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为什么是索马里。
索马里拥有非洲国家中最长的海岸线,很多风景优美的海滩,1960年脱离英、意的统治宣告独立,和很多其他非洲国家一样,是一个部落式国家,这些部落后来都演变成一方军阀,都想通过武力执政、当权;而且还有很多恐怖组织、党派也应乱世而生。接下来的,自然而然便是无休止的内战和冲突。
魏凯给大伙儿讲了个故事,耸人听闻。索马里有个青年党,他们的人会去一个村子,抢走那里所有的孩子,把这些孩子训练成童子军,然后再让他们杀回自己的村子,把自己的父母亲人、老师朋友等全部杀光;还会割掉他们的嘴唇,以及女人的乳房。在索马里,没有政府和法律,被打死的可能性太多了,可能是别人在试枪,就把他给打死了。
他们跑了三趟索马里驻中国大使馆,才办下来签证,参赞给了几条建议:找一个靠谱的向导;雇用一个火力可观的安保队;最后,不要相信任何人。向导说,当你们带着安保队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来伤害你们是有成本的,需要付出代价的。你们的安保越多,他们觉得去伤害你们的成本支出就越高,这么一来你们就相对安全了。
当地安全级别最高的酒店的早餐,一个大盘子,半边白米饭,半边白面条,没有菜。索马里的水,本地人喝了没关系,但是外来客不能喝,体质不一样,会中毒。我们只能喝贵得要命的进口矿泉水。老张不信邪,喝了水龙头里的水,最后发现自己得了霍乱。某日中午在外面的午餐:半盘子菜半盘子苍蝇,上面还飞着一些,胆儿大,不怕人。只好入乡随俗吧,动手把苍蝇一个一个地挑出来。
当地人的生活:路边一个破烂的油桶,就是他们的厨房;所谓的“家”甚至连残垣断壁都没有,只有用树枝和破烂的布料搭起来的帐篷;周围遍地垃圾,还不断地冒着烟,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大量的难民营是几根竹竿,几块木片儿,或者铁丝什么的,上面绑点儿塑料布,再搭上各种各样的破布片儿,还有塑料垃圾袋等,能挡风挡雨的东西都能用上。一个用几根稍微粗壮点儿的树干支起来的棚子,上面盖上了一块完整的油麻布。向导说,它就是这块地方最好的房子。
无论是成人还是小孩,看我们的目光,少有好奇,多是呆滞和麻木。想要了解一个地方的人的生活,就一定得去这个地方的市场看看。那里是普罗大众、平头百姓生活必须要去的地方,一切都是最生活化的。市场才是一个城市真实的缩影。中国旧社会式的地摊,打着牌子只收美元;商店里的东西都很旧,更像是二手交易中心;颇有“特色”的小五金店,卖的东西都画墙上了……这里的这些店子的招牌,都是手工画的,上面很少写字,画是主体,这个店的经营内容,都给画到招牌上了。因为索马里的教育体系坍塌多年(2011年10月,在摩加迪沙,索马里过渡政府的教育部办公楼,发生了一次自杀式汽车爆炸袭击,造成7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自此索马里的教育系统正式瘫痪,现在只有少数私立学校在授课),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所以在这里绘画比文字普及得多。
安全问题:他老婆梁红在一次下去拍照的时候,同时被3支武装力量用枪顶着,她镇定了一下,挤出笑容,平举着手,试图跟正前面的那伙正规军交涉。以我的了解,这符合她的性格,梁红知道遇到事情害怕没用,慌乱更是没有任何帮助。被枪顶着,哭了还是会被抢,还不如积极去对待,她相信笑容和真诚,这世界语言能化解一切问题。他们被自己雇佣的保安队长敲诈,最少也要10万美金,向导很给力,迅速给我们换掉了安保队长,然后增加了一名民兵。但是他们也必须尽快离开,在向导的安排下,接下来三天,他们照常在摩加迪沙活动,该逛逛,该歇歇。三天后,跟酒店说得开车去一趟索马里南,留下几包行李,给他们制造一个我们一定会回来的假象。
最令人惊讶的就是正常的索马里人什么都不能做,只能待着。因为 “没有工作,摩加迪沙也没多少还正常运转的企业了,根本没有岗位提供给他们。种地也一样,他们没有钱就买不了地,买了地还得武装保护,否则就会被抢。这个代价太大,他们承受不起。” “那他们每天都干什么呢?”“待着。”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的环境里的人们,应该好好地珍惜现有的东西。我们太多的人,每天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抱怨、在怨恨、在计较,可是我面前这个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双腿、失去了一切的孩子,却乐观地告诉我,“至少我还活着呢”——活着已值得庆祝。
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家里宅着,开始怀念以前能到处跑的日子。微信读书上有人写到:可有个地方,人生下来就一直待着,直到死去,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恐怕地狱也不过如此。看了索马里人的生活状态,才知道还有人这样的活着,看完了他们,再反观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坎呢,因为我们认为的坎,在他们看来,却是难以企及的梦!
