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意义
本不在于从中获得多少成就
而在于那些看着不起眼的文字
能给人无形的能量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
更有你所想象不到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
拾起书本,不负韶华
……
书名 《帕夫雷什中学》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现实意义
* 提出学校要达到三项具体要求:一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门特别喜爱的学科,鼓励他“超纲”;二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样入迷的课外制作活动;三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最爱读的书。他说:“如果一个学生到十二三岁在这三方面还没有明显的倾向,教师就应当为他感
* 社会上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是对自己的事业充满兴趣,同时执著追求,刻苦钻研。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这样,比尔·盖茨更是这样。因此,学校不是只给学生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并使之成为他的爱好。
* 学会引导学生在不断认知的路上自己发现真理,这不仅是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以正确的观点认识自然和社会,形成坚定的信念,锻炼进行创造性劳动、探索自然和社会生活现象应有的态度的方
* 提前两年,五岁时就受到学校教育的影响。我校的教育队伍认为,孩子在两岁至七岁间所处的德育、智育和审美的环境极为重要。孩子身边的人们和多面的人际关系在他生命的最初几年对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
* 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应当是关注孩子的体育,首先是增强孩子身体的抵抗力,抵御疾病的侵袭。关心孩子们的健康,使他们不生病,机体对疾病有所免疫,这和关注孩子的智力和道德发展同样重要。 教育的力量和可能性是无穷尽的。没
* 学校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们传授从事劳动和合乎要求的社会活动的必要知识,也要让每位同学感受到精神生活的幸福
* 没有充实的内心世界,没有劳动和创造的喜悦,就无法获得自身的尊严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幸福也就无从谈起。
* 在教育的过程中,每位同学的能力和才干都在不断得到拓展。日后他们有些人会成为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另一些人会成为工程师、技师、医生、教师,还有一些人会成为钳工、车工、农业生产机械师,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智慧和创造性在他们的劳动中起主导作用。钳工和车工、电气装配工和建筑工、畜牧学
* 关注每个个体,关怀每位学生,以关切而又深思熟虑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是教育过程的根本之根本。
* 孩子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便是拥有充分的、可支配的课余时间。
* 学生应当享有同花费在学校课堂上的时间一样多的课外时间。这在学龄晚期尤为重要。
*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从中感受到的老师的意图越少,就说明它的教育效果越好。这个规律性是教育技巧的核心
* 时刻记得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 每个孩子都有某方面的才能,我认为不存在无才能、无天赋、生来懒惰的孩子的信念也就越坚定了
* 总是努力使教师们相信:如果你只限于从讲台上看到学生,如果他来找你只是因为你叫他来,如果他跟你的交谈只是回答你的问题,那么任何心理学知识都帮不了你的忙。应当像跟朋友和志同道合者见面一样和孩子见面,与他分享胜利的喜悦,共担失败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