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2022-06-06 07:43:34  本文已影响人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这本书挺有趣的,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哲人和一个有心理障碍青年的对话。

    我们每个人所面对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看待世界真的有客观认知吗?人本身就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于我所看到的世界,而且恐怕是不可能与任何人有共同的世界。

    比如井水的温度是恒定的,常年在18度左右。这是一个客观数字,无论谁测都一样。但是,夏天喝到的井水感觉凉爽,而冬天饮用时就感觉温润。温度恒定在18度,但夏天和冬天饮用的感觉却大不相同。

    这并不是错觉。对当时的“我”来说,井水的冷暖是不容否定的事实。所谓住在主观的世界中就是这个道理。“如何看待”这一主观就是全部,并且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

    现在,我眼中的世界就是这样,呈现出复杂怪异的一片混沌,我只能看到我自己想看到的东西。但是,如果我自身发生了变化,世界就会恢复其简单姿态。因为,问题不在于世界如何,而在于我自己。

    也许我是在透过墨镜看世界,这样我看到的世界理所当然就会变暗。如果真是如此,那我需要做的只是摘掉墨镜,而不是感叹世界的黑暗。

    书中那个有心理障碍的青年自幼就缺乏自信,他对自己的出身、学历甚至容貌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也许是因为这样,他往往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他也无法衷心地去祝福别人的幸福,然后常常陷入自我嫌恶的痛苦境地。

    可能这种情况很多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毕竟真正心理强大的人和各方面都极其优秀的人只是少数。所以,绝大部分人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自己心中问题的答案。

    相信很多人都有后悔的事情,比如没有早点买房,比如上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学习,比如没有好好珍惜一段感情等等。我们总是觉得,一切皆是因果,幸福是因为过去,不幸福也是因为过去。

    然而阿德勒心理学派认为现在的行为和过去没有关系。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因为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原因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这根本无法改变。

    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先有了一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阿德勒心理学把这叫作“目的论”。

    那“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立足于原因论的人们,例如一般的生活顾问或者精神科医生,他会指出“你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过去的事情”,继而简单地安慰“所以错不在你”。所谓的心理创伤学说就是原因论的典型。

    这并不是说遭遇大的灾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类的事件对人格形成毫无影响。恰恰相反,影响会很大。但关键是这些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比如古天乐,他的早年经历基本上都没办法用“原因论”来解释,原生家庭幸福美满,父亲对他要求严格,母亲勤劳能干,而他高中毕业却去混了社会,然后因参与抢劫被抓,判了一年多,期间经历了兄弟和女友的双重背叛,他在监狱里频繁打架,刑期一加再加,按理说他有太多的理由继续堕落下去了,结果他现在什么样,大家也都知道了。

    所以说,我们都是有选择的,选择正确的路,而不是简单的路,书里面就说: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是因为你亲手选择了不幸。

    大家都跟孩子发过脾气对吧,原因是什么呢?绝大部分时候是因为我们做家长的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所以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并不抵抗的对方屈服。作为相应的手段,我们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但是我们真的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吗?比如在骂孩子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重要的电话,一般情况下,家长都会平息怒火,打完电话以后继续骂孩子。

    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

    虽然对于这个例子我本人并不是完全认同,通话的对象并不是使我生气的人,而且在我接电话的时候依然是有怒意的,只是因为礼貌而压制了这个情绪。

    但我看完这本书以后对这个理论还是很认可的: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因为有重要的电话,我必须放下之前的脾气,达成目标。而骂孩子的目的是想教育孩子,虽然中途被打断了,但由于之前的目标没有达成,所以挂断电话以后,我们会继续刚才目标。

    另外,我们一味地抱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这并不能改变任何现实。

    比如很多男生觉得自己是因为长得不够帅,不够有钱,所以才追不到女生,我不评价这样想是对是错,只是这样想有什么意义吗?会帮助你追到女孩吗?并不会,对吧?

