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孤独》读书笔记

2023-06-01 05:53:00  本文已影响人 

《孤独》读书笔记丨“孤独”其实很“有用”

本书主要为“孤独”去污名化,认为评判一个人幸福与否、成功与否,并非依赖“是否有亲密关系”这一单一准则。本书列举了孤独的各种好处,例如孤独有利于深入了解个人内心需求、有助于艺术创作、有助于人格的完整。

不过这本书的价值倾向,是如果你没有亲密关系,那么你必须要在工作成长中找到自我价值。这本书用的理论体系更偏心理学,有一些专业,比较难读。

第一章 人类关系的意义

本章介绍了两种主流学说,这两种主流学说认为人类亲密关系很重要。

有学者认为人们过去的焦虑主要是自然界中的威胁,而随着进入现代社会,饥饿贫困等威胁不再,人际关系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虑。随着宗教信仰的衰落,这种焦虑更是加剧。而推崇“亲密关系是幸福源泉”的精神分析疗法,向人们承诺了一种消除这种焦虑的方式。

弗洛伊德的的精神分析学说(本能论)认为,获得性高潮能力影响了一个人能否幸福。而一个人若无法获得性高潮的能力,其根源在于童年受到的创伤。于是现在大多数心理治疗形式都旨在挖掘病人在童年时期与其重要的人(尤其是母亲)的关系,从而帮助病人在未来建立更好的关系。

本书作者认同成年后受到的心理上的很多问题都与早年家庭经历相关。但他认为,将“爱的力量”理想化,认为“爱是通往救赎的唯一道路”并不正确。

与弗洛伊德“本能论”相对的是以鲍尔比为代表的的“客体关系理论”。鲍尔比认为,从婴儿时期开始,人类的主要需求就是与他人建立能够基于自己支持和回报的关系。但鲍尔比认为,依恋的需求比性需求更重要。以鲍尔比为代表的“客体关系”论者坚持认为,亲密的依恋关系是人生的意义和满足感的主要来源。

第二章 独处的能力

作者认为,如果要让头脑起到最大作用,要让个人发挥最大潜能,培养独处的能力必不可少。人类总是很容易与自己最深的需求和情感产生疏离。学习、思考、创新、与自己的内在世界保持接触,这些都有赖于孤独来完成。

儿童时期独处的能力十分关键。独处的能力与早期儿童能否在母亲的陪伴下独处有关(父亲不可以吗?),也与他们是否能感受并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有关——儿童能否在母亲的陪伴下安静地独自待着,不会担心母亲可能离去,也不用担心母亲是否会寻找自己;一开始是在母亲的陪伴下,然后是在母亲不在场的情况下,儿童是否具备触摸自己内在情感并将之表达出来的能力。

只有那些无论母亲在不在场都能体验到独处的满足与轻松的儿童,才会成为那种肯定能够了解自己需求的人,而不会顾虑别人对他的期望和强求。

精神分析治疗法注重个体表达其深处的情感,鼓励在分析师前的“独处”,通过独处去表达内心最深层的情感,其精神世界就会发生重组,带来平静和安宁。就像创作过程,具有疗愈作用。

作者认为,睡梦具有重组的功能,主要是因为梦。创作的“孵化期”也需要独处。智力是对本能快速反应的延迟能力,当人陷入思考时,就是延迟了行动,陷入孤独。祷告与冥想也是自我的独处。

第三章 孤独的用途

本章回答:自愿选择孤独时能有哪些益处?

当人们在试图逃避痛苦的情感时,各种各样的自我防御措施会阻碍他们内心的哀悼过程,导致破坏了应完成的事情,注意力被分散从而延长了整个过程。而一个人独居的哀悼过程,是一种漫长的心理过程,沮丧者与亲密关系松绑。

无论年龄多大,态度的转变、习惯的转变,都需要在孤独下完成,而且也需要借助环境的改变。休假与做出改变的能力紧密相连。

孤独让人产生领悟,然而无处不在的噪音使人无法享受孤独。

第四章 强制性孤独

监狱等强制性隔离,尤其是感到被剥夺,这种孤独对身心有害。但也有部分人因隔离状态而激发了创造力。

隔离(被迫孤独)导致精神瓦解,感官上的隔绝(孤独)可能引发精神疾病。感觉剥夺被用于审讯和监狱,是一种被迫的隔离,对身心有巨大的伤害。但部分隔离的状态也能激发人的创造力。

第五章 想象的渴望

独处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能够帮助人们触摸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也能促进想象力的生产。

