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茶馆之殇》读书笔记

2023-03-19 08:42:47  本文已影响人 

《茶馆之殇》读书笔记

真实的老北京茶馆中的世态百相,曲艺行当的创生发展

一、茶馆的起源和兴盛

1.  中国人喝茶有几千年历史,茶文化源远流长。喝茶蔚然成风是在唐宋时期。唐代陆羽著有《茶经》,介绍茶叶的生产和制作技艺,饮茶方式及茶艺原理,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茶文化专著。唐宋时流行煮茶,把整块茶饼掰开、捣碎,放在炉子上,加入佐料,煮成一锅粥,分而食之。

2.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茶饼制作成本太高,下令后各地向朝廷进贡茶叶不再用茶饼,而用散茶。散茶由此普及,泡茶成为主流的喝茶方式。明代中后期商业繁荣,茶馆成为商人谈买卖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生意兴隆。

3.  清朝定都北京后将汉人迁往南城,北城留给旗人,成了旗人聚居区。为了让旗人有消遣的去处,清政府设立许多茶馆,俗称大茶馆。这里的“大”是满语官办的意思,后来才泛称那些面积大、上档次的茶馆。大茶馆的格局为前厅、过厅和后堂,消费档次不同,招待的顾客也不同。大茶馆既供应茶水,也卖吃食,而且为了跟饭馆相区别,只做中低档的炒肝、炸糕、面条等。大茶馆还有说书先生。

4.  汉人聚居的南城多为劳苦大众,从事体力活。他们去茶馆的目的很简单,一是喝茶解渴、喘口气,二是添点油水,有力气干重活,所以南城的茶馆不设雅座包厢,不请说书先生,卖便宜的大碗茶。吃食以油水多的猪羊下水为主,俗称二荤铺。

5.  依据档次不同,北京分成三类茶馆:最高档的是大茶馆,其次二荤铺,清茶馆最低端。通常说的茶馆文化,主要指大茶馆。因为大茶馆的顾客文化层次高、精神需求丰富,有条件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

二、曲艺的温床

1. 最早在流行的曲艺是评书。评书内容鲜活、表演生动,说书人还会用离奇情节、重口味段子吸引观众。明末清初的扬州说书艺人柳敬亭对评书进行改良,去掉低俗、情色内容,大力宣扬忠君爱国、尽孝守节等儒家价值观,得到清朝统治者认可,开始为说书先生颁发执照,允许其在茶馆演出。

2.  评书艺术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两大一小”三个门类。两大指长枪袍带类和短打公案类,前者的内容为舞枪弄棒,如三国、水浒、隋唐演义、杨家将;后者多为破案、侠义故事,有包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等。这两类篇幅很长。一小指神怪传奇类,有西游记、封神榜、济公传、聊斋志异,篇幅较短,个把月能讲完。

3.  由于承担教化人心的重任,说书先生的社会地位很高,收费也高,这就把劳苦大众拒之门外,只有有固定收入的旗人才是评书听众。清朝灭亡后旗人纷纷陷入赤贫,消费能力一落千丈,茶馆只能将目光投向劳苦大众。劳苦大众没有耐心听长篇评书,一部分说书先生尝试把长篇评书改成一个个小段,并往里面添加笑料、荤段子和离奇情节。老一辈说书先生不干了,将其斥为歪门邪道,不承认它们是评书,而是单口相声。评书和单口相声自此分家。

4.  相声兴起于北京南城的天桥地区。一些学京戏、学评书的,因为吃不了苦、混不出头,就来天桥卖艺。为招徕顾客,他们什么都得会一点,唱几句戏文、讲几段评书,还要插科打诨,让观众甘心掏钱。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捧哏、一个逗哏的对口相声。
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的八位德字辈相声演员,即“相声八德”,眼界高,文化修养也比较好,他们的作品尽量摒除荤段子、伦理哏,注重发掘语言本身的魅力。经过努力,对口相声与单口相声合流,都进入大茶馆演出。

三、走向没落

1.以老舍的《茶馆》为例。

(1)第一幕正值清末,是典型的大茶馆,前厅、过厅招待散客,鱼龙混杂、热闹非常。后堂的雅座包间专为官员、生意人准备。

(2)第二幕进入民国初年,以年轻人为主的城市中产阶级不愿意上茶馆。同时,面对电影院、西餐厅、咖啡馆、百货商店等现代消费场所的挑战,茶馆也力不从心,顾客急剧流失。掌柜进行转型,取消雅座包间,将后堂改建成学生公寓。

2.  茶馆没落的三大原因:

(1) 营商环境恶劣。民国时期政治黑暗、腐败横行,商户经常遭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想安生做生意?门都没有。

(2)局势动荡,战争频繁。,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到各路军阀轮流坐庄,每一次都弄得市面萧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平沦陷,日寇占领下的北平民不聊生,普通人在死亡线上挣扎,既没有闲钱也没有闲心泡茶馆、听相声。茶馆的生意一落千丈。抗战胜利,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导致经济崩溃,工厂、商铺大批倒闭,茶馆也不能幸免。

(3)不能适应新社会的需要。1949年以后,辛勤劳动、无私奉献成为主流价值观,人们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奋斗。在这种社会风气下,泡茶馆消磨时间就显得不合时宜,茶馆生意越来越惨淡,刚开始还能苟延残喘,至20世纪中叶已经基本被淘汰。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乔布斯传》读书笔记
  • 下一篇:《她们》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