    不如换个思路,改变自己能掌握的事情,比如觉得自己不够帅,那就多运动,保持身材,另外好好整理一下个人卫生,让自己看起来清爽,干净。觉得自己不够有钱,那就多看书,多看新闻,学习一些心理学,让自己的头脑充实起来。

    不然呢?一个不帅,没钱,又懒又胖,不上进,除了玩游戏啥都不懂的人,凭什么让女孩喜欢你?一个不会爱自己的人是无法体会到幸福的。

    其实绝大部分人不过就是觉得改变有些不方便、不自由罢了,所以人们更多的还是感觉现在的生活方式更好,大概是觉得一直这样不做改变比较轻松吧。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这个状态,面对任何眼前的事情,以及可能产生的结果等等问题就可以根据经验应付过去。

    还是拿追女孩子举例吧,如果自己没有改变,追女孩的行为失败了,就可以很简单的说,女孩就是势利,所以被拒绝是很正常的,那是对方的问题。但是如果自己选择了新的生活方式,有可能会成功也有可能会失败,成功了还好,那会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但如果还是失败了,将会更难面对自己,我都付出这么多努力了,结果却还是失败了,这就会变得更加痛苦,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一切。

    也就是说,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而改变就意味着未来的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也可能有更加痛苦、更加不幸的生活体验在等着自己。而人类是最讨厌这种不确定性的情况,所以有太多的人选择躲起来,逃避现实。

    而且这还会得出另一个很不好的结论,那就是自视甚高,通过不改变自己来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总有人活在“只要有时间我也可以、只要环境具备我也可以”这类可能性之中,或许再过几年,借口就会变成“已经不再年轻”或者“家庭琐事太多”之类。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但有没有想过,自己很可能真的没想象中那么努力,那么优秀呢。

    我也知道这么说很多人会反驳,每天上班已经很累了,根本没时间想这些。我不否认大家的辛苦,因为那是事实。    但是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总有些人用身体上的勤奋去掩饰精神上的懒惰。

    我们真的没有选择吗?不知道有多少人听过卢克文,我知道网上很多人总拿他的低学历说事,各种讽刺他。但对我来说刚好相反,我很佩服他,他就是个一直在努力改变的人。他干过流水线,淘宝开过网店,打工当过经理,现在是自媒体大V,有自己的团队,我感觉他现在应该早已经财务自由了,但是他依然很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所以我一直觉得,我们要做对的事情,而不是容易的事情。

    书里面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我非常认可这句话,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我自己。而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首先接受现在的自己,能够承认自己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了,不管结果如何,首先让自己树立起向前迈进的勇气。

    既然认识到自己需要改变了,就会遇到现实的一些问题,比如自卑感,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但自卑来自主观的想象,而非客观的现象。

    最可怕的是把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比如我找不到女朋友,是因为我长得矮;我挣不着钱,是因为我学历低等等,这种“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的理论”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放弃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但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其实我很能理解这种心态,这就是怕自己放弃了娱乐,努力拼搏以后依然失败的那种挫败感。可是又如何定义成功呢?金钱?名利?地位?亲情?爱情?还是自我认同?

    其实有自卑感并不是病态的,这其实是一种可以促进健康、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自卑感不过就是对自己欠缺部分的焦虑,而如何弥补自己的欠缺呢?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而不是说我有个朋友如何如何,借助其他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价值观和人生之中。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中自己的比较。

    另外,阿德勒心理学有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家庭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比如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角度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育,所以孩子才变成这样。就像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它们才会干枯一样。这的确是简单易懂的解释。

    但是,阿德勒式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这些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报复父母的目的。

    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的时候绝对不可以上当。

    比如我有时候跟孩子聊天,希望孩子能够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但是孩子却总是想玩手机,我们总是因为这种事情发生争吵,几乎每次都是以双方生气告终,孩子确实不玩手机了,但也给我气得够呛。

    现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发怒也是交流的一种形态,其实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是可以交流的。这么说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

    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

    尤其是在双方都在对一件事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权力之争,更是很容易爆发冲突。其实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一个启示就是: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

    因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

    当我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开始换一种心态跟孩子聊,我希望孩子能给我一个可以接受他玩手机的理由,而不是站在我的角度觉得他没达到我的标准就不让他玩。

    当然,他给我的理由不能任性的说我就想要玩,或者别的同学都可以玩这种。可以用类似自己最近学习很累,想要放松一会,或者学习成绩有提高,想要奖励一会,这种说法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需要两个人提前把玩手机的时间长短确定下来,然后一同遵守。

