是一个零和游戏?为何不能有一笔交易让买卖双方都获利?

原文:因此,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的转化为资本,既不能用卖者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来说明,也不能用买者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来说明。

这边是建立在特权属于买者或卖者这一宏观概念基础上的,从对称性角度出发论证了不合理性。但在微观上,某个人在买卖两端都可以有特权,所以我认为论述并不严谨。

原文:因此,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的转化为资本,既不能用卖者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来说明,也不能用买者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来说明。

马克思想表达的是,只要通过商品在流通,价值总额不变,不会产生剩余价值。感觉有点循环论证,所以剩余价值的定义是从流通的价值中剥削至循环外的那部分价值?

原文:可见,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我觉得马克思在故意制造矛盾,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原文:因此,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须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感觉是很简单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讲那么复杂。写一点笔记。

几个遗留问题:

资本再配置和风险承担,在马克思看起来不属于劳动,但这部分很明显在市场上是具有交换价值的,如何看待?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价值应当以“维持基本生存资料”的程度来衡量。但很明显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未受过教育的人,维持生存的生存资料是一致的,但能产生的价值不一致,如何看待?

马克思认为,一台设备内蕴含了价值,而设备在生产时,只会把价值转移到产品中。转移的价值,按设备生命周期内能生产的产品数量进行平均,同时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也需要支付一定的价值。我认为劳动力在计算上其实也可以视作设备看待,他们十分相似

为了维持劳动力,每天都需要一定的生存资料

如果过度压榨,会损失总体价值

为了能够产生劳动力,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

劳动力持续产生新价值,设备持续转换价值

  似乎没有必要单独把劳动力独立出来而去讨论剩余价值的问题,而可以换作讨论是否应该把人视作设备的问题。感觉马克思是故意把人特殊化,以求定义剩余价值和解释剥削。

马克思看起来是用一种偏主观的方式在区分资本增值和劳动,如果你的目的是W-G-W,那么你是普通的劳动者,你是希望换取使用价值;而你如果是G-W-G,希望最终获得货币的增值,那你就更像是资本家

在G—W—G中,货币的流回是由货币支出的性质本身决定的。没有这种流回,活动就失败了,或者过程就中断而没有完成,因为它的第二阶段,即作为买的补充和完成的卖没有实现。

这种流通的客观内容——价值增殖——是他的主观目的;只有在越来越多地占有抽象财富成为他的活动的唯一动机时,他才作为资本家或作为人格化的、有意志和意识的资本执行职能。

资金的再配置,本身属于劳动吗?看起来似乎被归为了资本增值,而与劳动区分开来了。感觉在马克思眼里,只有朴素的劳动才创造价值,资金的配置和调度,风险的承担,这些都不产生价值。

原文:最后,在生息资本的场合,G—W—G′的流通简化地表现为没有中介的结果,表现为一种简练的形式,G—G′,表现为等于更多货币的货币,比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感觉交换价值这个词是价值在微观上的体现。价值是宏观的概念。分工使得同样价值下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原文:可见,与两人不进行交换而各自都不得不为自己生产葡萄酒和谷物相比,用同样的交换价值,A能得到更多的谷物,B能得到更多的葡萄酒

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一个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他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他必须始终让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消费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

这里所说的自由,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另一方面,他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

不考虑人本体怎么来的问题么?这只是维持的成本而已。

原文:假设个人已经存在,劳动力的生产就是这个个人本身的再生产或维持。活的个人要维持自己,需要有一定量的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可以归结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的价值,就是维持劳动力占有者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工人在得到买者支付他的劳动力价格以前,就让买者消费他的劳动力,因此,到处都是工人给资本家以信贷。

感觉剩余价值是随着“人”的定义而被特殊化的,无非就是简单的加减法,工人创造的价值减去工人维持生存资料的价值。

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同时就是商品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强风吹拂》读书笔记
  • 下一篇:莫里斯《开放的自我》述评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