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读后感 读书笔记

《亨利四世》读后感

2022-05-19 07:25:20  本文已影响人 

《亨利四世》读后感

福斯塔夫的喜剧性格解析

二、不和谐的矛盾的统一体

英国社会的解体根植于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当时的英国进行了早期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在亨利四世时期英国旧贵族骑士被资本主义雇佣军所取代。而文艺复兴之后紧接着的宗教改革的发展使人们减少了对上帝信仰、美德构建和来世存在的关注,而把更多眼光转向了把握今生、现实责任和理性追求上来。

福斯塔夫作为没落的封建贵族骑士,既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去加入物质财富生产的组织者行列,又失去了原有的物质财富获取方式,而他的骑士身份又无法融入资本主义的社会规则之中,就更无法适应资本主义下的物质财富获取方式。作为新教徒,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福斯塔夫想要获取物质财富的欲望使他不得不选择忽视新教徒伦理。

因此福斯塔夫作为封建骑士,他没有骑士的追求。对于一个封建骑士来说,荣誉应比生命还要贵重,况且福斯塔夫还身为军事指挥官,但他却说:

“‘荣誉’在后头督促着我。督促不要紧,我要是一个劲儿地往前,“荣誉”把我给一笔勾销了怎么办?腿折了,‘荣誉’能安得上吗?不能。胳臂折了呢?不能。能让伤口不痛吗?不能。那么说,‘荣誉’的外科手段不怎么样啊?是的,不怎么样。那么‘荣誉’到底是什么呢?一句话。‘荣誉’这句话有什么内容呢?这‘荣誉’是什么东西呢?空气。这倒挺上算。‘荣誉’属于谁呢?星期三刚死去的那个人。他能感觉到荣誉吗?不能。他能听到荣誉吗?不能。那么说,荣誉是感受不到的了?不错,对死人说是这样。可是对活人说,能够活着享受荣誉吗?不能。为什么不能呢?因为旁人总少不了说闲话。好,那我可不要它了!“荣誉”不过是一副挽幛,这就是我自己考问的结论。”

福斯塔夫思考荣誉与生命两者孰轻孰重,到最后得出荣誉不过是一幅挽幛。他打破了骑士对荣誉的固执,展现了解体时代封建骑士落魄成一个市井小人物之后,骑士精神也随之解体。

作为新教徒,福斯塔夫也没有对新教徒伦理的重视心理。他沉迷于酒色肉林,极力展现人性的欲望与缺陷,嗜酒贪色这两点足够他步入地狱,但他并不在意教会伦理,享受现世的幸福。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思想上宣扬了人性解放,莎士比亚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在《亨利四世》里所刻画的福斯塔夫形象生动地将文艺复兴时期宣扬的人性解放表现了出来。

福斯塔夫是不和谐矛盾的统一体,社会的解构使他的身份与社会现实产生了矛盾,而在这矛盾中,福斯塔夫具有的小市民的乐观主义和享乐主义消解了现实的落差。而身份与性格的对比落差,福斯塔夫用其幽默的喜剧性格来消解。

三、狂欢化诗学

巴赫金他将欧洲狂欢节这一精神文化现象的实质概括为“狂欢化”,在狂欢节期间,人们打破等级制度的约束,随意不拘地交往,纵情于食欲声色,这种狂欢活动,与肉体、物质因素联系在一起。

“狂欢化”的基本精神中包括颠覆等级制,主张平等对话精神。在《亨利四世》中可以也看到等级制度的消解。前文说及福斯塔夫是联系贵族社会和平民社会的重要纽带,他与哈尔王子的交往言语随意,毫不顾虑,并没有下层阶级对上层阶级的畏惧、恭维。他会称哈尔王子为“懦夫”,将哈尔王子当做平等的对象交往,在福斯塔夫这般的平民社会里,等级制度和阶级意识完全消解,所有人都是平等对话,不论你是王子还是窑妓。

“狂欢化”诗学更重视民间的诙谐文化,“狂欢化”作品中也许包含有鄙俗粗浅的话语。《亨利四世》中福斯塔夫的喜剧性格也体现在他语言的平民化,福斯塔夫表达气愤会说;“不然我就是那些红口白牙的瘪三当中最地道的瘪三。”也会嘲讽太子说:“你这饿鬼,你这小妖精的皮,你这干牛舌,你这干了的公牛鸡巴,你这干瘪的腌鱼。”这些通俗粗鄙的俗语使福斯塔夫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亲近于英国的平民社会,具有极大的诙谐风格,充满喜剧意味。

“我是一只狂欢之夜的长明烛,全是脂油做成的。”福斯塔夫以其狂欢化的行为与幽默的性格展现了肉体的狂欢带动思想的解放,喜剧的形式表现诗学的狂欢。

返回读书笔记列表
  • 上一篇:《蒙台梭利文集》读书笔记
  • 下一篇:《绝叫》读后感
  • 相关推荐