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完成魏智渊老师《高手父母》序章008-022页的阅读,浅谈几点感悟。
一、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就为孩子创造怎样的环境。
这种以终定始的思维方式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为孩子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
在环境中,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我邻居家小孩三岁了,他的一个叔叔来家里玩。先是陪着孩子看书,接着陪孩子捉迷藏,然后拍球,孩子很喜欢这个叔叔,俩人互动很好。后来,叔叔坐在电脑前玩游戏,邻居家小孩先是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看了一会,小手就伸到键盘上想和叔叔一起打游戏。孩子的奶奶来了,作势要打孩子的叔叔,嫌他带着孩子玩游戏。孩子却去打奶奶,喊着自己要和叔叔一起玩游戏。
当邻居给我讲这件事时,我慨叹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分分钟的事。
我们想要一个远离手机的孩子,我们在家里就不要经常捧着手机,更不能把手机当成哄娃神器。
二、顺境和逆境都有可能出人才,但逆境中出的人才,具有与顺境中的人才不一样的特质。接受我们不得不接受的,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把一切都当成馈赠,把一切都视为最好的安排,这才是成长型思维。
文中举了离异妈妈的例子。离异,是不能改变的。但能改变的是把父母离异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夫妻双方不管怎么看不对眼,都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攻击,更不要拿“你爱爸爸多一点孩子爱妈妈多一点”这样的问题来撕扯孩子的心灵。
再联系生活中的例子,中高考成绩出来了,无论怎么惋惜,怎么埋怨都没有什么用,
不如接纳现在的成绩,谋划脚下的路该如何走,才能走得更平稳,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当一个家长越读这本《高手父母》越觉得自己过去的养育方式不正确,而陷入内疚自责中时,我告诉她:接纳过去的自己,专注于当下能做的事,成就未来了不起的自己。
这几句话得到莎莎老师的高度认可,并被很多阅读伙伴引用。我很开心。
三、优秀者的四大核心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保持专注的习惯、深度学习的习惯、合理归因的习惯。
所谓珍惜时间,就是让你的生命保持紧张感,这个紧张感指的是生命张驰有度,以一种有节奏的方式保持活力。
保持专注的孩子更容易优秀,被动学习的孩子很难专注,因为他潜意识里抗拒学习,这种抗拒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负能量。
那么成人能做的是什么呢?用积极的方式,也就是通过榜样来影响孩子。孩子受到了引导,但没有意识到自己受到了引导,却潜移默化地跟随榜样的力量前行,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榜样的力量,一是父母做孩子的榜样。如一位家长的分享:以今天闺女的读书为例,昨天只读了十分钟,而且是被动读的,今天看到我和她爸爸都在看书,还没到每天该读书的时间,她自己竟然主动说先把书读了,而且一不小心读了35分钟,我也惊讶到了,一顿夸,她自己笑得合不拢嘴。二是以童书和传记中的人物为榜样,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树立优秀者的镜像。
深度学习的人会举一反三。我想起自己初中时代做数学题,喜欢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同一道题,还喜欢由结果倒推条件,享受做题的乐趣,因此中考时的数学分数只被扣了一分,比我们班平时的数学尖子生都考得要好。
合理归因,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更有利于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