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当我遇一个人见》读后感

2025-02-17 10:12:15  本文已影响人 

《当我遇一个人见》读后感

        与几位喜欢读书的朋友再次读李雪写的《当我遇一个人见》,每次的感悟都有不同。


    一.介绍本书——主要写的是母样关系,母婴关系的重要性。童年的经历如木马程序一般,不知不觉进入到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里,内化到我们的身体里。孩子与父母的情感关系,相处模式,都不同程度影响着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事业、婚恋、与他人的关系等等,紧密连接,丝丝入扣。

      父母的童年灰暗、不幸福,会把这类心理创伤传递给孩子,或者影响到孩子。不管父母内心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再受苦,想让孩子幸福,但父母会在不知不觉中制造出各种的障碍,来限制、阻碍孩子很好的成长。大家对这点也许会有所怀疑。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来阅读本书,认清我们自己的童年,透过觉察自己的现状,理解母婴关系对自己,对孩子究竟带来了什么?

  二、 摘抄分享
     在张德芬写的推序中,有这样一句话“所有人的心魔都是在儿时种下的”,“所有修行之人都需要看这本儿书”。修行,它不同与我们在电视或报道中看到的修行。我们的修行是在修我们自己的不行、不足和不知。是通过学习、阅读,提升自己的观察力、觉知力和分析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看见”的能力,解读自己内心的障碍和纠结,接纳自己的“心魔”。先修自己,再度他人。

摘抄:人生总结:成为你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眼中正确的你,生命才真正有意义。

对“看见”的理解,看见分狭义和广义:
1. 狭义的看见是看见了人,看见了事,看见了人的毛病。
2. 广义的看见分为三层
1) 基础层次(底层),就感官的看见,通过视、感、触、嗅、味、获得。
2) 理性层次(中层),通过理解与分析对事物进行判断。
3) 精神层次(高层),通过理解和感知,也就是心灵与意识内在的看见。

三、感悟

   作为父母,是否看到了孩子本身存在的价值,而不是用外在的价值去定义物质性的他。亲爱的家人们,希望我们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看见的能力。对自己,对身边人,多一点点允许与理解,少一点点批评和要求,改善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构建和谐的相处模式。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家庭的觉醒》读后感
  • 下一篇:《江湾路七号男子宿舍》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