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我从未见过中国老百姓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他们不再是鸦片战争时期那种被击败、被侮辱、被愚弄的民族。他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族,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即后来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士兵、牧民、工人、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的战斗、学习和生活情况。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次将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准确情况和红军将士的英勇形象公之于众,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展示了中国的光明和希望,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心和力量。特别是《长征》一篇,描述了红军强渡大渡河,过草地、胜利会师西北的壮举。而完成如此壮举的法宝——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具备的廉洁奉公的高贵品格,书中多有展现。
红星照耀中国概括
首先是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无论是红军领袖还是普通战士,都展现出了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坚定信念。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惧生死考验,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奋勇向前,直至胜利。
其次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在书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红军战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舍生忘死,浴血奋战。他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再者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战略策略。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法宝。
此外,还有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他们严守纪律,服从指挥,顾全大局,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这种精神品质,是我们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过程中,仍然需要大力弘扬的。
最后,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与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关心群众,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努力奋斗。这种精神品质,不仅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为我们今天坚持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红星照耀中国》所展现的精神品质,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在革命时期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精神品质,不仅在当时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了解了写作背景我才能体会到,要写出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耐心,以及不顾封锁的正义感和使命感。当时中国的红军,被外界媒体报道成“聚集的土匪”;红军的领导人,在国民党的歪曲下成为了万恶之源;甚至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些英雄人物,也在外部媒体的笔下“死”了三五回。在这种条件下,能写出如此慷慨激昂的文字,是十分难得可贵的,是需要排除万难的,是必须消除外国人的偏见的。
精读了全书我才发现,斯诺在书中对红军领导者形象的刻画,是细致入微的,是热情赞美的。领导者们智慧的头颅,在国民党眼中是价值上万的“宝物”,可是他们的卫兵,往往简单地布置警卫,领导者们走出门去,可以和任意一个农民敞开心扉交流;他们积极乐观,从不轻易退缩,与士兵同甘共苦,一样不骑马,不搞特殊,遇到敌军时习惯说“弟兄们,跟我来!”而不是“弟兄们,向前冲!”他们以大局为重,“认为个人是无关紧要的”;他们带领的队伍,所到之处,无不是热烈欢迎,大开城门的。此类种种,便可称之为中华民族的崇高的精神,中华民族脊梁的高尚灵魂!
不仅领导者们是这样,他们带领的士兵和“红小鬼”亦是如此。红军制定的八条规定,几乎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美德。虽然已成历史,至今仍熠熠生辉,尤其是“红小鬼”们。他们恪守职责,甚至坚持要盘查彭德怀的通行证;他们有自己的名称,叫“同志”而不是“喂”;他们因为自己的追求而加入红军,或为了父母报仇,或受不了地主压迫,或失去了家园流离失所,都投身于这伟大的革命事业之中。“红小鬼”们的精神追求,深深地打动了我,震撼了我,感化了我。他们的行为习惯与素养,值得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反思与学习。
当合上《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用镜头与笔触勾勒的红色史诗,依然在心底激荡。这位西方记者穿越封锁线,以客观视角揭开革命圣地的神秘面纱,让我得以触摸那段峥嵘岁月的温度,窥见信仰迸发的无穷力量。
书中对革命领袖的白描鲜活如晤。穿着布制军装的毛泽东,在窑洞里纵论天下局势;周恩来戴着褪色八角帽,目光如炬地部署战略;彭德怀笑谈童年苦难,与战士分食野菜却斗志昂扬。这些打破刻板印象的细节,让历史课本里的名字化作有血有肉的灵魂,展现出革命者既有改天换地的魄力,又葆有赤子般的真诚。
最令人血脉偾张的,是红军战士用脚步丈量信仰的长征之路。他们在铁索横江的泸定桥上演生死突击,在风雪交加的夹金山挑战生命极限,在荒无人烟的沼泽地踏出希望之路。面对饥饿、伤病与敌人的围追堵截,支撑他们的不是钢铁之躯,而是 “为天下人谋幸福” 的炽热信念。这份信念,让衣衫褴褛的队伍迸发出改天换地的力量,书写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壮丽篇章。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红星的光芒始终照亮前路。在脱贫攻坚的山乡、抗疫一线的阵地、科技创新的前沿,新时代的奋斗者们正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这份精神血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从书中汲取力量,在时代浪潮中勇立潮头,让信仰的火炬代代相传,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
当你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会有什么感觉?
你是如何看待书中的经典人物的。
你认为书中的精神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哪些改变。
你可以体会到书中的真挚情感吗?
也可以看看中国共产党的其他英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