希望:“ 放下枪,拿起笔。”墙壁上的一个标语,这是我们在索马里看到的最具正能量的句子。只有热爱自己祖国的人,才是好人,才是善良的人。”是索马里人的价值观。我们希望能带走一些真相,再带来一些希望。
◆2、 零下71.2℃的奥伊米亚康,有2000多人。当地人说 “今天只有零下53℃,是个好天气。”
路途的艰辛。他们先到达雅库茨克,是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首府,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为零下40.9℃,最冷的时候是零下60℃,极端情况下能达到零下62℃,这座城市建于永久冻土层之上。找不到去奥伊米亚康的车,只好找到一个广播电台,发布广播消息:有几个中国人要去奥伊米亚康,雇一个司机,或者有去那边办事的,请求捎一程,后来终于找到一个司机,价格不菲,够买他一台车的。路上看到很多废弃掉的车,没准还有不少尸体依然留在车里面。没有人烟,根本无法救援。运气极好的,能等到一辆过路车,把人捎走,车就扔这儿,车不能熄火,我们计划要在奥伊米亚康待一个星期,也就意味着,这一个星期里,这车都不能熄火,发动机得开着。他们一行3人是第129、130、131位到达奥伊米亚康的游客。
当地的生活:住宿——村委会安排在一户当地的居民家里借宿;吃饭是三样标配——生鱼整冻,把鱼削成一块块、一片片的,盛在盘子里,然后蘸着盐吃;猪肥油,尝了一口,感觉全糊嘴里了;生马肝,里面有血,牙齿一嚼,嘴里稀里哗啦的一片红,全是血。不过话说回来,这东西还挺好吃的,营养价值挺高,还能补血,这儿常年的伙食,就是那三样标配。非要说它有什么优点,那就只能是:无菌、热量高。
温度太低,抽烟时,吸进喉咙的不仅有烟雾,还有冷空气。零下50℃的空气,会把人的喉咙冻坏;出去戴眼镜的话,镜框会冻在脸上的;不能运动,汗水会很快在贴身衣服上凝结,衣物就无法保暖了,人很快就会被冻坏。 当地冬泳的朋友从水里出来,身像被火灼过般,遍体通红。在他用毛巾擦脑袋的时候,我们听见了“咔嚓咔嚓”声,沾水的头发出水后,被瞬间冻成冰块,擦的时候应声折断,阵阵脆响。喝水——把冰搬回家,扔到缸里,融化后就是他们的生活用水。
有趣的现象:捕鱼——出水时鱼还是活蹦乱跳的,把它摘下来,扔雪地里,不到三分钟,速冻成了硬邦邦的冰鱼。人造雪——拿水泼向天空,到顶点的时候已全部凝固,瞬间变成雪,飘洒落地;在水杯里倒点儿洗衣粉搅拌,拿个笔管,吹出来。接下来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气泡在天空飞舞,那气泡直接坠到了地上。捡起来,它已是一个冰泡泡,像鸡蛋壳一样。
在最冷的天气挑战露营成功,人的极限在哪儿?不亲自挑战就不知道。早餐醒来每人的睡袋外面都结冰了,脸上是稀糊一片白。“恭喜你,梁红,你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冬季在奥伊米亚康露营成功的女性。
◆ 3、鬼城切尔诺贝利,其辐射量相当于400颗美国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报告说,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即世界的三分之一人口。进入切尔诺贝利100公里区域的时候,还跟在普通城市一样,车流穿梭,鸡犬相闻。这里不能吸烟,防止吸入辐射尘埃,一旦吸入,会造成内辐射,它会持续,有可能致命。从哪里出来,他们发现用手捋一下脑袋,头发就一缕一缕地往下掉。感觉用点力,整个头皮都能揪掉。切尔诺贝利核辐射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不用等太久,立竿就见影了。还有在哪附近上班的人,一次上班15天,一个周期五年。白俄罗斯人,已经到了谈“核”色变的程度。纷纷把儿女送往遥远的地方上学,希望下一辈们毕业之后,不要再回到自己的家乡。
◆4、马鲁姆火山,位于瓦努阿图,其首都为维拉港。当地土著称马鲁姆火山为天堂的入口,如果有人在这座火山里死去,灵魂会通过这座火山,进入到天堂。
安布里姆的酋长是一位中年汉子,面目和善,穿着一身略嘻哈的户外运动装,完完全全一个现代都市人。在这里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我看到了天堂美景,这是我30多年以来,见过最美、最震撼的大自然景象。这一趟火山之行,对于我来说,已经圆满了。就是现在回去,我也此生无憾了。”
后记:随着路越走越远,它展现给我一个全新的三观体系。生活、生命、生死,全部重新定义。漫漫征途,如一剂良药,毛病全治,我开始体恤家人,珍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