人类的想象力比任何生物都更高级,想象力让人类更具适应性,但正因如此,想象力也让人类失去了满足感。一个快乐的人从来不会幻想,只有得不到的人才会。幻想的原动力就是未获满足的愿望。人类之所以会变成特别的物种,是源于不满足,正是这种不满足驱使着人类运用自己的想象力。

而不满足于现状可能会被看成一种适应性行为,因为它能激励人们不断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从而刺激人类进一步征服以及越来越有力地控制环境。

第六章 个人的重要性

“个人主义”的成长,这其中,艺术、宗教等都对“个人主义”“重视个体”实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追求自我实现的道路上,一些人选择与人相关的形式,一些人选择与人无关的媒介。

有的人天生更倾向于主要从人际关系中寻找人生的意义,而有的人则喜欢从兴趣、信仰和思维模式中去寻觅。在孤独中追求自己的创造性视野,这不是病态的。

因为拥有想象力,所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他们既可以通过各种与人有关的方式,也可以利用各种与人无关的手段作为发展自我的媒介。

第七章 孤独与气质

童年时期,因父母的爱的质量不同,有一些孩子可能会生长出顺从、回避的“虚拟自我”,他们真实的自我被压制了。这种自我不认可自己的个人价值,更容易陷入中度抑郁。真实的自我只在独处时出现,另一种需要独处的是内向的人,尤其是回避人格。

一些外向的人更需要独处。因为他们与客体(他人)纠缠过多、过深,导致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丧失了自我,反而与自己的主观需求产生了隔阂。

第八章 分离、孤单与想象力的成长

童年时期缺失亲密关系,致使孩子转向发挥想象力去逃避孤独,其从小培养的想象力成为日后艺术创造的基础。童年的孤独是艺术的摇篮。起初是为了弥补被剥夺的亲密关系,后来却变成了一种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没有亲密关系的孤独童年,使一些人投身想象力的世界,产生了艺术创造力,成为著名艺术家。

第九章 丧失、抑郁与修复

因童年丧失亲人造成的悲伤与剥夺,一些人选择因创造力(想象力)来补偿,而创造同时又具有治疗作用。

无助感是抑郁状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创作活动就是克服这种状态的方法之一。“表达情绪”这一行为本身就能带给人控制感。一些艺术家的作品部分源于丧亲之痛或分离之苦。在抑郁心境的刺激下,他们努力创造想象的世界,企图用这种方式弥补生活中的缺失,修复受伤的心灵,重拾价值感与能力感。

第十章 追求一致性

经历过回避阶段的婴儿认为,亲密关系是会中断的。因此他成长后的主要需求就是在不依赖人际关系的人生里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

童年被“剥夺”亲密关系的人最大的焦虑是“解体焦虑”,即在童年与父母的互动中,没有建立一个强大的一致的人格。因此,在成长中,这些人回避亲密关系,以防自己陷入失序,即他们认为亲密关系威胁到了自我保护“内在自我”的能力。作者随后举例了维特根斯坦、牛顿、康德等人的例子,证明他们因童年而面临“解体焦虑”,从而通过理性抽象的思索来寻找“秩序”,即寻找自我人格。

一些有创作能力的人,人际关系并不是他们关注的主要对象,对一致性与人生意义的追求才是。几乎所有类型的创作者都会对他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回避,以及对孤独一定程度的需求。一些创作者不会通过人际关系来寻求满足,但可以在工作中获得与大部分人同样多的安定和幸福。

在传统的精神分析师眼里,病人的问题多是源于其早年(童年)“客体关系”的不正常,他们对病人的治疗也主要是通过提供另一种人际关系来进行。因此,他们认为客体关系是精神健康的唯一来源。

但作者认为,只要一个人不缺乏某种赖以支持自己的关系,并从事着自己感兴趣且能维持自尊的工作,他不必依赖亲密关系就能拥有满意且充实的生活。作者不认为“工作的兴趣”是“亲密关系”的替代品,“工作的兴趣”也不是因为人际关系的失败,但对于一些没有建立亲密关系的人而言,兴趣可以接管一些通常由亲密关系执行的功能。

第十一章 第三阶段

本章用大量艺术家及其作品风格,说明了艺术家到了其晚年创作阶段,其作品更孤独,更超脱人际关系,不像以前那么重视交流,也没有华丽的技巧,更在乎深刻的体验。

第十二章 渴望并追求完整

在弗洛伊德及以前一些主流观点学说来看,人活于世,一直在通过人际关系实现自身的“完整性”。然而,本章认为,艺术创作和人对内倾听自我并发展自我(荣格:内在整合的“个性化过程”),这两种形式也可以达到“人的完整性”。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侣行》读后感
  • 下一篇:《小王子》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