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邓拓(邓云特)(1912—1966)。政治活动家,著名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曾先后在上海光华大学社会经济系、上海法政学院、河南大学社会经济系就读。先后任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晋察冀文联主席、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组长、中共北京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宣传部长、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等职。并曾担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领导小组组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
1936年,邓拓在开封参加了“民先”,并先后担任河南大学支部、开封“民先”运动支队长,进行散发传单、联络工友、进行爱国救亡的宣传,并创作了专著《中国救荒史》,分析了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灾荒发生发展的历史。
二、主要内容
(一)简述
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清晰。第一编包括灾荒史实,成因,影响。第二编分析了天命主义的禳弥论,消极救济和积极预防。第三编以第二编为纲,对应介绍了巫术,消极救荒,积极救荒的利弊得失,进而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如下两点:
1. 翔实的数据。《中国救荒史》一书详细总结了从殷商时代至民国初年的灾难情况,并引用整理了大量古籍。结合其写作背景和时间,这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积累。
2. 独特的视角。本书首先系统分析了历代救荒思想的历史演进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于救荒措施的论述。同时,作者作为老一辈的革命家,作者的思考“时时透析出一种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合理分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灾难产生过程中的关系,给笔者带来了更深入的观念和思考。
(二)空间分位与时间分布
1.水灾和旱灾的空间分位
笔者利用书中数据绘制了省级行政区一至十九世纪的水灾和旱灾分布图。首先,与友人的讨论中彼此认为,历史资料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料记载和保存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发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资料缺失较为严重。其次,由于各朝代疆域变动较大,主要统计在汉族传统居住区域,同时由于成书年代与当前行政区域有差别,此空间分位图只能反映大致的水旱灾分布情况。
水灾分位图显示,河南,河北,江苏为水灾分布最为密集之处。从自然原因上来看,黄河与长江一直以来都有形成水灾的隐患。以黄河水质浊、水势急、水量多、水患骤、水道善移(p67)。因此,在黄河与长江水道变化之处发生水灾也不足为怪。从社会原因和救灾措施上来看,作为传统的中原农耕地区,水灾激化了当地的徭役负担,因此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该图基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标准地图(审图号为GS(2020)4619号)绘制,底图无修改。
2.各类灾害的时间分布图
从时间分布上来看,自唐以后,历代灾害逐渐增加。同时,笔者发现,地震等主要成因为自然因素的灾害从长时间尺度上可能符合较为均匀的分布,但疫灾,歉饥等灾害却出现上升趋势。分析其原因,人口集聚水平不断上升,然而医疗卫生条件和社会意识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遇到水旱灾害会伴随着疫灾,饥荒等大规模伴生灾害,进而形成持续性、伴生性的灾难情况。
(三)救荒思想
1.长远的阴影——天命主义
天命主义的禳弭论起源于单一阶级支配下,古代社会对自然秩序的推想。这一思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动摇,但仍然在广大普通民众中十分流行。以阴阳五行说为代表的似乎“科学”的内容仍然在意识领域有强大的支配能力。
2.不得不为之——消极救灾论
消极救灾中渊源甚远的是调粟。所调之粟主要用于平集,其主要作用是平抑粮价,减轻灾后的粮荒现象。清代调粟为经常之举,不仅临灾调拨,还根据各省粮食存贮情况预先调运,具有储粮备荒的作用。通过行政力量的统一调配,构建起平抑粮价的社会保障体系,给尚有余力之百姓喘息机会。就清代移粟就民方式而言,具体的操作方法有:一是截漕平粜,即截留相关省份相当数量的漕米(粮)以分发灾区平粜;二是采买,即责令灾区相邻省份买米,以运送灾区平粜;三是拨运,即由政府统一安排,将通仓之米发运灾区以减价出粜,或调他省之米救济灾区平粜。从上可见,清代调粟主要用于平粜,即平抑粮价,不致由于受灾而哄抬粮价,同时也减轻了灾后的粮荒现象。故此项措施,不仅对尚有余力的百姓大受其惠,对领到赈银买粮度日的极、次贫民来说,也是大有裨益。
三、总结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要保障粮食安全,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救荒体系绝非一日之功。同时,新的灾害也不断显现,新型的生态危机同样需要我们的重视。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羊城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想起邓拓< 中国救荒史>》的文章,笔者借用其为本文结尾。
这本《中国救荒史》,是邓拓青年时代写的一本书。自古以来,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多灾多难的历史。据邓拓统计,仅清代不足300 年间,自然灾害多达1121 次,其中旱灾201 次,水灾192次,地震169 次,雹灾131 次,风灾97 次,蝗灾93 次,霜灾、雪灾74 次;歉收造成的饥荒90次、瘟疫74次,等等。他把这一幅幅悲惨凄凉的灾荒图景汇聚起来,集中呈现到读者眼前。
一个热血青年,为什么要写这本书?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他那颗年轻的心?经过汶川地震之后,现在的青年人恐怕不难理解。从某种意义说,自大禹治水以来,中华民族一部发展史,等于就是一部抗灾救荒史。从政治改革到经济和文化发展,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会经受各种考验,其中当然包括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中华民族之祖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经验。所谓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就是告诫自己灾难随时可能降临,必须时刻做好抗灾救荒的各种准备。有备才能无患。心中藏有这样一本救荒史,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困厄,就不会向后退缩半步。心中藏有这样一本救荒史,无论面对怎样的灯红酒绿,也不会失去应有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