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不幸,本书也是不知几时入手,连塑封都没有开启,默默躺在书架上许久的其中之一;又何其有幸,在那个具有纪念意义的25年1月,做为25年阅读的开篇,开启了它的使命。
读大量的书、出口成章、侃侃而谈是我遥远的梦想。在向这个梦想努力的每一小步里,都有我的选择和坚持,25年则是我的慢读年、精读年。
很开心有理念一致,需求相同,一拍即合的挚友与我同行。
养育是我们共同的人生课题,养育的过程快乐与撕裂同行,零零散散的知识根本满足不了我们养育的需求,只言片语的劝慰也安抚不了我们狂躁的冲动和无助的内心,如何破局——唯有自助,如何自助——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
本书是觉醒三部曲《父母的觉醒》、《父母的觉醒2:如何培养自觉的孩子》 、《家庭的觉醒:养育自主、坚韧和有觉察力的孩子》 的最后一本。现在看来,当时没有选择购买前两本,而是跨越式的进入最后一步,是有自己的狂妄和局限的。恰似我们养育的过程,还没有稳稳做好前面之一二,却无畏的奢望、无理的要求孩子发展出三四。试问自己都尚未觉醒如何养育出觉醒的孩子?自己都尚未自觉自律,为何要求孩子言既出行必果?是该庆幸自己竟然了解家庭觉醒教育的重要性,还是该悲哀自己狭隘的好高骛远的理想主义教育观呢?值得反思……
言归书中,非常喜爱作者的开篇,摘抄共勉:
谨以本书献给我们的孩子,
我们有幸成为他们的父母。
对他们的爱赋予了我们灵感,
我们获得宝贵的机会,
得以唤醒自己,从而解放人性。
这本书的愿景是,
让每个孩子的成长始终根植于真正的自我,
因为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
在我看来,本书愿景也是养育的大愿和终极目标吧。
全书正文分为四部分,章节及内容都非常清晰明确。首先提出什么是觉醒的家庭,再来说说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不觉醒, 错误的教养迷思在哪里。接着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那些迷思,我们的反应机制是什么,引起我们情绪反应、驱动我们恐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最后给出觉醒教养的方法与技巧。
全书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名词和术语,而是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再结合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案例,读起来非常轻松,特别容易引发共鸣。
而我在读的过程中,或摘抄原文或彼此交流或反思总结或共鸣感慨,洋洋洒洒输出了近八千字,这个结果也是惊讶到自己的。暂且不论质量,数量已经足够表明态度。
本篇读后感的时间节点应该是在1月底,因为休年假心散了,一直拖到现在。今日完成,勉强算补交作业吧。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有意义。
最后想说的是,孩子是天然觉醒状态,只有觉醒的父母、觉醒的家庭才能保护好孩子天然的觉醒状态。让为人父母的我们,为之而努力吧!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上一篇:《邻家的百万富翁》读后感下一篇:《当我遇一个人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