    既然一切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那我们就可以把人际关系分成三类课题,即“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统称为“人生课题”。

    如果从情感的距离和深度来考虑的话,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门槛最低的。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同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

    在这个阶段出现问题的,就是那些被称为自闭的人。

    这些人并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那个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朋友关系明显要比工作关系要亲近一些,这是脱离了工作,更广泛意义的朋友。但是什么是朋友呢?朋友是必须的吗?一两个知己和许多朋友或熟人,哪些更有价值呢?要如何交到好朋友呢?这些问题就见仁见智了,选择权在自己的手里。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只要自己变了,周围也会改变。必须要有所改变,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爱的课题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恋爱关系,另一种就是亲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

    先聊聊恋爱关系,其实恋爱关系就是朋友关系的更进一步,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想一想与处于恋爱关系的人分手时候的情况就会容易理解了。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的散漫姿态令你生厌,甚至就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

    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了,继而正在搜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

    再然后是亲子关系。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这么说并不是放任不管。

    就比如孩子的学习,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家长要做的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不要去居高临下地命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自己课题的能力。

    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这句话既是对自己说的,也是对孩子说的。

    另外,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简单而言,关于自己的人生我们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我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我根本无法左右。

    孩子总是系不上鞋带,对繁忙的母亲而言,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但是,这种行为是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而且,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妈宝,就是因为做家长的对孩子干预太多了,孩子从小到大都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去做过选择,以至于不敢做决定,因为他们不敢承担做决定的结果。

    的确,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铺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满,但只要还在轨道上走着,就不会迷路。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那就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也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至少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个没有自我的人,这方面我会努力的帮助他,帮助他摆脱母亲还有爷爷奶奶对他的束缚,真正的活出自己的人生。

    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不光是孩子,所有人都是,如果我们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当然,当你开始不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的时候,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了,所以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也是这本书名字的由来。

    如果非常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从某种角度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正是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着。

    由于别人并不是为了我的期待而活,因此,当期待落空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大失所望并感觉受到了极大的屈辱,而且还会非常愤慨,产生诸如“那个人什么也没有为我做”“那个人辜负了我的期望”或者“那个人不再是朋友而是敌人”之类的想法。抱着自己位于世界中心这种信念的人很快就会失去朋友。

    其实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比如快乐、金钱、陪伴、自信等等,都算是你能带给他人的东西。

    当然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还经常会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比如在你的学校教师是绝对的权力主导者,但那种权力或权威只是适用于学校这个小的共同体,其他什么都不是。如果按照社会这个共同体来考虑的话,你和教师都是平等的人。如果被提出不合理的要求,那就可以正面拒绝。

    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所以不要随意的评价别人,因为评价性语言是默认自己和对方并不是同一级别的人,是上下级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应该是横向的平等的关系,可以对他人给予关心、鼓励,这些都能给自己来带“我对别人有用”这个感受,而这种感受会让你有更多的勇气来面对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就无法接纳那个做不到的自己,比如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或者“只是因为自己没认真,我要是认真了,肯定可以得100分”。其实,如果可以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要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

    阿德勒准备了极其简单的回答:我对他人有用。这种想法就足以让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其实所有的问题行为,例如逃学或者割腕以及未成年人饮酒或吸烟等,一切都是“廉价的优越性追求”。

    当孩子陷入问题行为的时候,父母或周围的大人们会加以训斥。被训斥这件事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但是,即使是以被训斥这样一种形式,孩子也还是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无论什么形式都可以,就是想成为特别的存在;无论怎么被训斥孩子都不停止问题行为,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成为特别优秀的梦想受挫之后便非常极端地转而成为特别差劲。

    其实我们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普通就不好吗?普通并不是无能,事实上所有人都是普通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纠结这一点。

    活在当下,或者说是努力的活好当下,每天都进步一点点就可以,时间长了,累积起来就会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比如学英语,哪怕每天只背会两个单词,十年下来也学会了七千五六百的单词了,看着并不多,但是英语学会常用的五千个单词基本上就可以理解97%的内容了,英美日常的生活是足够了。

    所以,认真过好每一天就可以到达一个谁都想不到的境界。世界不是靠别人改变的,只能靠自己改变,当我自己发生变化了,整个世界也会跟着改变。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 下一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